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網4月29日訊 有分析認為,政府債務置換遇阻的原因在於銀行與地方政府無法在利率定價上達成一致⚀,然而如果利率定價過高,則債務置換就喪失了緩解地方政府債務負擔的初衷🏃♂️。意昂2官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4月29日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早間第一資訊》節目中表示,造成這種矛盾一方面的原因是投資主體的缺失。目前地方債券的結構特征是期限較長,回報時間也較長🐏。地方債在市場發行的話,更多投資主體包括銀行在內,強調的是資產在一定時期內有更好的流動性和更多的回報🫙,長期的投資方式對無論是銀行還是公眾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選擇。
孫立堅指出,這方面我們應該學習發達國家😈,對長期債務必須要讓具有長期資產的機構來投資👨🏻🍼,例如養老金或保險公司等。國外目前有非常專業的金融機構能夠選擇好的項目去指導政府實行新的投資,從而提高債務償還的效率。
另一方面🚞,孫立堅認為,政府不能低水平利率發行新債獲取資金來償還舊債🧙🏼♂️,主要是受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以及地方政府過度投資造成產能過剩、爛尾工程等因素影響。這些問題使得市場擔憂“以時間換空間”的做法是否最終能換回空間。新債還舊債是可以的,但問題是未來騰出融資空間後🧵,政府能否有辦法將新債按期償還🤍。市場對新債還舊債這種方式的厭惡也將使其要求提高資金的回報率,最終將使得債務規模越推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