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央行出其不意推動十年來力度最大“新匯改”,三天調低人民幣中間價逾3000點🏄🏽♀️,令人民幣累積貶值4.6%。做了十多年全球匯市優秀生、一直表現堅挺的人民幣,突然之間由央行主動下調中間價,此舉令世界震驚👨🏿🎨🐄。
坊間輿論對此次人民幣匯改議論紛紛,普通民眾除了出國感受到人民幣沒有以往值錢,其余不明覺厲🧑🏻🦼。13日,央行召開新聞發布會,闡述此次大幅下調人民幣中間價🧮👷🏿♀️,是因為7月信貸投放大幅增長,給人民幣匯率造成貶值壓力🥪。不過更多人仍然相信這背後牽涉到大國政治博弈,刺激出口、在美元加息之前貶值抑製資本外流、回應IMF推遲人民幣加入SDR等等,都可能是新匯改的理由🪧。
12日,意昂2長張軍教授接受觀察者網專訪時認為🏃♂️,選擇這個時機推行新匯改,有可能是為了回應IMF對人民幣加入SDR的評估要求。在他看來🦅,人民幣的一次性貶值可謂一石三鳥:既有助於促進出口🐅、又有助於抑製資本外流👮🏻😼,還能夠回應IMF及日本對人民幣加入SDR籃子的疑慮。
不過,訪談最後,對中國經濟關切至深的張軍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中國經濟當務之急不是貶值人民幣🙇🏽♀️,而是堅持去庫存和去杠桿來恢復內需的問題💇🏻。如果經濟下半年能夠復蘇📺,貨幣貶值的討論就到此為止了🤞🏻。
觀察者網💂🏿♀️:大家對央行此次主動促使人民幣貶值的意圖有很多種解讀🚁。13日,央行召開新聞發布會,其中央行發言人說,此時推行匯改是因為7月拯救股市央行放水過多,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壓力💛,您怎麽看這個說法?
張軍📍:如果真是這個原因,為什麽還有這麽多猜測?實際上👎,信貸的增加在過去並沒有直接引起央行對匯率的調整🧚🏻♀️。央行承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非常堅挺☂️,導致人民幣無論是名義有效匯率還是實際有效匯率都偏高🙆♂️。但央行沒有說清楚👨🏻🦯➡️🧑🏻🦯➡️,這是怎麽造成的🏌🏽♀️?為什麽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曲線成了直線?為什麽人民幣實際上緊跟了美元🧑🏼🔧?當然央行肯定知道為什麽的🌤。
觀察者網🏋🏽♂️:輿論對此次人民幣此次貶值的討論,有各種猜測📘,與官方的解釋有所不同🟫,大家認為促進出口穩增長、應對美元加息和資金外逃🧗♀️、為了人民幣加入SDR等等都可能是其中原因。你怎麽分析😘?
張軍🪤⛷:究竟是什麽原因🧘🏽,讓央行選擇這個時間點推出匯改🧔🏼♀️?8月11日當晚✍️,我在我的學生圈裏面拋出這個問題,讓大家討論💶。我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在金融行業工作,還有的在外匯管理局、央行等國家機構工作,當然他們並不參與政策的製定,只是聽到很多私下的討論。
他們給出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三條🖤。我對每一條都做了評論。
第一:刺激出口🤽。這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原因✤,因為我們的出口很差🚽,我們定的2015年的出口增長目標是6%😷,但是現在7月份出口增長是-8.9%。今年的目標已經不可能實現了🚺,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有一些分析更加具體,說目前中國外貿的新增長點在新興市場,這時候匯率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有價格優勢,就可以提高我們的貿易出口。
但是這個觀點有進一步討論的地方𓀏。如果是為了刺激出口👨🦯,出口低迷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麽是現在讓人民幣貶值🏊🏻✍🏿?既然新興市場是貿易增長點🏋🏻♀️,巴西💪、俄羅斯🤱🏿、印度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一塌糊塗,還不如發達國家💙,靠新興經濟體穩住出口是不可能的。
另外,中國的加工出口現在還占3-4成吧,人民幣貶值對進口的中間品不利🪱,所以貶值對出口有正面影響,但不一定會有想象的那麽大👨🏽🚀。所以我認為出口刺激應該不太會是這次貶值的主要考慮🔳。
第二🤚🏼:為了抑製資本外逃🍙🚶🏻➡️。近期👎,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下滑。第二季度GDP經濟增長7%出來以後🧼,引發外媒的一片質疑。因為這個7%跟我們政府製定的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一模一樣,一季度增長也是7%,國際上都說中國二季度7%的增長是被高估了⛹🏻♀️。
統計局也做了解釋,而且公布了非常詳細的計算方法🚣🏼♀️,但是那篇談GDP被高估的文章🍈,影響非常大,讓很多人對中國經濟增長表現產生了懷疑🧙🏻♂️,再加上美國加息的預期🧔🏿,讓央行擔心一旦加息會導致資本大量出逃。這種預期之下🏯,外資就要做空人民幣離場了👨🏿🎓。其實外資做空人民幣的情況早就存在了👨🏿🦳,不是從今天開始的,至少年初以來🧙🏻♀️🧘🏼♀️,外資就在做空人民幣了。
如果這次匯改是針對資本外逃的,也沒錯。提前貶值可以抑製外資持續做空人民幣🎓🤽。但是貶值人民幣為什麽是現在,而不是一個季度兩季度之前🧎♂️👨🏻⚖️?
