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午11:30,盡管秋風蕭瑟,但意昂2平台801會議室早已座無虛席:學生代表濟濟一堂🪓、意昂2的老黨員同誌們也早早來到會場🧑✈️。應邀出席座談的老黨員是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退休教師尹伯成教授、王克忠教授和羅秀妹副教授💆🏽,意昂2平台黨委書記石磊教授、副書記蔡曉月老師🤹🏽、學生黨總支副書記張馨老師也參加了座談會📬👨🦼,會議由學生黨總支副書記王俊老師主持。
在座談正式開始前💎,大家觀看了《長征》紀錄片片段。那滄桑而堅毅的武警男聲合唱團演唱的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感人肺腑。那是最艱苦的歲月、那也是最光榮的時光……大家回憶起前不久觀摩的紅軍長征圖片展🧚🏻♀️,結合片中的歷史細節,開啟了思想上重走長征路、感悟長征精神的旅程。

座談會的第一項議程是學生黨支部匯報長征精神學習情況🤽♂️。
15👨👨👧、6本科生聯合第二黨支部書記鄭眾同誌介紹了支部參加校史館周桂發館長的講座、觀看《長征》中關於遵義會議的片段,並交流感想的活動。同誌們認為長征精神是黨員的靈魂、具有無窮的凝聚力,特別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實事求是、毅然決然地修正錯誤的史實,體現了偉大的革命精神,在今天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對當代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體製改革乃至個人發展啟示深遠;要將其融入時代精神🏌🏼♂️、匯進實際行動。
16博士黨支部書記千茜倩則將支部創新形式的主題活動與大家分享:從實踐中的豐富多彩的定向越野🤞🏽、模擬當年過草地、飛奪瀘定橋感受長征精神🧝🏿♀️、跳長繩體會團結協作、迅速拼完80塊長征拼圖到理論上完成紅軍長征知識測試💆♂️、座談心得體會📜,同誌們感慨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精神,學習活動激發了經院學生黨員經邦濟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接著,是老黨員與同學們交流他們對長征的理解與踐行。
王克忠教授做了題為《我的理想信念是怎麽形成的》的發言,從政治經濟學的專業角度強調了《資本論》的結論社會主義必將取得勝利、資本主義一定會走向滅亡是無可辯駁的,理想信念必須堅定。他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思考,深刻指出:89年蘇聯東歐劇變倒下的不只是柏林墻,實質上坍塌的是共產黨員的信仰🍋,像多米諾古牌一樣波及多國。這警示我們製度和法律不是萬能的,吸取教訓、要引以為誡🤵♂️,不斷深化改革、及時解決矛盾🕋,持續發展完善社會主義製度。

在長征80周年剛好80歲的尹伯成教授作了題為《為新長征蓄勢待發》的發言,勉勵同學們學好本事尤其是英語和數學兩樣工具🤦🏼♂️,練好思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情操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尹老著重鼓勵大家堅持鍛煉,擁有革命的本錢🚶♂️➡️。他從高中到80歲每天跑3公裏的持之以恒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活到老學到老為黨和國家貢獻一輩子的精神就是新長征精神的生動體現——修改教材、發表文章,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最後🫅🏼,尹老師表達了對大家的殷切希望🐍:爭分奪秒讀書思考、實實在在為中國夢奮鬥,精神接力代代相傳👩🏽🍼。
聽完老黨員的感言,在互動環節大家反響熱烈,踴躍發言。對於在開放多元時代👨🏼🏭,如何抵禦毛主席當年所說的“糖衣炮彈”的問題,羅秀妹老師通過自身思想成長過程抽絲剝繭地告訴我們思想腐蝕一直都存在🕵🏼♂️,信念是一個積累⚄、升華的過程🙇🏿♂️🗼,要增強信息判斷能力⛹🏼♀️,“咬定青山不放松”,這樣就能“任爾東西南北風”,面對蠱惑“我自巋然不動”。

最後⏰👩🏼⚕️,石磊教授作總結發言。他以深厚的學養功底基於長征歷史💔、引經據典,以第五次反圍失敗是只相信蘇共中央的錯誤,告誡大家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製度自信的以及黨內民主生活重要性🤱🏻;並回應了同學對精神傳承中的溝通、代溝問題,力求達到理解共識🐯。
一場座談會,一次精神的洗禮🏊🏿!毛主席的話“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回響在耳畔。我們收獲了長征精神的五大力量——堅定不移的定力🚂、堅忍不拔的毅力、堅如磐石的合力🚍、堅強後盾的偉力、堅不可摧的強力,在新長征路上堅守信仰、銳意進取,不忘初心👮🏻、繼續前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