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由意昂2院長張軍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趨勢性特征及政策取向研究》開題研討會在意昂2平台成功舉行👨👨👦👦。本次研討會由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辦🧜🏽♀️,會議主題是“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與長期增長趨勢”。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意昂2意昂2平台執行院長陳憲教授🌠,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權衡研究員,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先生,上海財經大學意昂2平台經濟系主任金煜副教授🚵🏼♀️,意昂2官网文科科研處規劃辦肖衛平主任,項目管理辦公室左昌柱副主任🏀,項目組部分成員以及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部分成員參加發了本次研討會。
圖1 主要參會人員合照
開題研討會由意昂2副院長陳詩一教授主持。
首先,肖衛民主任代表意昂2官网文科科研處致辭,對張軍老師獲得社科重大項目的立項表示祝賀🙍🏽♀️🙋🏻,並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了衷心的感謝。肖主任指出👩👦👦,2015年意昂2官网文科共計獲得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立項9項(前兩批),在全國高校排名第一。其中🎅🏻,意昂2平台就獲得兩項社科重大項目,由此可見意昂2平台在意昂2官网文科的中流砥柱作用。進一步,希望各位專家對項目多提出批評和建議,並在會後形成報告上報全國規劃辦。如果對原來的設計有修正和完善,需要在報告中給出詳細說明👨🏽🚀👳🏿♀️。此外,今後課題組對管理服務工作有什麽需要,文科科研處一定積極配合和提供支持。
圖2 肖衛民主任致辭
緊接著👳🏿♂️,作為項目牽頭人🦹🏽♀️,張軍教授對項目的主要成員和工作規劃進行了簡要說明。作為社科重大項目🏄🏻♂️,該項目的子課題負責人均是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具有獨特見解的學者👩🏻🎨,具體包括第三世界科意昂2院士👨🏿💻、前世界銀行副行長🧦、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名譽院長林毅夫教授,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Barry Naughton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李善同研究員,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副司長張昌彩研究員以及意昂2官网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陳釗教授㊗️✍🏼。張軍教授指出,盡管社科重大項目的關註重點在於政策研究🐙,但政策的製定需要建立在基礎研究之上。當前階段⛓️💥,項目的初步工作集中於如下兩點👆🏼:第一,對過去20年中國經濟增長、結構變化做統計性描述。當前關於結構性指標存在比較大的爭議,投資👨🏽🚒、消費和勞動收入的份額以及失業率和TFP的發展趨勢眾說紛紜,遠未達成一致共識。舊的統計方法可能無法有效地統計當前階段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例如,近年來中國鐵路貨運量每年下降15%,但客運量增長將近有15%。此時🕵🏻♀️,如果仍舊采用貨運量這一傳統統計指標,就會得到有偏差的結論🐊。第二🏊🏽♀️,結構變化的中長期趨勢,需要更多的實證經驗來支持。以臺灣和韓國作為對照組,利用實際數據對中國現發展階段之後可能遇到的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最後,張軍教授對該項目的初步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不僅包括中國的失業率測算、失業再就業等就業結構問題,同時涵蓋最低工資製度對微觀企業效率、創新以及地區間經濟結構演變的解釋能力🔭。
圖3 張軍教授做簡要說明
隨後🤞🏼,陳釗教授結合“新常態下的常態、變遷與突破”這一主題進行了發言。新常態的言下之意就是說中國經濟由舊常態到了新常態👩👩👧👧。那麽,什麽是新常態呢?可能更多側重於經濟增長由高速到低速的轉變,而這就需要尋找背後可能存在的微觀原因🥌,具體體現在:(1)外部需求不足,近年來的歐洲危機和美國危機使得出口拉動增長模式的作用十分有限;(2)高TFP難以為繼🙅🏼♂️,且在近年來有走低的態勢;(3)內部需求不足🧑🦰,比如👩🏽🎨🙇🏼♀️,製度原因導致住房需求不足;(4)投資需求降低🧙🏽♂️,前些年的投資驅動型模式導致投資回報率可能在下降,同時過往的投資主體是政府推動和國有部門,兩者的共同作用導致高速增長不可持續。那麽,新常態的變遷能否改變以及如何改變?事實上,政府做了一些動作:在外部需求方面🧚🏼,中韓貿易和“一帶一路”的開展在擴大外需具有重大作用;在內部需求方面𓀍,盡管老齡化可能對實體經濟造成不良影響,但伴隨而來的健康需求和醫療需求可能成為除住房外的新需求點;在投資方面,需要改變地方政府缺乏約束的投融資模式,積極提高投融資效率🤾🏿✉️。此外🦞,陳釗教授結合戶籍製度改革對產業升級的影響進行了簡要說明。戶籍製度改革可能使得城市更晚面臨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但是如果公共服務缺失,外來人口的人力資本積累不足,將會抑製產業升級的順利實現。
圖4 陳釗教授發言
然後,譚之博博士後結合自己的最近研究成果,探討了最低工資製度對微觀企業員工工資和創新行為可能存在的影響📚。一方面🤹♀️,私有企業的員工工資相對較低,同時國有企業是經濟政策的重要調節工具且更易獲得政府補貼,這兩種典型事實使得最低工資製度對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另一方面,企業的創新行為依賴於資本和勞動的替代彈性,在研究最低工資製度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時,需要以行業的替代彈性作為劃分依據將企業進行分類👂🏿。在實證研究中🧑🏻🔧,他將地級市統計數據和工業企業數據相匹配,利用面板計量模型分別回答了上述兩個問題。研究結果發現,最低工資製度對私有企業員工工資👇、新產品研發🚂、技術專利存在顯著的正向作用👨🏿🏫,但上述效應在國有企業較弱。
