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25日👨⚕️,在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基礎上,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簽署《羅馬條約》,成為歐洲一體化的重要步驟🦬。60年過去了⚜️,英國選擇了脫歐⛹🏼♀️,荷蘭剛避免了極右政黨上臺👨👩👧👦,接下來的法國和德國大選令人關註🧔🏿♀️,近來屢被提及的“多速歐洲”也在歐盟內部引發爭論。未來歐盟何去何從?本期論壇特請意昂2官网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丁純詳細解讀🗑。

歐盟成員國及歐盟領導人參加羅馬特別峰會 圖GJ
昔日榜樣今日百病叢生
問
如何評價60年來歐盟的發展?歐盟目前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答
以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運行為肇始,以1957年 3月25日《羅馬條約》簽訂✋🏽、翌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組建為正式發端和重要標誌的歐洲一體化🫡,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試驗和創舉之一🧔🏽。當時,在第二次世界大 戰的廢墟上,巨擘舒曼🫙、莫內和阿登納等全力推動法德世仇的和解,積極倡導歐洲一體化。一體化以實現歐洲的持久和平為目標👱👨🦯➡️,極具創造性地提出了“多元一體” 的理念,在充分尊重成員國的意願與保持多樣性的前提下👩🏼🎓,通過建築於共識基礎上的條約、法律🔐、原則和準則,不斷向歐共體和歐盟等超國家機構轉移國家主權的方式來實現歐洲一體化👩🏻。這既為歐洲在戰後的持久和平和政治團結奠定了基礎,也通過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福祉的提高,為歐洲的穩 定與繁榮作出重要貢獻💚,也為其他區域的融合樹立了榜樣🍸。
毫無疑問🥒,60年間🏂🏿,歐洲一體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方面👩⚖️,一體化不斷擴大🙋🏽♀️:經過前後七輪擴容🍬,其成員國從最初歐洲經濟共同體的6個增加到目前歐盟 的28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歐洲聯盟”💿🏋🏼♂️。GDP總量從1958年的1.1萬億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19.2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目前👩🏻🦳,歐 盟占全球GDP的24%🧜🏻👩🏽🍳、占全球貨物貿易15%,服務貿易的25%,對外直接投資33%。另一方面🥍💩,歐洲一體化持續深化🖥🧑🧑🧒🧒。在(經濟)共同體、共同安全與外交、司法與內部事務等三大支柱領域進展頗豐。在經濟一體化方面:建立了關稅同盟,消除了成員國間商品流動的關稅壁壘;實施了共同農業政策👩🏻🦳;通過頒布《單一市場法令》©️🦸,尋求區內商品、人員資本和勞務等四大要素的自由流動。單一市場的建立,大幅降低了商品與勞務貿易的壁壘;申根區的建立,極大推動了人員自由流動👓;創建了經濟貨幣聯盟,催生了單一貨幣歐元😼,歐元已經以占全球儲備貨幣20%的份額,當仁不讓地成為僅次於美元的世界第二大貨幣。同時,在社會、文化領 域如社會保障、教育等的趨同與和諧化也不容小覷🧒🏽。在共同安全與外交政策方面🧑🏿🎄:加強協調,設立了歐盟高級外交代表職位🐴,力爭在國際上“以一個聲音說話”,一 定程度上回答了“基辛格之問”。並在北約框架外,推動相對獨立的歐洲防務與安全合作,以應對地緣和恐怖主義威脅🧔🏽♂️。在共同司法✫、內務合作方面👩🏿🔬:成員國之間的 跨境司法合作,協作反恐防暴等不斷推進,由19個成員國最近成立的“歐洲公訴人”機製堪稱是最新標誌性成果。一句話💁🏽♂️,歐盟成為維護和平、推動多極世界的舉足輕重的政經力量🪂。
