首頁
首頁 / 正文

視點 | 奚錫燦👩🏿‍✈️:年輕人為何宏觀上樂觀、微觀上悲觀?經濟數據給出的答案

  發布日期:2021-01-21  瀏覽次數🥭:

 

2020年4月8日傍晚時分,廣東河源,幾位電力建設的工人正在吃飯🧑‍🍳,飯後將加班。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奚錫燦 (意昂2助理教授,經濟學博士)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什麽🙋‍♂️?是為了更好看的GDP數字🧦,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2020年底,細心的網友在B站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凡是關於宏觀層面的視頻,比如國內的產業升級和國際關系等✵,彈幕普遍都是極其樂觀向上的👱🏻‍♂️。基本上就是我們一天天好起來👦🏼,敵人一天天爛下去。然後只要持有這種觀點的主講人也能獲得很高的贊🚶🏻‍♀️。

而到了中微觀層面的視頻,比如房價或者年輕人生育等等,彈幕普遍又悲觀得不行。基本上不是徹底放棄躺平就是宣泄不滿,然後任何還試圖勸別人樂觀一點👩🏻‍🎓,說現實沒那麽可怕和悲觀的主講人基本都會被噴。"

這種自相矛盾的輿論👈🏻,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比如📳,網絡上的言論並不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不一定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在B站上發彈幕又不是參加高考,不必認真過腦子。又比如,樂觀的年輕人和悲觀的年輕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群人。再比如,網絡上呈現出的年輕人心態🙏🏻,也許和真實世界的年輕人心態並不一致:像丁真一樣無憂無慮的年輕人,可能不會去B站發彈幕🦵🏿;而對宏觀不那麽樂觀的評論,也許早就被“夾”了♝🥷🏽。在這裏我想說的是📏,除了這些解釋之外,這種分裂的心態背後其實有堅實的經濟基礎。

從宏觀上來看🧑🏿‍🎓,在過去四十年裏💆🏽‍♀️,尤其在加入WTO後的近二十年裏,我國GDP的年均增速天下無敵🪃,在有些年份甚至達到了驚人的兩位數。這🏊🏻‍♂️,就是我國年輕人在宏觀上非常自信的底氣。在經濟結構比較健康的前提下👨‍🦼‍➡️,宏觀上GDP的高速增長會自然轉化為微觀上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快速上升👐🏼,兩者是高度相關的🧜🏼。很可惜,長期以來我國的經濟結構都處在失衡狀態😫🤰🏿,導致我國GDP數字的高速增長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之間出現了嚴重背離📆🔃。

如果看我國GDP的支出結構(消費+投資+凈出口)👨‍🦯‍➡️,我們會發現,在GDP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的占比特別低👨🏻‍⚕️,而投資和凈出口的占比特別高。根據同濟大學鐘寧樺教授的計算🚣🏼‍♀️,2013年我國的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低至36%🌒,比英美等發達國家低了30個百分點以上🤾🏽‍♂️,比印度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低了20個百分點以上。也就是說,盡管我國每年生產了大量商品和服務♏️👗,但其中真正被我國居民所消費的比例遠遠低於其他國家➡️。

再看我國GDP的三產結構(農業+工業+服務業)。我們同樣會發現,我國服務業的GDP占比特別低🤦🏽‍♀️。根據我和上海交通大學鐘粵俊🤘🏻、陸銘的計算🧍‍♂️,近年我國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比起同等發展水平的國家低了十幾個百分點,其中嚴重拖後腿的是像醫療和教育等嚴重依賴於公共投入的服務行業。細心的讀者可能早已發現🦝,這一現象和前面的居民消費率偏低現象其實是高度關聯的:服務業的“產品”大部分不能儲存和貿易,只能在本地即時消費,而製造業的產品是可以大量轉化成投資或賣給外國人消費的👩🏻‍🦼。

然後👱‍♂️,我們還可以看我國GDP的收入結構(勞動報酬+資本回報)。我們仍然會發現,我國的勞動收入份額(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特別低✊🏻。根據白崇恩、李稻葵🚵🏽、張軍和羅長遠等教授的計算,從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勞動收入份額就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並且近年來一直在40%左右徘徊。作為對照🧏,發達國家的勞動收入份額一般維持在60-70%之間🧙🏼‍♀️,雖然在近年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一般而言,資本回報相對集中在少數人手裏。這就意味著,我國廣大勞動者從GDP高速增長中獲取的份額要低於發達國家的勞動者🏊‍♀️。

最後,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廣義的投資。在現代經濟學裏,廣義的投資不僅包括對“物”的投資🪔,比如修橋鋪路🦢、購置機器💇‍♀️、建造大樓等🏏🤷;也包括對“人”的投資,包括醫療和教育等。如果我們看我國的廣義投資,會發現無論是對“人”還是“物”的投資,國有單位和企業都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投資的結構是高度扭曲的🤌🏽。一方面,大量資金投進了回報率很低的實物項目,比如貴州獨山縣的“天下第一水司樓”、湖北武漢的“弘芯”半導體等等,最後不但投資打了水漂🤸🏼‍♂️,還成為巨額地方債的重要來源。

另一面,地方政府對於人力資本的投資就顯得特別“謹慎”。例如🙇,在上海和深圳這樣對標國際超一流城市的地方,中小學和醫院的供給依然跟不上常住人口的增長,導致居民要去爭搶小學和中學的入學權利💳,這是很可悲的⏫🧾。其結果,是我國教育和醫療占GDP的比重要低於同等發展水平國家。供不應求,最終總會表現為某種高昂的價格🕵️‍♀️🧑‍⚖️,例如“學區房”的價格。近幾個月上海和深圳 “學區房”價格的飛漲,令人咋舌。類似地,如果我們看大城市不同用途的土地供給,會發現工業用地的供應充足,價格也便宜🥡🈷️。住宅用地的供應就卡得更死🧑🏻‍🦼😉,導致大城市地價騰貴⛹🏽‍♀️,地王頻出👨🏻‍🦼‍➡️。這樣大城市的房子怎麽能不貴🤍?這就導致在大城市沒有房產的年輕人壓力山大❌,反過來進一步限製了居民的消費和人力資本投資。

看完這些,我們已經發現🕰,B站上年輕人的矛盾心態也許根本就不矛盾👩🏼‍🏭:宏觀上的星辰大海和極度樂觀是真的,微觀上對個人境遇的悲觀和抱怨也是真的。從根本上講,這就回到經濟學和政治學的一個老問題:我們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什麽📋?是為了更好看的GDP數字,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