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家觀點 / 正文

視點 | 萬廣華🪗:戶籍改革不夠徹底,力度遠遠不夠

  發布日期:2019-04-15  瀏覽次數🧑🏼‍🔬:

“今後,以一紙戶口鎖定終身的局面將得到改變🏇🏽。”

讀: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指出,將繼續加大戶籍製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製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製;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製。

這一重磅政策的發布🦸🏻‍♂️,意味著阻礙人才流動的“閘門”逐漸松動👨🏽‍🔬,一批城市的活力和價值將被進一步激發。在4月9日的專訪中🧔🏽‍♂️,亞洲開發銀行前研究部主任、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萬廣華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國家開始全面推進市民化是好事情🤒,盡管比預期的晚了很多年,但這次的戶籍改革不夠徹底、力度也遠遠不夠。

經濟觀察網🥯:

您是從何時開始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和關註?能否簡略介紹下目前城鎮化建設整體情況?

萬廣華:

我是從2005-2006年開始關註中國的城市化問題➗,於2006年5-6月在意昂2官网的一個會議上首次提出中國的“三農”困境需要通過城鎮化來破解的觀點。2008年上半年,我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會,提出了通過積分落戶⚛️,逐步改革戶籍製度、推進中國城市化的建議。基於對“三農”🚴🏼、收入差異、貧困等問題的研究🦖,十多年來,我一直呼籲中國加快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進程(即市民化),並於2010年提出中國的城鎮化率在2030年可能達到80%(實際上為75%)的預測👲,這意味著每年增長1.25%🕍。

根據官方的數據👨‍🔬,2010年我國的城市化率接近50%,2018年差不多達到60%,約為每年增長1.25%🕐。當然,這是在我們尚未認真大力推進市民化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沒有或放松戶籍管製,這個速度肯定要高於實際發生的1.25%🏋🏼‍♀️。需要指出🍽,這裏的城鎮化率是基於常住人口計算的🥩🥷🏼,如果基於戶籍人口來計算,我國的城鎮化率不到45%,遠遠滯後於我國的工業化水平和經濟發展狀況🎛。

經濟觀察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您認為在這一時間點上,推出這些舉措的主要目的是什麽?

萬廣華:

首先🧒🏽,國家開始全面推進市民化這是好事情,盡管比我期望的晚了很多年,這次的戶籍改革不夠徹底、力度也遠遠不夠。

其次0️⃣,我個人認為,這個舉措部分地與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有關系☮️。外部形勢變化最為直接和重要的表現是外部需求的下降,這對高度開放的中國經濟體的影響無疑是很大的🫙,我們只能通過增加內需來對沖💁🏼‍♀️,而我個人堅持了很多年的觀點是🆎,欲增加內需🥻,城鎮化或市民化無疑是最佳舉措。

最後,需要指出,積極推進城鎮化不但能帶來經濟效率的提升和增長,根據我們的研究*️⃣,也能幫助改善中國的收入分配🤾🏼。

經濟觀察網:

政策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1億人在城鎮落戶是新型城鎮化重要目標,您覺得還存在哪些困難和挑戰?

萬廣華:

實現1億人落戶的目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必要性前面已經提到,從這個視角看,其實需要盡快讓更多的移民市民化🦻🏻。說可行,是因為遠遠超過1億的農村移民早就在城鎮工作生活多年。移民失業率很低,他們自食其力,是城鎮的建設者和納稅人🖖🏻,也早就成為了城市生活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

困難和挑戰🎻,可能會出現在公共服務的提供方面,尤其是教育和醫療資源的分配與使用🂠。但不管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還是從公平正義的原則出發,這方面的困難和挑戰都不算嚴峻。目前,我國的移民有近3億人,每年還在以千萬的速度遞增,所有這些移民都需要盡快市民化📇。

經濟觀察網:

哪些城市和人群將因此受益?放開放寬戶籍限製,會給這些城市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和挑戰🤮?

