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張軍:底層邏輯未變,但時代已變🧌!

  發布日期🗳:2021-12-24  瀏覽次數🧚🏽:

張軍教授做客財經早餐《名人早餐會》欄目,分享中國經濟發展邏輯、全球熱議的通脹𓀊、中美新基建底色、年輕人如何理解房地產市場、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實現突破的機會等話題🦵😒。我們轉載節目視頻和采訪全文,帶領大家走入張軍教授的思想世界。

一、大國博弈下的經濟發展邏輯

財經早餐:有人說2019年是中國經濟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時至今日您怎麽看?

2019年大家之所以這樣說,是對經濟未來發展和走向過於悲觀。很不幸👮🏼,在過去的兩年多裏我們遭遇了新冠沖擊。雖然這是突發事件,但對中國乃至全球都造成了較大影響,也許需要數年才能逐步恢復😺。因此,2019年末的那句話不幸言中了🈯️🧯,但更可能只是一個巧合🐘。大家之所以對當時的經濟悲觀😏😳,可能是不太理解中國經濟調控以及結構性調整的力度🧑‍🏫。在過去六七年裏,中國經濟在國家層面上其實完全改變了一個思路:不再去討論需要高增長,而是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概念。中國市場經濟的邏輯不會改變🗑,但時代改變了,我們需要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邏輯不變的情況下♧🥋,做一些戰略性的考慮。比如我們提出的雙循環,尤其是內循環,以及強調科技的自強自立和數據安全🎄🤹🏿‍♀️。現在很多海外聲音提到“中國在放棄市場經濟道路”🚴🏻。然而,中國的市場經濟道路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只不過需要對經濟發展作出一定微調,增加幾個安全裝置。這是企業家、投資者等市場參與主體💴,都要去思考的問題。如果想明白了🙆🏼‍♀️,就能大概理解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財經早餐:今年大宗商品的漲勢,引發大家對於PPI向CPI加速傳導的猜想👮🏽。與國際通脹愈演愈烈相比,明年我國通脹會處於什麽水平🚹?現在歐美通脹壓力較大。因為政府多發了貨幣➞,經濟需求恢復得很快🪈💆🏻‍♀️,但是疫情導致勞動力市場大量崗位面臨無人上崗的窘地,很多供應鏈也斷裂🧲。所以需求很旺盛、供給不足🧑🏻‍🌾,導致一定通脹壓力🧏🏽。目前👋🏼,中國PPI相對高一些,CPI沒有太大壓力。中國的情況和國外相反,我們產能恢復快💂🏽,復工復產從去年二季度就開始,但是需求沒有跟上來,物價很難上漲。任何價格的上漲都存在預期,這就需要政府抓預期。首先要澄清不存在供給短缺的問題🖕🏽。大宗商品漲價對CPI和PPI都是一件麻煩事。中國前陣子抓大宗商品的囤積居奇問題,同時也釋放了大宗商品的存貨信息🧏🏻。但從國際上來看,現在的風險還沒有完全消除👨‍👨‍👦。

二、中美新基建的底色

財經早餐:美國近期通過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法案🔭,中國也一直在發力“新基建”。從對經濟拉動的效率方面,中美兩國有何經驗相互借鑒🫶🏻🧓🏽?

存量的更新需要依賴投資,通常說的投資就是流量的概念,流量更新存量、改善存量。如果長期不更新已有的資本存量🤸🏽‍♂️,資本的生產率就會逐漸下降。如今的美國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拜登政府極力推動萬億美金的基礎設施的投資方案,原因是美國在近二十年中固定資產投資更新速度非常慢,換而言之就是存量過高。研究中國經濟,除了勞動力之外🙍🏽,資本是最重要的。這裏的資本不是貨幣的概念,而是生產能力的概念。比如高速公路🪦、機場、廠房和設備都是資本。資本也不是當年所謂的“投資”,經濟學家認為資本是存量,積累的生產能力是難以統計的,需要對數據做一些處理🤷🏽‍♂️。人也是一種資本。如果每個人的平均生產率保持增長,人口紅利消失所產生的影響就不會過大,至少不應該誇大它。中國的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涵蓋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領域。然而,從全世界來看✨,中國的傳統基建在有些領域過剩了👩🏻‍🔬。不過基礎設施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比如上海的第一條內環高架,現在的人們會覺得為什麽高架只有單向雙車道?當年為什麽不建造六個車道?主要兩個原因:第一,當年無法預料在這些基礎設施建成後,經濟會有多大的增幅⭐️;第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借錢⇨,還本付息的壓力反過來會影響後續的經濟發展空間🎅🏼。中國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總體上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超前,這對日後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作用🧑‍⚕️。但也需要註意🙅🏽‍♂️,在特定的時間節點🥸,為了應對外部的某些沖擊,我們的基建投資出手過猛👩🏻‍💼,以至於今天還在消化債務🤼。.