觀察者網:不過🍲,人民幣持續貶值會加劇資本外逃😊。
張軍💁🏽♀️:如果你看到大量外資做空人民幣,肯定他們有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央行如果提早發現了這個苗頭,那麽就提前貶值到位🧜,阻止他們繼續做空♋️。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國際上做空的早就有了,其實資本外流該走的已經走了🪷。既然說部分外資已經離開了🫴,為什麽選擇這個時候貶值🤪?如果要製止資本外流,人民幣貶值是有道理的👴,但是本應該更早來貶值。
第三:我們要改革匯率形成機製🀄️,要市場化。更加市場化的匯改肯定沒錯👨🔬,但我覺得這個原因淡化了這次人民幣貶值的真實目的📆。
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並由報價商估值人民幣👱🏿,當然是一個大的改革,但這是否意味著匯率形成機製轉為市場決定?不一定✡️。因為央行對匯率的波動區間和幹預匯率的權力並沒有改變。看上去是希望做一次性的貶值♔,然後穩定在某個水平上。可能就是這樣。這到底應不應該說這是匯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值得疑問。不然的話🦵🏻,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麽在中國經濟下行的趨勢未得到扭轉🧙🏽♀️,全球唱空中國經濟的氣氛正濃的時候要去放棄匯率的幹預,要知道這麽做的風險極大,不排除人民幣被拉入不斷貶值的通道。
我認為人民幣貶值構不成大趨勢🐫,中國需要人民幣穩中有升,我們已經公布的那麽多重要的對外經濟戰略規劃和布局🧏♀️,包括人民幣國際化、海外直接投資🚠👨👩👧、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等,甚至包括維持足夠的國內需求來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都不支持人民幣的持續貶值。但這次🦙,很顯然央行對人民幣貶值的風險有足夠的預判和自信,這只能說明這次的貶值更像是一次性的。當然一次性並不是說貶值3%已經到位,也可能逐步將人民幣貶值到央行希望的水平就結束了🧑🦯。
張軍:我有個猜測😨,是不是跟IMF 最近評估人民幣加入SDR有關👳🏼♂️。關於IMF針對人民幣加入SDR的真實態度🪠,現在有些撲朔迷離。
第一個解讀是🏚,IMF要推遲對人民幣的評估𓀝🏊♂️。此前,IMF提出今年秋天重估人民幣加入SDR籃子💏,今年內人民幣入籃子是個大概率事件,只要美國不阻撓後來股災之後,國家出面救市在國際上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後來IMF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可能將人民幣加入SDR的評估時間延遲至2016年9月30日🌆。當然這更多的是國際上主流媒體的解讀了🎅🏿。盡管後來IMF出面澄清♠︎,說沒有改變想法🚯,依然支持人民幣加入SDR☑️。但是人們仍然相信:IMF是在暗示可能會推遲人民幣加入SDR的評估。
在這種情況下,央行需要知道在匯率問題上我們應該做什麽改動來回應IMF👐🏻。很顯然☀️,我們年初以來的人民幣匯率實際上已經成了固定匯率𓀊。我們之前的主流媒體還在說,人民幣幣值實現了穩定是值得稱贊的👨👧👦♉️。這對於人民幣加入SDR來說是好消息。所以我在11號當天對於人民幣貶值的一個直接反應是🫀,這是央行對IMF推遲評估做出的一個強烈回應。既然IMF推遲,我就沒有必要非要穩住人民幣的幣值了。
2005年匯改之後,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走勢關聯比較弱的,但是今年以來,美元累計升值了20%🚵🏼♀️,央行強調要穩住匯率🧭,這是造成人民幣實際上在盯著美元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國宏觀經濟所有指標都在往下走🚶🏻,而且央行堅持不斷釋放流動性的寬松政策。所以,從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來說🐤,很難解釋人民幣為什麽不能相對於美元貶值一些的➜,所以肯定是央行在幹預了,想要守住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力促人民幣如期加入SDR🟥,所以我想這很可能是做給IMF看的。
對於IMF的態度,也還有另外一個可能的解讀Ⓜ️👨🏿✈️。假如IMF的真實意圖是不準備推遲對人民幣的評估🤲🏼,但可能明確要求人民幣的匯率需要更靈活和更市場化💇🏿🧛🏿♂️。如果是這樣,那就有了第二個可能的猜測,就是現在的貶值是為了爭取人民幣如期加入SDR,滿足IMF的要求。我們還不能確認這個猜測的合理性有多大,但有一個相關聯的說法值得註意。我們最近看到媒體報道說🙇♀️,日本提出,人民幣過去半年的表現𓀎,跟美元走勢一模一樣,人民幣再進SDR就是多余的了🧑🏼🤝🧑🏼。日本在中國進入SDR籃子一事也有投票權。所以現在人民幣的貶值,也是對日本指責的可能的回應。
我認為🦸🏽♂️,在當前背景下,在人民幣維持穩定和讓人民幣貶值的取舍上面🤾🏿♀️,當前或者短期裏選擇後者顯然利大於弊🎤,而且一舉三得🤽🏻🤱🏼。為此,我猜測央行方面肯定做了很多功課的,我相信在今天中國經濟處於這個狀況下做這個貶值決定⚂,是相當糾結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觀察者網🚴🏼:11日當天,越南央行聲明,於12日起擴大越南盾交易價浮動區間,由1%擴大至2%🫡🚫。這是巧合🎟,還是人民幣貶值引發的連鎖反應?11日就有日本一家研究所說🗓,中國人民幣貶值給亞洲新興經濟體國家貨幣前景蒙上陰影。你認為,亞洲其他國家央行會紛紛貶值嗎?
