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晨
隨著天津😒、廣東和福建自貿試驗區的加入,上海自貿區將成為中國的自貿區之一🛕,而不再是唯一的自貿區⛹🏿♂️。上海自貿區下一步在哪些方面繼續創新,繼續試驗,繼續保持領先位置呢?我們的基本判斷是🦎:上海自貿區只能以不斷的製度創新積極響應國家的戰略需求,才能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製度創新最難🍭,但國家最需要
從上海自貿區運行一年多來的情況來看,試驗和探索的重點可以歸納為兩點🌍,即製度創新和行業開放準入。
行業開放準入與地方經濟關聯度大,因此從全國各地對上海自貿區經驗的主動性的復製和推廣來看🎠,行業開放和準入這方面比較積極🪁,有些地區甚至采取了“先上車再買票”的復製推廣方式。從我們前期的調研情況看✷,各地自貿試驗區申報方案中💪🏼,行業開放和準入的內容都在上海自貿區基礎上結合各自特色有所增加🤸🏼。
而製度創新難。一是製度創新涉及現有權力和利益的調整,因此往往阻力很大🥰;二是製度創新涉及現有框架和格局的調整🚶➡️,涉及中央與地方之間💘、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復雜性高;三是製度創新的收益大多是長期的、隱性的🌔、公共產品性質的,難以在短期形成獨享的🤷🏿、顯性的、地方性的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往往缺乏動力;四是製度創新缺乏先例🚔,且有失敗的可能,因此需要有試錯的勇氣。
但從自貿試驗區為全國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的歷史使命來看,製度創新是自貿區各項探索和試驗的核心,是黨和國家賦予自貿區的最重要的歷史任務👂🏿。“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未來評價自貿試驗區的歷史貢獻,最重要的也一定是製度創新。
製度創新最難👰🏼♂️,但國家最需要💁🏿♀️。因此,上海自貿區過去、現在和未來都要矢誌不渝的以製度創新作為最主要的試驗內容。而筆者認為,下一階段製度創新的重點可以集中在四個領域。
以金融有序開放的試驗為中國整體金融開放探索路徑
金融開放是大勢所趨😾,但開放的節奏、次序和路徑需要審慎決策🏌️。前段時間的俄羅斯盧布危機再次對中國的金融開放敲響了警鐘🧑🦽🏊🏿。通過這次盧布危機,我們可以歸納出俄羅斯金融開放的若幹教訓:對盧布離岸市場缺乏應有的預警,盧布的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發展失衡;外資流動以短期和間接投資為主🪯,流動性過高🫸🏿,容易產生大規模資本逆轉;資本“走出去”不夠⛏,俄羅斯與歐美發達經濟體相互直接投資的交融度較低等,使得歐美製裁俄羅斯顧忌較少🏌🏽♂️。
因此🔅,上海自貿試驗區可以利用金融開放度和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優勢🤜🏽,利用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展涵蓋陸家嘴金融片區的契機,更積極大膽的承擔金融有序開放的壓力測試,探索中國金融開放的節奏、次序和路徑🚥👩🏿🏫。可以通過進一步的跨境直接投資便利化措施,以及這些措施更快的復製推廣,深化中國和歐美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雙向直接投資,進一步促進相互的經濟交融度;通過促進上海自貿區內的金融創新,發展與人民幣離岸市場相適應的在岸市場,同時通過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海保險交易所等平臺的建設不斷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廣度和市場深度;通過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核算體系,在“一線放開、二線管好、適度滲透”的原則下更大膽的進行包括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在內的金融開放試驗和壓力測試🚶🏻♀️📨,積累經驗🎡;即便是出現些許問題🌉,演練一下風險防控措施,乃至極端情況下的資本管製措施,也將會有極為難得的收獲🪡。
對接高標準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更廣範圍地先行先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中提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製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製度性權力的重要平臺👩🏻🌾。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善於通過自由貿易區建設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在國際規則製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註入更多中國元素💁🏼♂️,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利益。