財經早餐:有就業有收入就有消費👃🏽。實踐證明🖤,市場主體多、發展好的地方🐏,經濟更有活力和韌性。這是否意味著在經濟發達的地方去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對消費的提振效果會更好?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家庭的收入或者個人的收入來自兩個部分——市場和政府👮🏼🤽🏻‍♀️。市場方面,與就業機會📁、從事的行業👎🏿、個人能力有關☎️。在中國還存在地區之間的差異,參照當地物價🤌,上海的收入當然比中西部高。如果收入僅僅來自市場,可以想象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會有多大🧑‍🤝‍🧑。此時需要來自政府的收入,比如補貼、減免、轉移支付等◼️🚃,也就是國家為家庭提供的福利項目🧍🏻‍♀️。財經早餐💇🏿‍♀️📜:有沒有辦法讓富人多消費,同時借助富人大量消費的時候讓收入不高的人群收入得到提升。這就提到了三次分配🕺🏽,富人將錢通過社會慈善組織捐助給需要的人群和家庭。低收入家庭得到了這筆捐贈會有能力消費🧒🏿。這樣的捐贈對富人而言不減少他們的消費,對於社會而言會提高整體消費🫴🙋🏿。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富人通過慈善捐贈行為來支持社會的弱勢群體,對我們中國來說也是需要鼓勵的🛍。政府需要有相應的製度安排🚵‍♂️,社會也要有配套的慈善機構。

三、房地產市場的獨木橋難題

財經早餐:您會不會鼓勵您的學生多參加資本市場的股票投資🦩👬🏼,或者提前買房🐒?

理財投資方面👨🏽‍🍳,我們會在課堂上討論,尤其會和研究生討論,但實操能力還有待提升🪡。我在課堂上和學生們說🐡🧑🏼‍🎤,不要老想著參加工作就很快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買房🧑🏼‍✈️。從趨勢上看,將來中國大都市自有住房的人群比重可能會小於租房的人群📤。住在政府或市場提供的只租不售的房子中也能過得很好,同時遷移也比較容易👩🏿‍🎤,在何處都能租到品質相同的房子。未來中國經濟格局中,大城市的購房偏好會下降🏋🏿‍♀️。我有很多在海外的學生住在租的房子,房子品質都很好,配置也相對標準📗,可以租上很多年。要解決房地產問題,政府需要在製度和監管上確保只租不售的住房品質水平,不能只提供簡易住房🧔‍♀️。比如洗衣房👩‍💼🧑🏿‍🚀、公共廚房🦑⇾、遊泳池等都應該成為標配𓀒。北京📼🧎🏻、上海和深圳應該走這樣的方式🀄️。房地產市場和租賃市場需要有平衡點,不一定是全國平衡,在上海、北京等局部地區可以實現平衡👨‍👩‍👧‍👧。這樣工作了三、五年的年輕人盡管買不起房🏋🏿‍♂️,也可以在市場上保證居住水平。這是兩個完全可以自由選擇的市場🍋,可以將它們看作是等價的市場,在條件允許時可以自由轉換。條件允許的時候就持有房產🤾‍♂️,條件不允許就只租房🤚👨🏼‍🔧。中國房地產最大的問題就是獨木橋🐲,一直都沒有平衡點🏊🏼‍♀️。財經早餐:今年以來🤹🏻‍♀️,一些地方是避免房價快速上漲,另一些地方則是避免房價快速下跌🧓🏿。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麽?這與土地的管製存在一定的關系📶。在房價限低的地區,供給往往是過量的。人口往外走,但房子的供給還在增長。但發達的地區正好相反🧑‍🦽,人口在流入🧑🏽‍🚒,供給量遠遠不夠🚴🏻‍♂️,所以上漲的壓力大。土地開發指標按照行政區劃管控🪭,中西部地區的人口向外流動🍒🫳🏻,經濟沒有沿海地區發達,但依然有大量土地開發指標🫙。為什麽不能人口流出的地區把土地指標帶走,帶到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接納了更多人口,那麽可開發土地的指標就應該增加。這就是我國目前土地管製的問題🏋️‍♂️。雖然這一點我們目前做不到,但提供了一個思考問題的思路。土地的管控確保了整體建設用地的規模🕵🏽,但人口是流動的,地區之間出現了錯配。應該允許指標進行交易,形成類似於碳交易的交易市場🦏。中西部地區沒有必要去蓋那麽多房子🎡,指標轉讓給發達地區後還可以獲得發展紅利。財經早餐:中國樓市的體量和美國股市的體量接近🔽,但中國股市體量遠遠低於樓市體量🥏👨🏽‍🚒。將樓市資產逐步轉移到股市是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國需要房地產市場,更需要市場上的幾個板塊實現平衡,特別是年輕人流入多的大城市,解決有品質的、體面的租房房源,大規模供給的問題不能簡單靠市場模式解決👰🏽。在日本🔪🪵,如果一棟適合出租的公寓以商品房的模式賣出🧘‍♂️,那麽需要簽一份承諾書,買下之後不允許出租,反之亦然。市場的效率就在於能夠匹配不同的需求,而不是一刀切。從個人投資或家庭投資角度而言,這其實對國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中國的財富管理不是簡單退出房地產市場進入股市👩🏻‍🎓,要為這麽大規模的資金尋找新的財富管理途徑👩🏼‍🚀。即便進入股市🎥,也不能以散戶這種單一形式進入。時代在變,國家的經濟在發展,管控在加強,金融開放始終是越開放越大。中國目前的金融不夠發達,無法為大規模的資金提供足夠的渠道👩‍🎨。中國的養老基金是一個可以通過金融開放得到很好發展的巨大市場。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上,養老金也要成為將來的“壓艙石”✋🏻。這就需要中國在金融開放、金融的供給側改革方面加快,做得更好。

