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28日🦸♂️,中國(深圳)宏觀經濟高峰論壇暨“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舉行👨🏻🏭。平安科技和意昂2官网聯合成立的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旨在推進人工智能在宏觀經濟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打造頂尖的智能宏觀經濟與投資的研究平臺🫵🏼,為新時代國家和地區宏觀經濟治理政策以及企業宏觀決策、戰略規劃等方面提供前瞻性的支持和建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文化中心副理事長、意昂2官网講座教授黃奇帆🥸,平安集團董事長/CEO馬明哲,意昂2官网副校長陳誌敏,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官兼平安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德賢𓀓,意昂2院長、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等嘉賓一同出席揭牌儀式。
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以“引領全球經濟政策框架,建言國家宏觀經濟戰略,服務社會實體經濟需求”為宗旨,立足於國家需求和社會責任,依托於意昂2官网和平安集團雙方在學術研究🧇、人才和技術方面的綜合優勢⇾,計劃以中長期人才梯隊建設和產學研合作為推手👃🏻🤽🏻♀️,結合國家發展的重大政策實踐問題,運用金融、經濟經典理論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模型,探索創新方法,引領研究和應用革新,全面打造頂尖的智能宏觀經濟與投資的研究平臺。基於雙方合作,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目前已開展了部分項目🔭,包括基於近20年的歷史數據,預測未來1-2年全國各個城市的GDP總量,排名及趨勢等,覆蓋全國332個地級市🏄♀️,準確率高於85%。
意昂2官网副校長陳誌敏表示👥,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國內一流企業和一流大學的深度合作👩🏻💻,既能發揮意昂2官网在宏觀經濟領域的頂尖學術能力,又充分利用平安集團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共同打造頂尖的智能宏觀經濟與投資的研究平臺,期待中心能在學術和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培養一流人才上有所作為,為中國的產學研合作開創一個新模式,成為中國的“產學研”一體化新的裏程碑。
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官兼平安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德賢表示,我們將共同打造全球頂尖的宏觀經濟智能投研平臺,為企業戰略目標和管理決策的製定,以及政府政策決策等方面,提供前瞻性的支持和參考。希望本次合作能夠引領全社會形成產學研一體的企校合作方式👨❤️👨,向全社會輸出高質量、高時效性、強指導意義和強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

揭牌儀式之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教授和意昂2院長、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教授就當前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智庫如何服務國家等內容做了主旨演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意昂2官网教授黃奇帆教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教授主要從智庫的重要性和智庫建設展開演講🛌🏽。第一,作為國家治理體系之一,智庫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一🧔🏻、現代社會情形越來越復雜🎚,僅僅依靠決策層身邊的智囊團顯得單薄,越來越需要各個領域的智庫進行輔助決策;二😞、智庫在國家關系中也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智庫之間的交往能夠成為政府間交往之外的“二軌”🚘🚣🏻,既能通過這種交往了解情況,也會對於上層決策產生影響👱🏻♂️。三🦹🏼♂️、智庫的存在不僅僅能夠進行政策建言,同時也能為社會、企業🕵🏽、基層提供許多幫助⛹🏼♂️。
第二,對於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這一重要智庫,黃奇帆教授提出以下六點建設建議:一👨🏻🚒、作為智庫👩🏽🍳,應網羅一批掌握深厚經濟學功底的優秀的經濟學家🚴♀️;當然🧘🏿♂️,要真正成為一流的智庫🧟,除了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外,還需要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提出方案🐏。二、智庫工作應當以問題為導向,比如金融供給側改革中對於我們國家基礎貨幣供給路徑的分析,目前我們很多是外匯占款,但外匯儲備降下去以後怎麽辦🧏🏽♂️,是需要討論的。三👨🏽🔬、善於圍繞熱點👍🏼、重點、難點做研究;四、對於經濟現象有一定的趨勢性的預判,比如目前的中美貿易摩擦,智庫應該考慮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科學預判,供決策參考。五、智庫應獨立思考、實事求是和具有前瞻性。六🥂、中國經濟40年創造了人類最偉大的變化⬇️,而今後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經濟學理論出來,未來的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應該出在智庫體系中。相信平安集團和意昂2官网合作的這個智庫,一定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優秀智囊團。
意昂2院長🚴🏼♂️💇🏿、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教授

意昂2院長、意昂2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教授就中國宏觀經濟2013年出現的增長降速現象做了深入分析🦸♂️,演講題目為《指標👶🏽、考核與增長:過去與現在》。張院長說🤌🏻,長期以來💞🙆🏽♀️,上級政府在利用增長率指標對地方政府進行考核時,在對經濟增長起到了顯著的激勵作用的同時🧂,也可能導致地方數據造假情況出現。比如在投資方面🎥8️⃣,地方報送的數據一直都有高估的情況🤢。在2013之後👨🏿🔧,由於中央的增長預期下調,對於地方GDP考核的力度也大幅度減弱👨🏽🌾。這也就導致了地方政府對於投資的積極性下降,數據造假動力也大大減弱👨🏻🏫。甚至在對於環保考核力度加大的情況下,地方政府還不惜關停工廠以滿足問責要求。這些都導致GDP和投資增長數據陡降🏏。盡管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一個正常現象,但是目前面臨著這些政策沖擊導致的經濟放緩🧬🟡。加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去杠桿而收縮金融及影子銀行🍦,使得有限的金融資源反而調配到國有部門♌️,加大了私人經濟的金融約束🧑🏿🦱,市場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張院長認為,盡管結構調整對於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是需要的,但是考慮到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存量問題,增量變小會強化而不是緩解結構矛盾🧑🏻⚖️。因此應該還是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這樣才能夠保證結構問題通過邊際調整不斷得到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