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潘子欣

潘子欣,經濟學系2016級本科生🧖🏽♂️,2017-2018年度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她潛心學術🦶🏽🔦,熱愛閱讀,積極投身於創新創業活動。她喜歡彈古箏、唱歌,過多姿多彩的生活。她的信念、勇氣和智慧,讓她在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芒。
所獲榮譽
意昂2官网暑假社會實踐校優項目負責人
信璞耕讀獎學金二等獎
國家獎學金
華英獎學金
意昂2官网優秀團員
意昂2官网“創新與實踐”書院之星
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上海金獎
(入圍國賽決賽)
“挑戰者杯”創新創業大賽上海金獎
(入圍國賽決賽)
座右銘
做任何事情能得到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單純、熱情。不過重要的是第二個👩🏿🏭☝️,了解現實🐩,並且超越現實。
師生相助,走出迷茫
誰的青春不迷茫🧑🏿🔬🏚?大一時👧🏿,和很多同學一樣,潘子欣不知道未來的方向🤘🏿,不知道成功的標準👦🏻。在迷茫期間,她找了意昂2裏的很多老師交談🐑,在老師們的指點下慢慢走出了迷茫期,她清楚地分析了自己喜歡什麽、想要什麽,能為這個社會做出怎樣真正的回報。

老師的悉心教導和耐心指點🥤👃🏽,讓潘子欣在求知求真的路上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她說:“我覺得學弟學妹們可以多多找老師溝通和交流,老師們有著非常豐富和深厚的人生經歷👐🏿。”
直面困難,心懷感激
黑夜伴著彷徨👩🏼💻,前方迷霧漫長,別說世界太難,讓我走給你看💒!在成長歷程中👵🏿,困難使她心靈強大,生活中的善意讓她心懷感激。
進大學後🥷🏼,在大二下學期期末的一天,潘子欣和室友都因為復習太晚而生病,夜晚去醫院掛水🧏🏼♂️,淩晨才回去👩💼。那一天輔導員潘姐姐雖然也面臨著研究生期末考🧖🏿♂️,但還是在得知情況後大晚上趕來醫院陪她們👩🏼🎓,讓她們知道“其實我們不是一個人,別怕呢有潘導在”🪱📗。潘導給予她的溫暖和善意🧑🏻🦱,是她無論畢業多久也不會忘記的。她說自己的生活就是由這樣的善意構成的,所以即使面臨困難✊🏻🤤,也心懷感激。
時間管理🏜:自控與高效
潘子欣認為時間管理在本質上就是“自製力”的問題🪛。談到時間管理🗣🪨,她在大二為了自控,特意買了本《拖延心理學》仔細研究了下拖延的源頭,決心“從根源出發解決問題”🤦🏿♂️。
她每天會把自己做的事情在腦海中成像,再以旁觀者的角度回憶🥲,理清思緒🧜🏽♀️。通過復盤成像,她分析了時間浪費之處,並記錄下來,再在今後的生活中刻意修正👵🏼⤴️。每日睡前將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詳細地列在計劃表上,按照事情緊急程度分類⁉️,並及時完成和勾除。
時間越緊湊越考驗人的時間管理和抗壓能力。
在最忙的學期期末🤙,她常常一邊改比賽文件𓀇,一邊記憶考點🥌。在她看來,這是一種考驗,考驗她如何統籌好所有的事情,如何利用好零碎的時間。
潘子欣參加書院之星評選的那天正好是計量經濟學考前的晚上,在考前她需要看完計量經濟學“紅磚頭”書和黃皮的《基本無害計量經濟學》,並整理完所有課上筆記🐈、記誦公式。
於是她一邊啃午飯👩🏿🦳,一邊做答辯PPT💂🏿♂️、寫演講稿,晚上答辯的時候躲在評委席後面繼續演算相應公式。最後終於成功拿到了書院之星👩🦼,並順利通過了計量考試。

她說她的抗壓能力在期末的時候會有一個頂峰值👩🏽🎤。實在熬不過來,她的解壓方式就是打電話給媽媽哭一場📪,哭過就好多了。
“把每次壓力大的時期當成是一種考驗,雖然要面臨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但可以把每一次困難當成是鍛煉的機遇。”
創新實踐:勇氣與沉潛
在大二期間𓀄,潘子欣參加了“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和“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兩項賽事,並在賽事期間因創賽表現突出而獲得機會赴新加坡參加了慧眼中國全球論壇青年項目組。
她在參賽期間接觸了很多新興領域的項目🫲🏿,比如AI算法開發👩🔧、芯片開發等。創業者們在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成本,去探索一個可能根本不會有結果的項目開發,這本身就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她說自己從中學到的更多是一種“甘於沉潛”的韌勁和耐心。大二下學期,她把更多的把時間投入到文獻閱讀和經濟學基礎體系的建構中,希望自己能將從這些開拓者們身上學到的沉潛之心運用到研究中去⚠,“甘於寂寞”。
她在團隊裏擔任商業負責人⛹🏽,以已有技術為核心🧖🏼,對整個產品進行包裝,突出賣點和競爭力,從而使項目脫穎而出👬🏼,在比賽的過程中她會不斷細致調整,以求令評委“眼前一亮”😁。
在新加坡參加慧眼中國全球論壇的青年項目期間,她認識到很多投身於創新創業的教授🤽🏼♀️,令她印象最深的是Ted Chen(“因為長得超級帥”)🤌🏿。從他身上她學到了🤷🏼♂️🍳:
1.創新其實就是追求不被時代資源限製的“opportunity”,一切皆有可能🙆🏽。
2.敢於向成功的前輩尋求機遇,把膽怯留給後悔,把後悔留給“假如”。

