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李誌青——現代版“孟母三遷”的啟示
發布日期🙏🏽:2013-06-03 瀏覽次數:
(按語:昔日的“孟母三遷”為的是給孩子尋找一個好的教育環境💩❤️,經過數次搬遷之後,最終成功了,培養出了我國歷史上偉大的儒學家孟子,而今日的“孟母”搬遷的目的則是尋找一個好的空氣環境👨🏿🌾,其效果也已經得到了部分的驗證,那就是“哮喘基本得到了根治”,造就了孩子健康的體格🥎。文章來源👨🏭:《東方早報》2013/5/29)
最近,一則有關“女醫生為子找幹凈空氣”的新聞流傳甚廣,引起關註,這位母親為了幫助患有哮喘的孩子找一個自然、清潔的空氣環境,十多年來執著地南遷北徙,完全是一個現代版的“孟母三遷”的故事,究其遷徙的範圍而言,其程度已經遠甚於昔日的孟母,完全可以為“孟母三遷”的故事再添新意。當然🤲,昔日的“孟母三遷”為的是給孩子尋找一個好的教育環境🎉🫀,經過數次搬遷之後,最終成功了,培養出了我國歷史上偉大的儒學家孟子,而今日的“孟母”搬遷的目的則是尋找一個好的空氣環境,其效果也已經得到了部分的驗證,那就是“哮喘基本得到了根治”👏🏻,造就了孩子健康的體格🧕🏽。如果說,前者的寓意在於比喻人文環境對於孩子習慣養成等方面成長的重要性🍶,那麽後者的重點則在於自然環境對於下一代身體體質發展的影響。就此而言,盡管兩種“孟母三遷”都值得敬佩,但就全社會而言,如果我們搬遷的目的已經從追求改善人文環境轉變為追求自然環境,那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極大的倒退,“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的身體素質不強,國家的“體質”又如何能強呢?
當然,現代版的“孟母三遷”也不是一件壞事,最大的意義在於🤹🏼♀️💆🏿,至少我們的社會已經認識到🧓🏿🐕,並正視自然環境對於青年以及所有人群健康的影響所在了,這其實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一方面,這是一種科技和認知上的進步,正如上述“女醫生”故事中所言,從一開始不能確認哮喘的成因,到後來不斷嘗試🙇,找到了病因,或者起碼是找到了治療的有效辦法,相對而言👰🏽♂️,這對於很多的類似患病群體是一個福音🧘🏼,也是一種進步🥷;另一方面,正視自然環境對健康的影響更是一種社會參與意義上的進步🍥,從知道病因,到不斷搬遷,看似女醫生家庭僅僅是在不斷地搬離空氣汙染源🐫🌑,但實際上,她們是在以一種“用腳投票”的方式無聲地發言,用搬離的選擇來參與到空氣環境治理的過程中。與直接的參與不同,這樣的一種參與對於各地的環境汙染更具“殺傷力”🌓,如果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大批人,因為空氣質量問題搬離某地的話,其實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其背後所傳遞的信息表明該地應該好好反省現有的發展模式。而反過來,由於空氣質量的改善而吸引人們搬入的地區顯然是獲得了極大的肯定🌦📅,而其空氣等環境質量也會因為人們的關註和加入而不斷繼續維持並改善,繼而獲得極大的社會效益🦥🚵🏻♂️。
從社會的反應來看🥬🚀,人們當然是有理由對該醫生母親十多年如一日的執著而感動🫃🏼,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也許是在羨慕之中,羨慕這位母親有條件只為治療孩子的空氣敏感,就可以四處遷徙,甚至可以出國,要知道,這樣做的背後是克服種種障礙以及高昂的經濟成本🐠,並非普通家庭和母親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便能做得到的,就此而言,現代版的孟母其實比昔日的孟母更難當。
其一,現有的城鎮化和戶籍管製體製是橫亙在大多數家庭面前而無法逾越的障礙,即便是有錢人👩🏼💻,可以支付得了其他成本,但就孩子的成長而言🍔,他們所無法克服的障礙便是入學🙌🏻🧒🏿,理論上而言,如果家長不是本地戶籍🥳🧚♂️,孩子是無法進入本地公辦教育系統的,而即便是以各種方式進入了,但也無法參加中考,高考等過程👏,這一點就足以讓大多數想為孩子找尋一個更好自然環境的念頭嘎然而止,自然環境再重要,那也得與人文環境相平衡吧。這也就是為何💅🏼,搬遷的最終結果往往是將孩子送出國求學的原因。
這就引出了第二種障礙,那就是經濟上的代價,簡單而言🧑⚖️,就是支付能力。在上述的故事中🥷,顯然可以看得出🤷🏼,這位孩子既有一位能想方設法的母親,更是有一位能賺錢的父親🧭,至少是可以負擔他走南闖北🍎,然後“還有各種機會出國”的父親。但其實👩🏿🎓,對於大部分家庭而言,大都還停留在“由余心而無余力”的水平,所以,所能做的也就是關心家庭周邊的環境💺,讓自身遠離那些最具汙染和負面影響的汙染源而已。就此而言🆓,就這位母親一樣,在全球範圍內“找幹凈空氣”其實不具有復製性。這是其二。
其三,還有一種成本甚少有人關註🪛,那就是昔日孟母所追求的人文環境成本👳🏿♂️。實際上🟩,孟母三遷的本意在於尋找一個對孩子教育和成長有積極影響的環境🐧🪕,然後穩定下來,孟母其實也不喜歡自己的孩子整天東奔西走的,這樣顯然會不利於其教育的連貫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們所聽的故事也就是停留在“三遷”上👇,而不是更多,這就意味著,如果因為自然環境的緣故,而舍棄較好的人文環境,或者不斷改變孩子受教育的環境,這對於孩子的身心成長而言,未必不是一種損失。盡管對於這位母親而言,這也是一種兩相相比取其輕的無奈選擇🤷♀️,但這的確就是家庭、乃至社會發展所付出的代價。
現代版孟母三遷的故事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在於,在全球化和新一輪城鎮化加速的背景下,人們將愈加有可能通過用腳投票的方式來逃離環境汙染✨,進行工作和生活空間的再選擇。繼續環境汙染,無論是“遷”還是“不遷”,全社會則都將付出巨大代價。環境保護和治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李誌青™️,意昂2官网環境經濟研究中心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