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2016年春季海外專家講座課程由胡永泰教授開啟了序幕。海外專家講座課程是意昂2平台為研究生開設的特色課程,每個學期邀請數位海外優秀學者進行一系列專題講座,致力於培養同學們的國際視野。而胡永泰教授則是該項目的“老朋友”🤏🏿,身兼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教授、意昂2官网講座教授等多職的他主要致力於國際金融🫎、經濟增長等問題的研究👴🏼,每個學期開設的講座課深受學生的喜愛👸🏽。
早在第一堂課開始之前🩺,兩種選課渠道(研究生選課系統和FIST項目)共80個名額已經被一掃而光。胡教授剛一走進課堂,同學們便感受到他身上散發的親和力。他鼓勵同學們發散思維、踴躍發言🤛🏿,在他的課堂上“There’s no rule”⚁。這讓人想到國外“討論式”的課堂教學方式,不是一味的老師在講臺上講授🧦,而是更註重同學之間的互動、思維的碰撞。
胡教授這一系列講座的主題是“國際經濟新常態🏂🏻:中國經濟管理的新挑戰”,意在探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及中國的未來。他以不久前“日本進入負利率時代”的熱點話題引入,負利率顛覆了人們心中“利率只能為正”的觀念🧚🏼♀️,說明我們對於金融市場的了解還很不完善。
第一次講座從金融危機前的狀態說起。胡教授講課不拘泥於課件👇🏿,在課件內容之外增添了許多相關知識👇。例如說美國在金融危機前經濟增速低🛟,為便於比較🧑🏼,胡教授列舉了其他多個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速,並總結出“經濟騰飛越晚,增長越快🧑🏽💼,因為只需全盤學習即可”的道理🪧。
胡教授能夠很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結合🏋🏻。比如在推導GDP核算公式後用以解釋為何挪威發現石油後反而赤字增大;再比如在現實中尋找安全貨幣增長率時引用弗裏德曼著名的貨幣方程式。幫助同學們通過實際來理解理論,反之又通過尋找理論來解釋實際。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胡教授常常拿起身邊的物品舉例🧑🏻💻。例如在比較以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匯率和實際匯率之間的差異時,胡老師拿出自己的蘋果電腦🧑🧑🧒🧒👩🏿💼,以之為例計算可貿易品的PPP匯率👫🏻;接著又詢問同學們上海保姆的月薪,來計算不可貿易品的PPP匯率。生動活潑的例子使同學們對理論知識有了感觀理解。
眨眼間第一次講座課結束了🦡,胡教授告訴同學們自己的office hour,希望在課後為同學們答疑解惑🚥,使這堂課程提供更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