目前從中國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製定的情況看,大致有三種路徑。一是在現有WTO多邊框架下積極參與👮🏻♂️,積極達成和落實一攬子協議🫵,比如推進近期通過的巴厘島貿易便利化議定書盡快落實🧘🏻;二是在中國的主導下,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並協商形成與之相對應的貿易和投資規則👋🏽;三是以中美和中歐BIT談判為突破口✋,研究並逐步對接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為代表的高標準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新規則。上海自貿試驗區如何為中國參與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製定積累認知和經驗?幾個具體的突破方向可以包括🤨:
在完善前期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同時👰♀️,在120.72平方公裏的上海自貿區全面先行先試《外國投資法(草案)》提出的“有限許可加全面報告”製度,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順應國際通行規則發展要求的“三合一”外資立法修訂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進一步完善負面清單,從形式和內容上更多地承接中美和中歐BIT談判的壓力測試。探索國際通行的寬口徑,改變現行負面清單窄口徑的現狀🧛🏻;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在現有“行業分類”和“特別管理措施”兩大欄基礎上,增加“依據”一欄,明確相關特別管理措施的出處。新的負面清單可以在金融、文化、教育、醫療等服務業領域進一步有序擴大開放🧈,在製造業領域🧚🏻,尤其是現代裝備製造業、生物醫藥、先進材料🌽、信息和通訊產業等擴大開放🧑🏭,大膽測試開放效果🤵♀️,探索開放後事中事後監管機製的完善🦞。
利用上海國際化程度和對外開放水平比較高的優勢🦸🏽♀️,主動逐步擴大上海自貿區在檢驗檢疫、電子商務🙇🏼、環境🖊、政府采購、透明度、知識產權🧛🏿🥙、爭端解決等領域的探索和試驗。
以企業體驗為導向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營商環境
“春江水暖鴨先知”,什麽是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的製度和政策,市場主體最清楚🦸🏽♂️,企業的體驗和需求最直接。第三方評估反映出上海自貿區存在部分企業“能進不能幹”、一些政策仍未完全落地💅🏻、政策細節與現實仍然脫節等問題。這與一直以來政府主導的🌴、政府部門模擬市場進行製度設計的路徑有關💖。
下一階段,上海自貿區可以在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方面繼續加以完善;改變政策製定和完善以政府供給為導向的原有路徑,變為以企業的體驗和需求為導向,以項目和平臺運行的現實需求為導向,打通跨部門製度和政策的“梗阻點”,督促政策措施的落地,不斷細化和雕琢政策和製度的細節,完善營商環境;切實落實公眾評論、行政異議、信息查詢等《上海自貿區條例》的相關規定✉️,以製度化安排確保製度製定過程中的企業和公眾的參與,確保第三方參與事中和事後監管。
直面自貿區推進中遭遇的共性問題🤦♂️,提供製度性解決方案
在前段時間的調研中,我們發現了上海自貿區在推進過程中遭遇的一些體製和機製性的障礙👎🏻。比如政策零碎化程度比較高,缺乏兼容性和整體性👱🏽♀️;涉及中央事權的領域,市級層面自主自覺創新的空間有限;現行體製下,縱向和橫向的協調和銜接費時費力,效率不高;改革和創新涉及到中央專屬立法權的領域,面臨“於法無據”的難題等。
上海一方面要及時總結上海自貿區的經驗,能在全國復製推廣的,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盡快將經驗以規章製度乃至法律法規的方式在全國進行復製和推廣👳🏽♀️;另一方面,也要及時總結和歸納體製機製性問題,在更高層面上尋求解決,為其他的自貿區掃除共性障礙🎴。
2015年2月中旬,國務院同意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製度♛。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工作👰🏻,對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試點工作進行宏觀指導👱🏽🤜🏿,協調解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驗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評估、總結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提出復製推廣意見和建議🥑,同時完成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與中央層面的協調機製相比照和對接🧑🏽🚒,擴區後的上海自貿區應建立更有力的自貿區事務協調機製和機構💆🏼♂️。具體來講🙍🏽♀️,一方面💇♀️,完善現有的上海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和金融協調工作小組的聯席會議機製,提高聯席會議頻率,進一步加強前瞻研究和設計🧔♂️、橫向和縱向協調等工作;另一方面🧑🏻🏭,做實上海自貿區事務協調機構,以獨立和足夠的權限、人員和機構🐋,整體推進涵蓋四個片區的上海自貿區製度創新和先行先試的組織🏇🏼、落實、協調和督促工作。
上海自貿區承擔著為全國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的歷史使命🌐,應該是“集萬千責任於一身”,繼續鼓足幹勁✯,利用好先發優勢,與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聯動🤦🏻,在製度創新方面繼續“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