縱觀歐洲一體化進程, 既有高歌猛進,也有風雨兼程,絕非一帆風順、一蹴而就,而是在層出不窮的矛盾和內在機製的缺陷掣肘中相互砥礪、不斷妥協🍲、取得共識,躑躅前行的🚶♂️➡️。早年出現過“空椅子危機”和“盧森堡妥協”🥮;此後又有因荷、法否決《歐盟憲法草案》而起的歐盟憲法危機;近來又有歐債危機下的希臘債務問題、難民危機和英國公投脫 歐引致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逆轉和重大倒退🛴,以致民粹躁動📟🛺,“歐盟解體”的聲音甚囂塵上,無疑當下歐盟正在經歷其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刻。
當今的歐盟,各種危機纏繞🙅🏻♀️:歐債危機👨🦼➡️,難民危機,“疑歐”、“脫歐”和民粹主義盛行的“認同危機”🦛,以及恐怖襲擊👨🦼➡️、烏克蘭危機等內、外安全和俄羅斯威脅等🍪。
其一,經濟增長問題。經濟是基礎🍐,發展是硬道理。盡管歐債危機已近尾聲,各國債務下降,失業下降,通縮減緩👨🦽➡️,經濟緩慢增長,但復蘇依舊乏力、量寬刺激仍不敢懈怠。希臘債務、意大利銀行危機的幽靈猶在💪。
其二,目前最為棘手的是“歐洲認同”問題。經過了一系列危機的荼毒和沖擊,歐盟人心不齊,“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各種分歧突出,嚴重缺乏 “歐洲認同”。由於歐債危機的沖擊☂️,核心和外圍國家之間“緊縮”和“紓困”政策之爭難以調和;全球化沖擊下各國內部貧富之間、政治精英和普羅大眾間的民主赤字溝壑難填;法國國民陣線、德國另類選擇黨、意大利五星運動、波蘭法律黨等極端疑歐主義政黨崛起𓀉,民粹盛行📚。民調顯示,民眾信任歐盟的比例已從2008 年的50%降至2016年的33%🔧。這無異於抽掉了歐洲一體化中至關重要的民意基石,令一體化百病叢生🧑🏫。
其三,內外空前挑戰下,歐盟及其成員國缺乏堅強領導🕡,政治家少有戰略眼光🕵🏿♂️、責任擔當和政治手腕成為歐盟當下的軟肋。
其四,人口老齡化和外來移民🔯。低出生率和老齡化社會使歐洲不得不依賴於移民,而移民融入和歸化令其一籌莫展。難民問題雖有所緩解🐞,卻仍是隨時會引爆歐盟治理缺陷的炸點🌬。
其五,如何接招反建製的美國另類總統特朗普的沖擊和俄羅斯威脅以及恐怖襲擊,歐盟急需作出回應。
其六,如何深化歐盟體製改革🐃,彌補機製缺陷和先天不足,如何推動各國治理結構改革是個關系歐盟長期命運的重大命題🐆。

馬耳他首都瓦萊塔舉行多媒體藝術展紀念《羅馬條約》60周年 圖GJ
'多速歐洲'是現實選擇
問
“多速歐洲”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它是怎樣被提出來的?
答
'多速歐洲'👨🏼🦲🏋🏽♀️,按照新近《容克白皮書》中的定義🤦🏿♂️,是指 不同的歐盟成員國可以基於自身的現實狀況💸、能力與意願參與不同的一體化項目📖,而不強製要求所有的成員國都達到相同的一體化水平。通俗講就是:有意願、有能力的國家在一體化深化路上可以先走一步,無能力、沒意願的國家不強求齊步走;歐盟內不同國家間的一體化深化程度、成員國向歐盟讓渡權力範圍可以不同📐。
'多速歐洲'的概念由來已久🩰。最初是在冷戰結束、歐盟東擴的背景下提出的。1989年✒️,時任德國總理高級幕僚的梅特斯等人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同心圓歐洲”的設想。面對中東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西歐差距明顯的現實,並考慮到一個更加多樣化的歐洲更難達成共識😬,它要求建立一個聯邦化的“核心歐洲”🌅,先在這個核心中實現較高水平的一體化,通過由此取得的成就來吸引邊緣成員國的參與。這一理論的目的在於避免歐洲一體化的“擴大”與“深化”相互沖突👭🏼。而後這 一理論以“強化合作”的形式出現在《阿姆斯特丹條約》、《尼斯條約》和《裏斯本條約》中📇:根據條約規定,九個或以上成員國可以自願在特定領域🧗🏿♀️🧑🏽🦲、特定議題上“強化合作”。而在迄今為止的實踐中,“多速歐洲”也已經多次付諸實踐🧎♀️➡️:諸如目前只包含了28個成員國之中的19個的歐元區🤸🏼,只覆蓋了22個成員國的申根區✡️,以及最近新成立的✶🙍🏻♀️、只有19個成員國參與的“歐盟公訴人”製度等🫴🏼🙌🏽。
