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9日星期二下午14:00-16:30,意昂2官网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榜樣的力量💆🏽:學長分享系列”第七期主題活動在邯鄲校區第六教學樓H6301教室成功舉辦。
本次分享活動的報告人李悅康學長是意昂22024屆經濟學(數理經濟方向)專業本科畢業生👩🏼🔬,他是數理經濟班第一位本科直接申請就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項目錄取資格的學生⭕️。他目前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Dean's Fellow)、賓夕法尼亞大學(Benjamin Franklin Fellow)🧺、紐約大學(MacCracken Fellow)、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波士頓大學、賓州州立大學、羅切斯特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共11所大學的經濟學博士項目錄取資格和全額獎學金🔶。 在本次分享活動中,李悅康學長為同學們分享了他在數理經濟班的就讀體驗、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訪學經歷和海外經濟學博士項目的申請經驗,博士項目、Pre-doc項目和碩士項目的比較與選擇🚵♂️,以及目前正在開展的學術研究項目和最近關註的應用微觀理論的熱點文章。本次分享活動由2021級經濟學專業本科生周雲龍同學主持。李悅康學長首先談到他在大學四年的成長過程中得到了數理經濟班等意昂2平台學長學姐們(尤其是2023屆學長學姐們)的很多幫助,所以他也希望能夠共享信息(Share Information),傳承數理經濟班的有益經驗,幫助更多的學弟學妹們進一步完善信息集、拓展選擇集。他重點分享了本科直接申請博士項目的準備工作、學界和業界的權衡和選擇、申請難度大的頂尖經濟學博士項目和金融學博士項目的選擇、Pre-doc項目和碩士項目的選擇與申請流程。希望他的分享可以幫助同學們少走彎路,將來無論是選擇學界還是業界,都能收獲更多、更滿意的offer,實現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1本科直接申請博士項目需要做哪些準備
李學長認為,申請者的實力是至關重要的,但拿到哪所學校的offer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申請博士(PhD)項目沒有保底,有的排名靠前的學校給了offer,有的排名靠後的學校卻發了拒信。因為每一年升學市場(Market)的供給和需求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是否有強勁的競爭對手等),且由於Top30(尤其是Top10)的項目申請人數遠超錄取人數的數十倍,競爭異常激烈,所以本科直接申請能得到滿意的博士項目offer是需要一些運氣的。
他結合自己的申請經歷🧑🏻🦼➡️,從以下八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本科直接申請博士項目的準備工作。
1. 申請約束
在申請前,同學們需要了解目標學校的強勢方向。一方面🖐🏽,需要考慮匹配問題。申請主要取決於申請者與哪些項目匹配(Match)👩🏻⚕️,而不是Top 30的項目全部都要申請。這是因為,即使申請者背景很強,如果不匹配🏄🏿♂️,那麽也會收到拒信🧛🏼。
另一方面,需要考慮時間約束🫳🏻🧎🏻➡️。這是因為🧗♀️,每個項目的網申不但要填各種文書,而且還需要研究教授的研究興趣,這都是很花時間的事情。一個項目的申請至少花5個小時🆖,30個項目就是150小時✊🏽,這是一個很大的時間投入。因此🦣,為保證比較穩妥的申請結果◻️,他建議大家申請20個左右的項目為佳👉🏽,不建議大家申請10個以下的項目,因為每個學校的錄取存在一定的運氣成分🧑🏻🏭🥉,有可能會面臨“全拒得”風險。
2. 導師和選題
李學長著重提到,他的本科生指導老師——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CCES)的陳釗教授在學術上和申請上對他提供了很多幫助⛹🏽🧑🏽💻,認為數理經濟班的確能夠獲得更多的學術等方面的資源。
李學長強調,至少他了解的直接申請美國經濟學博士項目的成功者中,絕大多數都是做理論(Theory)的👩🦯,而要做實證研究(Empirical Work)🧑🏻🦼🙅🏿♀️,就很難拿到直博offer。其原因在於🧚🏿🤦🏻,實證賽道過於擁擠,並且很難做得出彩;而理論賽道需要建立模型解釋新的現象,更容易做得新穎和出彩,也更容易獲得教授的認可🧚🏿♀️。