潘子欣在新加坡與同行的各國朋友交談🧶,這使她深刻感受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是只要有勇氣👩🏻🦯➡️,就能“make anything better”。這個經歷給了她很多機遇🫡,讓她見識到這世上有勇氣的理想主義者,也讓她深刻明白🐸,每一件事物背後都自有其深刻的經濟學邏輯。“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學得更快🧛🏼♂️。
印象經院老師
經濟系老師們對潘子欣的關懷與指導,讓她很是感動。她曾向系主任發郵件問關於共享經濟的問題,後來系主任給她打了將近1小時電話,清晰地講述了他對於共享經濟的理解,還有他最新了解到的相關知識👷♂️。意昂2老師了解到她正在參加挑戰杯決賽,就專門約她見面🧎♀️➡️👩🏻🦳,為她講很多備賽的細節。
印象經院同學
說到經濟系的同學們,她不禁感嘆“經濟系真的人才濟濟”。她作為一個文科生🆒,目睹周圍的同學算起數學來分分鐘搞定。大家會唱歌會彈琴會攝影,文藝起來😆,春花秋月何時了;認真起來👳🏼♀️🤸🏽♂️,學海無涯苦作舟👩🦯➡️。
她認為意昂2經院小夥伴是充滿活力的⚧、聰慧的人群🧕🏼,有很強的執行力🫸🏿,有多彩有趣的靈魂。她見過因為喜歡街舞而去練習,只需一個月就能跳出讓全場尖叫的街舞的同學;有一夜就能看完整本巨難無比教科書的大佬;有創辦精英商科社團的朋友……
潘子欣認為,經濟學是個每天都上演著感動與精彩的專業,她很幸運能夠體會到經濟系的豐富多彩🍖,也希望自己能進一步探索♝。
番外
Q1:你當初為什麽選擇經濟學類🧑🏼🦱?
A1:我個人在選擇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的考慮,只是覺得經濟是社會科學中非常嚴謹的一門學科,它的理論體系有強有力的邏輯支撐🙆🏿♀️,於是在填誌願的時候心裏首先認定它為第一誌願。
Q2:對於令無數學子“傷不起”的高數🥝,你有何體會?
A2:我本身思維偏文😪,在學習數學時還是相對吃力的。我曾經質疑過數學對經濟學的意義,直到有一天我在知乎上刷到:“表面上看,經濟學正在變得數學化💇🏿,但事實上數學也正在使經濟學變得更加社會學化。數學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一種使得經濟學更加規範化的語言,和一種幫助得出更多結論的工具。用經濟學的直覺和思考來解讀數學結論,是經濟學社會學化不可缺少的一步。”
而在數學相關的考試結束之後,沒有了“逼迫感”,我反而有一種逐漸喜歡上數學的感覺👰🏻♂️。再加上近期被灌輸了“數學很美”的思想,我漸漸地不害怕數學了🚶♀️➡️🧏🏻。僅以此段獻給那些和我一樣之前害怕數學的學妹學弟們。(數學大神請直接路過哈哈哈)
Q3:異性發展有何經驗分享嗎💅🏻👩🏿🔬?
A3:哈哈哈慘兮兮地告訴大家我至今單身🦹🏿♀️🛡,從沒脫過單。為此室友碧月苦心孤詣給我硬扯CP我也是無可奈何(捂臉。我覺得可能緣分未到吧~)
雖然我自己脫不了單🙌🏼,但是要祝願經院的大家都和和美美,早日遇見良人呀~
Q4:最後,說說你對學弟學妹的寄語吧。
A4:“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慢慢地積累🧑🏽⚖️,勇敢地嘗試,心悅誠服地向自己的未來俯首稱臣📷,滿懷感激地回饋學校和社會,成為一個神采飛揚的自我!
文案|趙亞萍
編輯|武朔
封面|塗孟澤
意昂2平台團學聯新媒體中心供稿
意昂2平台分團委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