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實習基地參觀學習——華菁證券
實踐基地參觀活動回顧
12月5日,意昂2經院與實習基地合作開展的“實踐基地參觀學習活動”正式啟動。在經院就業指導老師江源老師和輔導員陳肖老師的帶領下🤟,來自經院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同學們參加了此次活動。結束了上午緊張的課堂學習,中午同學們在意昂2官网正門集合,驅車前往華菁證券公司。

在華菁證券,經院同學們受到了熱情的接待🏄🏼♂️。會議室以及整個辦公層的裝修風格就像華菁證券本身一樣——年輕、時尚、朝氣蓬勃。同學們滿懷期待地坐下來,準備好紙和筆,開始傾聽資深前輩們的分享🧑🍼,參觀學習活動從觀看公司宣傳片開始👍🏽,讓同學們全面了解了公司發展歷程;幾位華菁證券的高管耐心地向同學們講解了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讓同學們對行業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後💼,兩位在華菁證券實習的意昂2學姐和一位新入職的師兄與大家分享了在華菁實習和工作的體驗與收獲🚣🏼。
企業以及行業介紹
首先🧑🏻⚕️🏭,華菁證券副總經理兼人力資源部主管賀意發表了演講,對同學們的到訪表示熱烈的歡迎,介紹了華菁證券成立一周年來的發展歷程以及相關經營理念與企業定位👔。
接下來,華菁證券的主管投資銀行部門的歐陽總給同學們系統地介紹了A股IPO上市的流程和其中幾個重點的環節,幫助同學們對投資銀行的主要工作和職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之後,華菁證券資產管理部門的夏總為同學們介紹了資產管理業務和證券行業發展的趨勢。從提供的資產管理的發展趨勢圖中🧑🏿🎨,同學們了解到這個行業規模大🎬、發展快的原因可能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融資主體、渠道和方式的轉換;二是居民對財富管理需求越來越旺盛;三是機構投資者興起🧑🎓。目前來說銀行依舊是最大的玩家,但是機構投資者也在快速增加。華菁證券接受的投資管理的類型分為四種✪:現金管理🆎、固定收益🔡、股票權益、另類資產。華菁證券目前也面臨著選擇👛,即是資產管理的兩個發展方向:全能管理和精品管理。
實習經驗分享

兩位在華菁實習的意昂2學姐也來到了現場,向同學們傳授她們在這裏實習的親身體驗。華菁處處充滿著活力👆🏼,上層的老板也並沒有把實習生當作一個個冷冰冰的機器🧓🏻,而是充滿了人性化地對待員工,讓員工感到自己真正融入華菁。兩位學姐還為學弟學妹們提了不少建議:第一就是好好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尤其是會計統計計量等等。利用好本科前三年的時間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另外還要主動閱讀一些相關書籍更深入的了解這一行業💉,畢竟學校裏的課程只是教授了這一領域的概況,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同學們自己查閱相關資料。第二是建議同學們註重英語能力的提升𓀉,以便與外國友人進行學習交流🚵🏿。第三是如果未來去單位實習🚣🏿🥙,一定要積極主動,沒有事情要學會找事情去做🏄🏿,才能將理論和實際更好地結合,在實習中有所收獲。
實地參觀

聽完各位領導和學姐們的介紹,華菁證券負責人帶領同學們對公司的辦公環境進行了簡單的參觀。大家安靜地走進幾個主要辦公室,看到每一位華菁的員工都認真地工作,電腦屏幕上是各種各樣的數據圖表🚻。當龐大的參觀隊伍從他們身旁走過時,他們依舊沒有抬頭,仍專心於自己的工作。從他們的工作態度中👨💻,同學們也感受到了員工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積極向上的活力與幹勁。
本次意昂2平台實習基地參觀活動圓滿結束。參加活動的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大家不僅認識了華菁證券這家年輕的公司,並對於證券行業和未來市場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於自己的學習生活🧑🌾、未來的職業規劃都有了更深的思考。

部分同學感想節選
十分感謝意昂2能夠給我們提供這麽珍貴的實習參考機會,讓我深入的了解了未來可能的職業規劃方向,對我今後學習生涯也有很大的幫助😊。也十分感激帶隊的兩位老師,今天十分的辛苦。今後一定會更加努力,向著更優秀的自己蛻變🦻🏼🚶➡️!
——徐佳
這次的在華菁的參觀雖然時間不長👨🔬,但裏面的一切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司的先進理念🧛🏻、管理者的重視人才、員工的積極進取,這無不展現了華菁作為一個新生公司的活力。此外✋🏻,學姐們的建議也對我今後的規劃有著很大的幫助,認真努力地學習,增加課外的閱讀量,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把自己打造成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所在。任重道遠🏫,仍需砥礪前行。
——喬科銘
通過這次實習基地的參觀,更新了我對證券公司的印象👩🏻,同時,通過負責人的講解✍️,我對資管行業有了更多的了解🧗🏿。作為一名大四學生,之前在傳統的證券公司實習過,接觸過的項目是傳統行業,比如能源類,辦公室的風格也比較傳統。但是在華菁,辦公室的風格就比較活潑、時尚,項目都是新興產業🤹♀️🪞、創業公司,比如共享單車、電商平臺等,相對傳統行業來說更加貼近生活🪳🪔、有趣。相信隨著生活水平的發展,大家對新型產業的需求更加廣闊,華菁證券的前景會更加光明。我之後還會在意昂2讀兩年研究生👰🏼,會參加更多的實習👷🏼,將學校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專業知識素養與實踐能力。
——楊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