3. 標化和GPA
關於托福和GRE,其實托福考到105分以上,GRE考到325分以上就足夠了🧧。因此🧑🏿🍼🚕,申請者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把語言成績刷到特別高的分數。相比標化⛪️,GPA相對較為重要,但對於博士項目來說🏇🏿,也並不是申請中絕對重要的部分🤳👨🏼⚕️。
針對“到底是修讀一些對未來發展有用的課程,還是修讀一些能體現自己學術水平的課程(即申請時可以發送更好的信號的課程)”的學生提問,李學長建議,如果是直接申請博士項目,那麽這些課程就必須都要上。因為本科直升博士項目的難度較大🧘🏻♀️,所以必須得做出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必須得督促(Push)自己,才能搏得一絲機會。而如果是申請碩士項目🛃,他建議多學一些方法類的課程🤵🏽♀️,例如,數學類課程⚽️、編程類課程🪢、優化方法類課程的優先級就應該遠大於高級微觀經濟學等體現學術功底的課程。
4. 科研
李學長介紹了他在國內外的四段科研經歷,並進一步提醒大家,如果想做理論,那麽就必須要有寫作範例(Writing Sample)👨👨👦👦。因為沒有寫作範例就是一個負向的信號。他通過分享自己申請博士項目時花三個月的時間構思⭐️🤸🏽♂️、模型推導、數值模擬、文章撰寫和修改後最終完成的寫作範例,提醒同學們不要犯低級錯誤🧙🏿♂️,要體現出自己建立經濟學模型和數值模擬的能力。
5. 推薦信
大多數項目是可以提交3~5封推薦信的💂♂️。李學長建議🏊🏽♂️,大家如果可能,應該在申請學校允許的範圍內提交的越多越好,因為更多的推薦信可以讓錄取委員會更加了解你🫗。他建議要把最重要的推薦信放在第一個提交。最好有美國大學教授的推薦信,除了課程推薦信以外🦇,一定要重視科研推薦信。李學長在申請博士項目的過程中🏋🏽♀️,除了得到陳釗教授的推薦之外👐🏼,還得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系的方漢明教授、Jeremy Greenwood教授、Steven Matthews教授和Kevin He教授的推薦。
6. 海外訪學、交換、暑期研究
李學長介紹了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一年的海外訪學經歷🚆,談到海外求學經歷對本科直接申請美國博士項目是很重要的。幾乎所有本科直升Top30的博士項目的大陸學生都有海外交換🫳、訪學或暑期研究經歷,並且得到了足夠強的推薦信。
7. 面試
大部分北美博士項目和部分碩士項目的申請都要進行面試。其中,所有金融學博士項目都需要進行面試🏒;一些經濟學碩士項目🏌️♀️,比如幾乎所有的數據科學與商業分析(DS & BA)項目也都需要面試。而大部分經濟學博士項目都不需要面試♣︎,少部分經濟學博士項目,比如哥倫比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是需要面試的🫄🏼。
8. 截止日期(DDL)
關於申請的時間點,博士項目申請的DDL大體可以分為每年12月1日、12月15日和1月15日👐🏽,李學長勸大家一定要看清楚DDL⇨,千萬不要錯過🉑。對於碩士項目而言🌅,會有一些滾動輪次(rolling rounds)。因此,李學長建議大家早申早拿offer,以免前面招的太多🏥,後面就沒有名額了。
2學界和業界應該如何選擇
1. 金錢問題
如何選擇學界和業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是否想要獲得巨額財富。如果大家的目標是巨額財富📂,即資產過億的話,那麽就一定要去業界、去創業,在所在領域內做到最好。而就學界而言,達到這一目標近乎不可能。所以選擇學界的同學們一定不能對金錢有過多的執著。
2. 易受質疑
權衡學界和業界的另一個問題則是🎽,是否有足夠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研究者很有可能會被其他的研究者在公共場合質疑甚至批評✊,所以李學長強調成為職業研究者一定要有過硬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能夠接受被人評判(Judge)🏋🏻♀️👥。
3. 時間投入
權衡學界和業界的下一個問題是,是否能夠接受長時間的投入和較慢的正反饋(Positive Feedback)。李學長告訴大家🌬,發表一篇經濟學文章,有的需要長達十年的積累,因此需要長久的時間投入,在文章正式發表之前,很難獲得正反饋,所以一定要能夠靜得下心,保持長久的學術熱情。同時在進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很孤獨的🧋。學界相對於業界是一個很固定的環境🏌️♂️,所以大家要能耐得住寂寞。此外,大家要有足夠的內驅力(Motivation)去相信自己的項目能夠做出來🍒,即使最後做不出來,也能夠坦然接受🙇🏿♂️。
