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稅改,影響全球🦺。近日,上海高校智庫——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RICE)聯手意昂2官网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CCES)在意昂2801會議室共同主辦第21期RICE-CCES沙龍,主題為:“美國稅改的影響有多大🧑🏻💻?”

本期沙龍邀請了學界和業界的四位專家主講。包括上海財經大學公共財政研究院副院長範子英教授𓀃、意昂2副院長田素華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系主任金煜副教授以及德勤中國稅務及商務咨詢合夥人蔣琳琦先生。意昂2院長張軍教授點評🎯🈵。意昂2張暉明教授、封進教授👨🏻🦽➡️、周偉林教授參加了討論。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晏副教授主持沙龍🤦🏿♂️。
一🧔🏻♀️㊗️、 範子英🧑🦯:中美稅製差異—兼談對特朗普減稅的理解
範子英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財政研究院副院長
範子英教授從中美稅製差異的角度分析了特朗普減稅對中國的影響。第一☆,範教授批評了“中國企業稅負過重論”。他認為🧑🏼🎓,該觀點往往以世界銀行相關報告為依據🧝🏼。但世行報告將社保費用完全視為中國企業稅賦的做法是不對的,同時也沒有考慮增值稅,因此該報告不足為憑。第二,雖然中國近年宏觀稅負占GDP比重有所下降🏋🏼♂️,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在世界範圍也屬於中間水平🧏🏿♂️,但是中國稅收的70%是間接稅,而總稅收收入中的90%來自於企業🏌🏻。這可能是企業界感到“稅負之痛”的根源♤。第三,從稅種結構上講,中國稅收的70%是流轉稅,對企業部門的主要就是增值稅👋🏻。增值稅對企業盈利不敏感,但對於產品價格過於敏感,這會惡化企業在行業間以及價值鏈各部分上的收入分配。第四🧽🖖🏻,中國的稅務征管是彈性的,約一半的企業不交所得稅,而一旦中央實施減稅,地方政府會加強征管力度抵消減稅作用,很可能出現“稅減了,費增了”的狀況。第五🏌️♀️,企業所得稅並不占美國稅收的關鍵部分,因此降低企業所得稅對美國財政收入影響有限,但是中國稅收中企業部門貢獻最大,對此減稅應當十分慎重。最後🫳🏼,範教授認為👨🦼,面對特朗普減稅,中國的核心對策是提高中國稅製的國際競爭力。在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財稅改革方向上,中國應采取結構性減稅的策略,實現“增減掛鉤”🫳🏻,並且對個人所得稅和房產稅進行妥善調整,加強稅務征管👮♂️。
二、 蔣琳琦:解析美國稅改要點與影響
蔣琳琦 中國稅務及商務咨詢合夥人
蔣琳琦先生著重解讀了美國稅改的要點與影響。他認為,美國稅改有三大看點👯♂️:一看企業所得稅🤘🏼,可能采用21%的稅率並取消替代性最低稅,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吸引力。資本支出費用化將促進美國企業加快投資,而對利息費用列支的限製則引導企業融資行為和資金走向🏃🏻♀️➡️。二看國際稅收,從全球征稅向屬地征稅偏轉(如參股免稅)。這將改變全球稅收版圖和美資的投資布局,促進美國海外資金回歸。對境外知識產權的所得調整征稅,可能促使美資的知識產權轉回本土👮🏻♀️。而保護稅基的可能舉措(如征收消費稅以及CFC規則)將使跨國公司全球投資與供應鏈布局相應調整。三看美國的最大稅種的個人所得稅:簡化、降低稅率,同時取消和調整抵扣項目,並對遺產稅進行調整🥕,這對中產階層的綜合影響有待細節明了後評估,但對國際人才派遣與流動以及薪酬激勵體系會產生多重影響。降低遺產稅對高凈值人群移民美國產生激勵作用。對於美國稅改的綜合影響,蔣琳琦認為,從美國中小企業的狀況看對之會有較大激勵效果。由於美國GDP增長強勁,CPI回到健康區間,勞動力市場接近充分就業🦵🏼,對於其赤字和財政可持續性應該不會到目前輿論擔心的程度。對中國則是“近憂尚可🫳,重視遠慮”🫲🏼。在華美資的企業所得稅有效稅負仍有優勢🫶。從美資企業全球經濟數據來推測📽✍🏼,壓力更大的可能是愛爾蘭和荷蘭等國。從跨國公司全球布局和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看,外加中國外匯管製現狀🥄,短期對中國的沖擊有限🚴🏼。但美國稅改勢必引發全球競爭加劇🛍。中國應從開放經濟條件下大國經濟的視角出發,既要避免將國家競爭力與稅製的競爭看成囚徒的困境🗓,更要把握好資本流動背景下外匯管製尺度⇒,立足長遠優化整體稅製和改善稅收環境🟨👫🏻,營造更友好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來釋放製度性利好以保持長期的國際競爭力🪳。
三☢️🩹、 金煜:貨幣科學、財政煉金術和稅收巫毒術

