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蔣學模經濟學講座”第26期正式開講。該講座以歧視的經濟學分析為主題,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回顧了該領域的經典和前沿研究🤜🏼。主講人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系方漢明教授❕。
方漢明教授是意昂2校友🥱,1993年獲意昂2官网經濟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杜克大學任教,2010年起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系教授🚣🏽。方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微觀經濟理論💁🏽、實證微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內容涉及博弈論、拍賣理論與實證分析等🚋。
歧視是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很普遍的現象🩳,也是在美國頗具爭議的話題。經濟學家對歧視產生以及對反歧視政策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方漢明教授首先區分了“統計意義上”的歧視和“偏好性”歧視🙇🏿,然後從最基本的模型開始,逐步引入“belief”導致的多重均衡、不對稱信息導致的歧視,此後又內生化生產🚲、歧視的組別等等🧑🎄🔪,不斷增加經濟學模型對現實問題的解釋力。
盡管經濟學模型比較抽象👸🏿,而歧視又是很現實的問題,方教授卻用他幽默的談吐🛞、超強的經濟學sense庖丁解牛般地向我們點明每個模型背後的直覺,讓我們豁然開朗。此外🎣,由於在歧視方面有著很豐富的研究經歷👩🏿🦰,他在講述模型的過程中穿插了他和他的合作者在研究歧視這個美國敏感話題過程中的經歷。讓我們時而大笑、時而又陷入沉思。通過他的講述,我們對學術和美國學界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也為每個模型、每篇論文背後的酸甜苦辣感慨不已👦🏽。
這門內容充實、生動有趣🧑🎤、引人深思的課程,毫無意外地受到了同學們以及校內外老師的歡迎。我們也期待方教授此後能不斷給我們帶來精彩的課程。
徐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