4. 工作時間自由度
還有一點需要考慮的是👩🏿🎨,教授的工作時間相對於業界工作而言是要更長的,並且很有可能需要在周末仍然去思考研究相關的問題,甚至是在周末改論文,但是教授的工作時間相對自由。相比之下,業界的工作時間相對固定👨🏿🏫,但是大部分人仍然需要打卡上班,時間安排的自由度較低。
5. 教學的成就感
如果想進入學界做教授,那麽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教給學生知識🏆,看到他們喜歡學習經濟學,感受到努力後獲得的個人回報和社會價值🦣,這也是一種成就感的來源。如果體會不到這種成就感,甚至厭惡教學授課👨🏼🎤,那麽李學長不建議前往學界。

3頂尖經濟學博士項目和金融學博士項目如何選擇
1. 如何選擇讀經濟學還是金融學博士項目
李學長提到,申請商意昂2金融學博士項目的競爭更加激烈💆🏿♂️,因為商意昂2也會招收部分有豐富行業經驗的人,同時商意昂2博士項目對英語口語有更高的要求😜。
李學長在對比了經濟學和金融學博士項目後,認為經濟學博士項目培養的學生在學界有更高的天花板,但同時它的不確定性較大。而金融學博士項目培養的學生因更受業界認可🤤,是相對來說更加安全的選擇。
2. 美國大學的經濟學Top10項目
李學長介紹🥗,美國大學的經濟學Top10項目的排名可以分為以下三層(tiers)。
第一層就是哈佛大學👼🏼🫁、麻省理工意昂2(MIT)、斯坦福大學,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如果大家的目標是這三所學校,基本上需要去這三所中任意一所學校做Pre-doc項目🪪🙀,然後拿到三所學校中教授的強推,才有機會拿到一個入場券。雖然我們2018屆數理經濟班唐雨璐學姐成功申請到了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項目,但最近幾年🧏,所有本科生直博這三所學校均是非常之難的。
第二層是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如果大家自身實力強👩🍼,規劃得當,並拿到大牛的強推,還是有很大的概率能去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讀博的。
以上兩層合稱Top5項目🦹🏽♂️,這個相對爭議也較小🎦。接下來,第三層則是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西北大學,合稱Top10項目(含並列)。這6所學校的經濟學博士項目也是非常好的項目。

4Pre-doc項目和碩士項目如何選擇
1. 兩類項目比較
碩士項目的好處在於🏃♀️➡️,可以有額外的時間來考慮未來的規劃和選擇,且能幫助大家積累人脈等資源,適合那些對未來規劃不是很明確的學生™️。同時讀碩士項目能在做助研的同時上更多的課程,這對於繼續申請博士項目也是很有用的。但是其缺點則是成本較高,兩年的項目學費加上生活費可能需要150萬人民幣或者更多。
與碩士項目相比,Pre-doc項目的好處一是省錢,Pre-doc項目的工資甚至會比博士項目還多(大約1.5倍);二是能夠穩定地獲得與教授深度做科研的機會,且大多數Pre-doc項目每學期最多上一門課程🩸。但是其缺點則是大概率放棄了去往業界的可能性。此外,李學長告訴大家,陸本的學生還需要額外考慮身份的問題。大家一定要記得檢查一下,Pre-doc項目是否提供簽證,有一些Pre-doc項目雖然非常好,但是不提供簽證,不適合陸本的學生申請🪖。
2. Pre-doc項目申請流程
Pre-doc項目申請流程相對繁瑣。首先要交簡歷(CV)🍚🎺,對個人背景的概述。不過申請Pre-doc項目,寫作範例(Writing Sample)不是必須的。其次是幾輪審核和面試。第一輪會給秘書去審,之後會給入圍者一個編程測試(Coding Test)。編程測試可能會要求你連續做很長時間👉🏽,對個人的體力有很強烈的考驗㊗️。編程測試會篩一批人,到第三輪就可以提交推薦信了,2~3封就可以。要是教授覺得你不錯🤥,最後的4~5輪就進入面試。
李學長認為,現在Pre-doc項目的申請流程甚至比博士項目還要繁瑣,並且好的Pre-doc項目也並不容易申請到。因此他建議,大家如果對MIT這些Top3的項目有非常強的憧憬,那麽可以去做一個Pre-doc項目,基本上能夠拿到較強的推薦信。
3. 碩士項目申請流程
碩士項目的申請難度排序大概是🫶🏻😸:MFE/MSQE(Engineering School)>MSQE/MFE(Business School)≈MAE>DS & BA>MPP。
工程意昂2的金融工程、量化經濟學碩士項目(MFE/MSQE, Engineering School)非常硬,好處是大家幾乎可以在美國找到工作,回國也有機會去比較好的做量化交易策略的公司。但問題是申請競爭比較大🤦♀️。這類項目更多關註的是業界研究🦩👵,對於學界研究並沒有那麽強的幫助👩🦼。