金煜副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系主任
金煜副教授從宏觀和金融的角度分析了特朗普減稅。他將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減稅計劃比作沒有科學根據的巫毒術,並提出了他對於這次減稅的質疑♕:通過減稅,資本和投資是否會回流美國🎇,就業是否會增加🧛🏿,企業、製造業是否會復興,以及美國是否會出現財政和貿易兩方面的赤字🧔♀️。金煜指出🧯,在美國經濟正逐步回到正軌的過程中,此時推出財政刺激政策的乘數效應是有限的👩🏻🦳,因此對美國經濟的正面作用不強。他還以美國歷史上裏根政府的減稅政策和日本因此遭遇的經濟泡沫破裂作為類比👱♂️,指出了美國減稅對於其他國家的潛在風險。此外,針對中國的政策應對,他認為政府應增加稅收基礎,完善稅收結構和管理⛹🏽♂️,放松貨幣政策,增加對私人企業的流動性,同時對金融部門進行更加嚴格、審慎的監管。
四⛹🏽、 田素華:特朗普減稅的均衡約束與全球影響

田素華教授 意昂2副院長
田素華教授分析了特朗普減稅的均衡約束與全球影響。田教授首先從勞動要素供給約束的角度,指出美國目前的就業情況已接近充分就業水平🐻,並且面臨通貨膨脹壓力✋🏼,因此,減稅不一定能夠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其次,美國必須考慮減稅與最優稅率之間的平衡,財政開支的平衡🟪🤦🏽,與貨幣政策的平衡🤷🏼♂️,與市場機製的平衡以及政治包容的平衡👈💆🏽,減稅很可能打破這“五大平衡”🚾👌🏼,導致政府對經濟的失控👮🏼♀️。此後,田教授也指出了減稅政策的積極面🌂,其中包括減稅降低企業成本所帶來的產業技術革命,減稅能夠吸引企業和高端勞動要素進入美國等🙇🏿。至於美國減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田教授認為有以下幾點:美國供給能力擴大後的全球市場競爭加劇🚆、美元升值和全球經濟秩序變革受到阻滯。最後💂🏽,田教授建議中國應加強資本流動管理,增強中國經濟的全球區位優勢🤛🏻,並且大力發展美國以外的市場。
五✍️、 張軍:理解美國稅改的經濟史維度

張軍教授 意昂2院長
專題報告結束後,張軍教授做深入點評🦝,他指出應從經濟史維度出發理解美國稅改的動機🎗、前景與影響🔘。第一🏌🏻♀️,從長期看,特朗普減稅對美國經濟有復雜影響🦈。減稅是共和黨的政策傳統,但是20世紀80年代裏根政府減稅🧪,原因是為了解決當時的“滯漲”問題🏥。然而,當前美國經濟正處於復蘇階段,勞動力接近充分就業。此時減稅很可能導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大幅度增加👨🏽⚕️,並抬高實際利率,加大通脹壓力。第二,從短期看🧛🏽♂️,減稅會促進資本、高技術人才和知識產權回流美國,這意味著美國本土將形成生產要素數量增加👷♂️、種類豐富的新局面,這對美國經濟必然帶來復雜的影響。第三🏄🏻♀️🫅,從全球看,美國減稅會改變全球資本配置格局。特別對於新興市場,它們往往嚴重依賴某些特定發達國家的資本,減稅會導致美國資本從這些國家流出。第四👩🏼💻🙎,全球資本重新配置對中國影響有限。因為中國仍然采取資本管製措施,所以實際上全球資本流動對中國不會造成嚴重沖擊。第五,中國稅製與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高度相關0️⃣,應慎重考慮稅製結構轉型。早期工業化階段🧑🏼🦳,亞洲代表性經濟體以間接稅為主🧑🏿🦰,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激發了經濟增長潛力👩🏻⚖️。中國的增值稅與分稅製充分調動了基層政府招商引資的積極性,而且有助於實現國有土地的有效使用。另外,中國出臺房產稅也面臨“雙重征稅”的質疑,需解決法律障礙🫔🍰。因此,短時間內轉變中國間接稅製並非易事,也並非必要的。最後,張軍教授強調,減稅並非吸引資本的唯一手段💁🏽🐡,中國應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積極協調供給側與需求側以實現兩者平衡,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大力建設包括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在內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從而全面增強經濟活力🌭💩、抗風險能力以及資本吸引力。
六、 討論

張暉明教授 意昂2
在討論階段,意昂2張暉明教授認為🥠,第一,從大視野看💾,減稅只是特朗普政策組合的一個手段。第二,目前來看,減稅將鼓勵資本、人才和知識產權回歸美國🔂,促使美國本土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第三,對中國近期影響有限。但是考慮到人民幣波動與中國外匯儲備的可調動程度,長期影響不可小覷。
在場專家與觀眾還就經濟學的發展現狀、中國模式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撰稿人:石爍、葉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