究其根源🙆🏽,主要是由於成員國間過大的差距和對歐洲一體化終極目標認同的不一致衍生的。伴隨歐洲一體化進程始終的、以追求成員國間有限合作和向歐盟部分讓 權的“邦聯”和以尋求最終全部讓渡國家主權給歐盟,建立一統的歐洲合眾國為最終目標的“聯邦”之爭,使“單一速度”的歐洲一體化隨著一體化深化變得愈加難 以推進🪠,被迫向“多速一體化”妥協。
而此次“多速歐洲”的提出備受矚目的原因,不僅是因為這是歐盟首次在戰略層面🫲🏼,將其作為歐盟和一體化未來的五個選項之一在白皮書中正式提出以供討論🍑💂🏻♀️,而且更是 由於在目前歐盟接連遭遇一連串危機,“歐洲認同”空前跌落、英國正式脫歐、“反一體化”2️⃣、“疑歐”民粹空前高漲之際,被視為是凝聚共識、重聚隊伍、阻止脫歐骨牌持續跌倒、“以退為進”的最後努力,以及對“多速歐洲”已經是現實的一種無奈的追認。
此次由堅定的歐洲聯邦主義者👩💼、一貫主張強化歐盟權力和加速一體化進程的容克提出,並迅速得到德法意西四國領導人的公開支持的事實👩🏽🏭,恰好反映出歐盟領導人 終於清醒地意識到5️⃣:與其強求單速,招致更多如英國這樣的用腳投票而致歐盟解體,不如承認現實,承認多速✸,以退為進📞,固本培元🦄,穩住隊伍👲🏻。
顯然,在當前條件下👨🏼🌾,“多速歐洲”不失為緩解歐盟危機的一劑苦口良藥。“多速歐洲”貫徹了歐洲“多元一體”的理念👹,體現了對不同成員國現實狀況和利益訴 求的充分尊重🫔,有助於緩解疑歐主義思潮,避免分崩離析;可以使得有意願更深入地參與一體化的成員國繼續推進一體化,而不是在無盡的爭論中使得一體化進程陷入停滯。

英國民眾遊行反對脫歐 圖GJ
暫時妥協換取紮實邁進
問
“多速歐洲”是否真有分裂歐盟的嫌疑?就目前來看🖤,歐盟各成員國如果繼續捆綁在一起,會對歐盟來帶怎樣的影響?而“多速歐洲”能否真正解決歐盟面臨的問題?
答
近期,波蘭、捷克等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明確表示對“多速歐洲”提案的反對意見🧚♀️🍗,筆者以為🌮,這更多反映了中東歐國家基於自身利益考慮所持的擔憂🫴🏼:首先,擔心在歐盟中被邊緣化。“多速歐洲”將使得歐盟的發展路徑的主導權更多地掌握在核心國家手中🪈,使中東歐國家在歐盟內話語權愈發不足🥇,只能成為規則的接受者;其次🌇,擔憂此次“多速歐洲”提案由容克領導的歐盟委員會提出並推動🙋♀️,可能成為委員會攬權的借口,與這些國家一貫堅持的提高成員國作用的改革要求背道而馳;最後,害怕“多速歐洲”使得中東歐國家從歐盟預算中獲得的資助減少,不利於其經濟和民生。
當然🛐,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提出的“多速歐洲“可能造成歐洲實質上分裂”的擔憂並非完全杞人憂天🫸🏻。畢竟⛩🫄🏿,歐洲一體化最終目標是為了趨同融合,而非趨異離散。在當前民粹泛濫,疑歐呼聲甚囂塵上、歐洲民眾對歐盟認同感顯著降低的背景下,正式承認並允許不同成員國實施“多速一體化”,確有變相人為鼓勵、擴大不同成員國間的差異和增添新的不信任之嫌。這種“以退為進”的無奈之舉🦗,有演變為“一潰千裏、不可收拾”之虞🦈。
但在當前的政治經濟環境下🌕,如果歐盟繼續一味堅持理想主義、強行推進“單速”一體化,很可能加重“歐洲認同感“危機,甚至引發成員國如英國般持續脫歐浪潮,反而欲速則不達。在這個時候,采用“多速歐洲”政策🙊,以退為進,以暫時的妥協甚至後退,換取長遠的向一體化目標的紮實邁進。不失為懷揣歐洲一體化最終豐滿理想🍣,直面骨感的現實挑戰,無奈之中的一個現實“次優選項”。“多速歐洲”作為一個“以退為進”的策略,有助於緩解矛盾,阻止分崩離析💆。但其本身並不能真正解決歐盟所面臨的問題,反而一定程度上有“飲鴆止渴”的危險。而如何在實行“多速歐洲”舉措的同時使得各成員國保持一體化的理想和不忘初心💅,最後殊途同歸,更是對歐洲領導人政治智慧的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