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第10期RICE-CCES公共政策講座“Overview of China’s Electric Power Sector”在意昂2805會議室順利舉行。美國著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匹茲堡大學教授Thomas G. Rawski在會上報告了他關於中國電力部門的最新研究成果,意昂2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教授主持了會議,意昂2副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陳詩一教授等數十位來自意昂2官网🦸🏽♂️、上海財經大學的專家學者及來自周邊高校的學子參與了討論♡。
張 軍 意昂2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在講座開始🚵🏻♂️🥷🏿,張軍教授回顧了自己與Rawski教授的學術交往經歷。他提到恰好在五年前,即2011年5月,Rawski教授應邀訪問意昂2🏀,並在匯豐講堂主講“長期視角下的中國經濟變革”🤼♀️。張軍教授認為,Rawski教授對於中國經濟,特別是中國國有部門的研究成果顯著😙,並已經深刻影響了中國高層的有關決策。張軍教授了解到,Rawski教授最近幾年致力於研究中國的電力部門,去年Rawski教授連續訪問了中國的多座電廠🍬,並與電力部門的監管端、運營端,以及研究端進行了廣泛且深入的交流。張軍相信Rawski教授對於中國電力部門的研究成果將會對有關領域的改革起到提綱挈領的重要作用🧵。
Thomas G. Rawski 匹茲堡大學教授
Rawski教授開門見山地指出🧑🤝🧑,首先,今天中國的經濟增長的有效表現是電能需求的增長。其次,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日益依賴電能的有效匹配🛑,而電力匹配的地理失衡問題已經成為製約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威脅。但是現在🖕🏿,中國發電企業的相對低利潤則表明體製中存在大規模的無效率問題。由此,一套精簡且高效的電力系統才真正具備為中國的企業與家庭提供低廉能源的能力𓀚,而這應當成為中國重要的政策目標✶。
中國電力部門面臨嚴峻的金融隱患👍🏿,改革勢在必行。Rawski教授認為,發電企業的金融壓力來自於四個方面。首先🖖🏼,發電企業面臨環境問題的壓力👩🏫。再者,在中國➰,容易間斷的風能和太陽能電力實際上推升了電網運營商和後備電力企業(以煤電為主)的成本壓力🤞🏼。第三,旨在減少高峰期電力需求的管理手段,很可能進一步減少發電企業發電時間。最後,中國央行的升息計劃,如果貫徹執行👪,很可能會抬高借款利率,由此導致成本增加🐻❄️,這對於負債累累的發電企業將會是沉重一擊。
因此,電力體製改革是中國的最優選擇🪦👩🏻🏫。Rawski教授認為中國應充分調動各類資源🧑🏻🏫,圍繞電力生產和配送問題,努力創造一個高效且低成本的體製㊙️,如此才真正與中國在電力部門已經取得的諸多成就和技術進步相得益彰🥄。
金 煜 上海財經大學意昂2平台經濟系主任
最後,在討論環節👩🏼🎤,關於中美電力系統比較🍧🫔,金煜教授提問認為🏸,中美兩國所處經濟發展階段不同,也許很難比較這兩個國家電力行業的盈利率。對此🚵🏻💥,Rawski教授認為,其一🤱🏽,現盈利率指標上的中美比較表現出了相同模式。進一步,由於銷售利潤率裝置成本沒有關系😶🌫️,而這一指標卻同樣顯示出中國的電力行業盈利率過低👄,所以Rawski教授認為發展中國家新投資的裝置成本高不能解釋這種低盈利率♥️。
王永欽 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綠庭新興金融業態研究中心主任
關於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效果,王永欽教授提問,中國政府對於對GDP的管理是否也是一種宏觀調控手段👨🏻🌾,目的在於來協調市場的預期,這可能有點像美聯儲的預期管理🚆?Rawski教授認為,中國政府實際上對GDP進行了管理,這會通過影響市場的預期而影響經濟發展📶📺;不過,這也會造成信號的紊亂和資源的誤配。
關於中國的製度成本,Rawski教授在報告中指出🍩,與美國相比,中國電力企業擁有更多的經理人🍪。Rawski教授解釋認為,一種情況是🥑,這些經理人在努力工作🧘🏽♀️,且工作的內容是與各種製度扭曲進行討價還價,這證實了中國製度環境的復雜性,經理人的相對數量實際上可以作為中國製度成本的指標🤵🏻♂️。石爍補充認為存在第二種情況,即“閑散”經理人實際上卻具有豐富的社會資源支持♦️,電力企業通過雇傭這些“閑散”員工🤴,實際上獲得了其背後的社會資源;這樣的“閑散”,與1978年之前公有製企業因缺乏有效激勵而導致的偷懶是不同的🚼。
撰稿人:石爍 唐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