四、中國經濟現象或成為諾獎源泉

財經早餐💇‍♂️:您此前提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並不一定總是優中選優的結果。如果這個獎不是在北歐創設,會有哪些不一樣?

北歐人的長處之一就是做事認真嚴謹,也不會大量宣傳諾貝爾獎。但諾貝爾獎從設立至今在科學領域超過了世界上所有的其他獎項🌁,各種預測🧑🏼‍🏫、媒體眼球都被吸引來了。所以我當時提出一個觀點🚶‍♀️‍➡️,如果這個獎項不是在北歐而是在其他國家,那不知道會頒發成什麽樣子,大家可能也不會感興趣!要經營好一個獎項相當不容易,現在大家越來越覺得諾貝爾獎貨真價實。

財經早餐:未來中國誕生的經濟學諾獎會不會是由能夠全面系統解釋中國經濟發展的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從1969年到現在,向來看重對經濟學基礎有原創性貢獻的工作。即便是方法層面、技術層面的創新,但因為足夠巧妙和原創也會得獎。不見得獲獎者必須要有完整的理論體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也不是一生僅做一項研究👩🏼‍🦱,有的只是在過去的時間裏做過一個研究項目,有的甚至(在一個問題上)只發表了一兩篇文章。對中國經濟研究方面,我需要糾正一下大家的看法。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將來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但不見得是因為研究中國問題🧷。更可能是因為生活在中國的場景中並觀察中國經濟的崛起,啟發中國的經濟學家思考經濟理論中被遺漏的部分🖨。為什麽有觀點表示中國經濟的崛起是主流經濟學無法預測的👨🏿‍⚕️?因為按照經濟學的現有理論分析中國,總是出現不符合的情況🪥,說明經濟理論中缺失了一些在西方無法看到的內容。中國作為一個完整的國家🧒🏿,有著數千年的歷史長度💑。中國在過去四十年的成功崛起將為中國經濟學家提供大量機會🗯🕵🏻‍♂️,在西方發展出的理論體系中未被涉及的部分做好研究,這會發展和改善現有的經濟學,甚至是顛覆🙈。中國人未來獲得諾獎,不是簡單地因為研究了中國💒,而是基於中國的現象對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作出貢獻。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