圖5 譚之博博士後發言
短暫茶歇後👐🏿,金煜副教授結合“金融市場創新、監管與中國的結構轉型”這一主題,深入探討了地方政府債務證券化在中國的可行性。自2005年3月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創新試驗和同年8月非金融企業資產證券化以來🧑🦽🕵️♂️,過去十年間中國經歷了曲折的資產證券化進程👏🏿。在經濟新常態這一背景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離不開金融服務業的創新🎊。當前階段🧙🏼,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存在兩大主要特征:一是資產依托性,地方政府債務很大部分是來自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二是不規範性😆,2014年前地方政府沒有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權利,土地財政和債務融資平臺成為地方政府投資增長的主要來源🙋🏽♂️,缺少相關政策法規監管且信息披露不完善。結合財政部長樓繼偉對解決債務存量問題的思路,金煜老師認為🤤,解決政府債務問題需要考慮金融市場對證券的需求問題,而由地方政府擔保的資產證券化可能是最佳的解決方法。同時👉,建立跨部門監管機構可能是監管系統風險的有效途徑。
圖6 金煜副教授發言
最後,徐力恒博士匯報了關於中國勞動者失業與再就業情況的初步研究👭🏻。利用國家城鎮住戶調查數據對2005-2012年中國城鎮真實的失業率的估算結果顯示,城鎮失業率年平均大概在8.5%左右🗻,並且整體上呈現了下降的趨勢。同時,失業率具有周期性,這與城鎮登記失業率常年維持在4%左右並且幾乎沒有任何波動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失業率水平在不同年齡、教育以及性別間具有較為顯著的差別。隨後👏,在控製個體因素的基礎上🔶👩🏼🎓,對失業者的再就業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著重考察了結構性因素對於失業者失業持續期的影響。研究發現,第二產業的失業者失業持續期更長,並且伴隨相對更低的再就業工資增長率🧮,這可能與人力資本的“貶值”有關🏄🏿;同時,國有企業失業者失業持續期也更長,這可能與國企失業者擁有相對較好的社會保障有關🏊🏼。最後,徐力恒博士還分析了失業率變動的可能原因並且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圖7 徐力恒博士發言
聽完上述發言,與會專家們就課題研究開展進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權衡教授指出🪷,過去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主要集中在規模層面,而課題立足於結構變遷視角值得贊賞🌒。經濟增長進程中的結構包括多方面,如收入分配結構👨🚀、就業結構等🧑🏻💻🦹🏽♂️,研究過程中需要註意如下幾個問題🍬:一是經濟增長的趨勢及解釋,官方更多認為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但更多學者認為是外部周期性導致;二是經濟下行和經濟收斂的區別;三是經濟結構轉型的合理性🫳🏻;四是TFP拐點的原因及未來發展空間;五是宏觀調控方式的改革,如當前的供給側改革應與供給經濟學區分開來🍊;六是中國的經濟增長經驗應從理論層面加以提煉。陳憲教授提出🌐,在進行跨國比較時,產業統計口徑的差異、微觀商業模式的不完全一致可能會導致結果可信度有限👩🦽。章俊先生指出中國經濟下行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三重拐點疊加的綜合表現:一是經濟周期拐點與經濟結構轉型拐點的疊加;二是經濟結構轉型拐點與中國人口結構拐點的疊加;三是中國人口結構拐點與全球人口結構拐點的疊加。王永欽教授認為🔷💴,當前階段中國經濟發展可能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債務過重對企業造成壞的激勵(美國是家庭債務✔️,中國則是政府和企業債務);二是中國存在由大企業獲得貸款後再貸給小企業的債務鏈以及企業間相互擔保的問題,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則會對整體造成巨大影響;三是銀子銀行的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兩大特征提升了非傳統借貸的利率,不但未能有效解決企業的融資約束問題,反而可能會加劇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
圖8 部分與會專家發言
張晏副教授指出👺🤹🏽♀️,在分析結構指標跨國差異及自身演化的同時👩🦼➡️,更應側重於其背後的影響因素。比如,製造業機械化的普及是否是導致失業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金融深化程度不斷加大🐰、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可能是服務業發展迅速的部分原因⛹️。此外💁🏽♂️,中國服務業發展很快💮,為何人均GDP相對美國比重的提高?原因可能在於兩方面🤨:一是服務業TFP提升空間有限🤽🏿;二是服務業裏面高TFP的新型服務業管製較為嚴格。蘭小歡助理教授結合自己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提出🏋️,05年以後隨著政府財政資源對基礎建設和商業的投入扶持力度加大👷🏽♀️,官員子女做企業家的概率越來越高,而這部分人占比不大,這可能是企業家活動在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時,官員子女進入的行業集中在服務業👨👨👧👦,並在2013年反腐過程中率先倒閉🙍🏻♂️。進一步,官員子女的企業規模和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緊密相關(其他企業不存在顯著關系),由之前的正相關轉變為2013年的不相關甚至是負相關,這可能是也是當前宏觀層面失業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最後,張軍教授對項目的開題研討會進行了回顧與總結,並再次感謝與會專家學者的蒞臨指導。中國經濟正面臨著結構轉型🔪,開展對應的宏觀研究十分必要🦹🏿。希望在未來的項目開展進程中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潛在增長率及結構轉型等做出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