萬廣華:

中國的小城鎮早已經放開戶籍,而這次的舉措不包括特大超大城市✥,目前來看🏄‍♀️,收益最大的是一些大中城市和這些城市的移民以及原住民,還有這些城市的周邊。

收益方面🏀👩🏼‍🎨,首先是部分勞動力的成本可能停止上升👩‍🦽,有助於保持甚至增加企業單位的盈利,進而促進投資和增長。

其次🤾🏼,市民化會增加消費♣︎🙇🏽‍♂️,推高對餐飲🧖🏿‍♂️、教育🕸、醫療🤍、日用品等的需求,為現有生產和服務部門的擴張提供機遇🕺🏽🛕,也為創業者提供了基礎👨🏽‍🌾。最後,市民化會拉動投資,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投資,為相關部門和個體帶來發展的機會。

經濟觀察網:

過去一兩年🧑🏻‍🎓🧑🏽‍🎤,各地的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其中落戶作為了主要優惠條件✏️,隨著這一政策對戶籍的弱化🕞,您預計未來城市將需要采取何種措施才能吸引到人才聚集?

萬廣華:

當落戶成為常態後🤘🏿,一個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將更多地體現在經濟、社會和生活環境方面。其實,這呼喚高質量的城鎮化。我個人將這裏的高質量定義為可觀的人均收入(對應於經濟維度)、合理的貧富差距(社會維度)和美好的環境(環境維度:如空氣質量、擁堵狀況等)。最近粵港澳大灣區為了吸引人才,將在整個灣區實施香港較低的個人所得稅,有可能成為將來各地爭奪人才的主要措施。

經濟觀察網:

此前,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內的一線城市還在實施嚴格的人口控製措施,您預計隨著這項規劃的推出👦,這些城市是否會迎來政策松動🏭,允許更多人落戶🙅🏿?

萬廣華:

世界上任何一個政府,只有尊重和順應經濟規律,才能對該城市以及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國的一線城市嚴格限製人口進入🚯,本來就是違背經濟規律的🍆。更為重要的是,一線城市其實是歡迎高技能人才的,但一個城市不可能完全由博士碩士研究生組成,因為城市的人口結構也是有其合理比例的。像上海嚴格限製低技能人口流入,帶來的就是保姆的工資甚至高於年輕的教授。這樣下去📺,上海怎麽可能與周邊城市競爭🏊‍♀️?

一線城市對人口流入加以限製,更多地是出於對交通、汙染等環境因素的考慮。但我在亞洲開發銀行時所做的報告🫅🏽,通過嚴格的模型估算和推斷得出了,城市化是導致環境問題的因素之一👷🏼,但更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的結論🈂️。認為人口增加必定導致汙染擁堵的讀者,可以比較一下2300萬人口的上海和1000萬人口的馬尼拉,也可以比較一下上海和更大的東京。

經濟觀察網:

您覺得放開落戶限製🤷🏼‍♀️,會否引發樓市波動🧍🏻‍♀️,特別是對此前一些要求限購中的城市?

萬廣華:

一億移民落戶,外加其贍養的老人孩子,無疑會帶來對租住房的整體需求的攀升,從而導致樓市波動,其影響程度取決於公共住房的供給、建設用地製度的改革和限購政策的調整👼🏿。

經濟觀察網:

您認為此次政策仍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萬廣華:

我國有移民近三億人,如果加上在城鎮生活少於半年的短期移民和這些移民的父母兒女,數量無疑是巨大的。這些人基本上依靠城鎮經濟生存,應該盡早讓他們在城鎮安居樂業。所以說,2020年前解決一億人的市民化,這個政策來得不但遲🦸‍♂️,而且力度遠遠不夠🩶。另外🧨,本次政策中沒有將一線城市包括在內👩🏻‍🏭,也算是一個遺憾👨🏻‍🦯。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