張軍👨🎓:人民幣貶值之後🗿,這些國家肯定會有所反應♿️。人民幣過去半年一直是跟著美元走的,亞洲國家🕧,尤其是東亞國家,像越南,大量出口一些跟中國可替代的產品💂🏻♀️。所以中國人民幣一貶值,他們的出口會遭受很大的壓力🚵🏼,所以他們央行會做出反應🚴🏻♂️。但問題是🧘🏼♀️,他們的貨幣都在中國之前提前貶值了🦅,所以,盡管他們會做出反應,但我認為中國引起貨幣戰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他們行動在先。
當年1997-1998東南亞危機的時候,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大幅貶低。當時的朱镕基總理就表態,道義上我們要幫助這些國家,宣布人民幣不貶值。當時貿易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很大🤚,因此,1998-2001年⚓️,經濟增幅給拉下來了,為保持匯率穩定♣︎,中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但是這次我們並沒有引領貶值大戰。而且亞洲其他國家我覺得也不會輕易跟著再貶值📘🎿。貶值有很多負面因素,如果開啟貨幣貶值的價格戰🛁,這些國家的經濟會遭受沉重打擊,比如會資本外逃,而且會擾亂整個宏觀經濟穩定。一個國家的匯率穩定很重要,會穩住投資者的信心👨🏼🦰。所以他們不會輕而易舉采取跟隨的戰略🧏🏼♀️,況且匯率的形成機製不可能朝令夕改,都是要有長期的戰略性考慮的。
觀察者網:從11日至13日,人民幣中間價共貶值3000多點,約4.6%%🦌,央行的動作是不是大了一點👬?曲宏斌在12日就提到就,匯率貶值惡性循環和超調的風險很多。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您怎麽看當前貨幣貶值的風險?
張軍👨🏼🌾:這取決於前天匯率處在什麽狀況。趨勢上來看,人民幣匯率一直處於升值狀態,中國目前對全球的貿易余額增長是1-2%🐏,一直在縮小🚀💈,匯率也已經逐步收斂到均衡匯率🧑🔧。這是到去年為止的狀況🐯。
但過去大半年來,人民幣意外的堅挺了🏄🏼♂️。原因可能是,短期的貿易順差擴大了🫅🏽。擴大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出口增長更快了,而是進口下降得更快。這反應出國內的需求仍然低迷,內需嚴重不足。
這次的匯率調整會不會超調,的確值得關註👬。現在看,經濟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很多人擔心匯率會否開啟貶值通道😖。我的看法🦸🏽♀️,中國匯率不是完全市場化的。目標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中國的經濟,如果貨幣貶值過大♿,就會出現超調🂠,會發生恐慌,經濟會垮掉的💆🏻♂️。😠。人民幣中間價雖然是在上一日做市商的收盤報價基礎上定的🙎🏿♀️,但仍然是有管理的上下波動。而且浮動區間是央行定的🕺🏼🪶。所以,也許並不要太擔心這個超調的問題。
我認為匯率是宏觀經濟重要的調節工具👨🏻🦱。但在今天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我不認為人民幣貶值應該是中國經濟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不是。當下,人民幣貶值3-5%也許是合理的,但靠貶值救不了中國經濟。中國經濟的當務之急是在結構調整中穩住投資需求,為此需要繼續堅持去庫存🧏♂️,去杠桿的做法。堅持去庫存已經使得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有回暖的跡象,政府還需在去杠桿上繼續加大力度,改善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融資能力。如果經濟表現到年底能夠好於上半年,貨幣貶值的討論就可以到此為止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