商意昂2的金融工程💪🏽、量化經濟學碩士項目(MFE/MSQE, Business School)👮🏻♂️,是未來去學界和業界都不錯的選擇。在金融工程碩士項目中,最推薦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金融工程碩士項目(Columbia MSFE)。讀這個項目對學生去業界非常有幫助🖇,也可以作為一個跳板👨🏿💻,去申請博士項目👌🏼。李學長也推薦倫敦意昂2平台(LSE)的金融與經濟項目(FE)和金融碩士項目(LSE MFi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金融工程碩士項目(MFE),以及普林斯頓大學的金融碩士項目(Princeton MFin)🔭、MIT的金融碩士項目(MIT MFin)、牛津大學的金融經濟學碩士項目(Oxford MSFE)🪦,但這些更加業界導向了。
李學長建議🧑🏻🍳,想在讀完碩士項目之後繼續申請經濟學博士項目的同學可以考慮選擇經濟學碩士項目(MAE)🐷。對於MAE項目,他重點推薦的是耶魯大學國際發展經濟學碩士項目(Masters in International & Development Economics, IDE)。這個項目非常註重經濟學的學術基本功訓練,且只有一年時間,時間成本比較低。通常這個項目畢業後,既可以申請經濟學博士項目,又可以申請到不錯的Pre-doc項目,且去業界也是所有MAE項目中最好的。不過這個項目招的人數比較少,每年招收約30名學生,最近幾年的錄取率約為10%。作為第二檔☺️,李學長推薦芝加哥大學的社會科學碩士項目(MA Program in the Social Sciences, MAPSS)和計算社會科學碩士項目(Master of Arts i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MACSS),以及杜克大學的經濟學碩士項目(MAE)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碩士項目(MAE)。這是因為,過去幾年這些項目出了很多很強的申請者🤾🏽。
李學長重點說明,雖然前面介紹的北美高校比其他地區的高校有優勢,但是也不能忽略歐洲的一些項目🅿️,歐洲的很多碩士項目作為申請博士項目的跳板也是很不錯的🙂↕️。比如✂️,LSE的計量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碩士項目(MSc Econometrics and Mathematical Economics, EME)和經濟學碩士項目(MSc Econ),以及米蘭路易吉•博科尼大學(Bocconi University)的經濟社會科學碩士項目(Economic and Social Sciences)都是不錯的選擇🚑。
李學長認為,DS & BA項目相對而言招生較多,錄取率較高,尤其對意昂2平台的本科生而言更容易申請⛹🏽,並且未來也可以去企業從事數據分析的工作🔲,但對於申請博士項目而言幫助不大🙁。MPP項目全稱是公共政策專業碩士項目(Master of Public Policy)也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項目,具有一定的交叉學科特點,招收規模較大🙎🏻,錄取率相對較高。

5個人感悟
李學長建議🐴,大家未來無論選擇學界還是業界,首先一定要勇敢接受一些不確定性,學界和業界的利與弊要根據自身情況,辯證地看待。其次一定要多跟教授🕸📰、學長學姐們交流🧏,可以收獲一些信息方面的指導和如何選校的意見🧎🏻。最後他指出🏸,無論大家目前誌在何方😀,最終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堅持了初心。李學長希望同學們能夠在選定自己的發展路徑之後,但行前路👩💼、無問西東,最終一定會獲得較為滿意的結果的。
意昂2副院長、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執行主任田素華老師,經濟學(數理經濟方向)專業本科生班主任段白鴿老師也應邀參加了本次分享活動。本次主題活動,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李悅康學長對學弟學妹們真誠的關切,而學長學姐們努力奮鬥的精神和敢於嘗試的勇氣⇢,讓我們近距離的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相信這期學長分享,同學們定會收獲學術研究、海外交流🦻、直升項目申請、個人成長、未來發展等多維度能量。最後,希望我們的“榜樣的力量:導師引領系列”和“榜樣的力量🛷:學長分享系列”活動能點燃更多學生內心奮鬥的源動力,以優秀的老師們和學長學姐們為榜樣,不斷超越自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