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鏈接

首頁 / 科學研究 / 思想庫 / 學術論文 / 正文

Shuo CHEN:Of Maize and Men: The Effect of a New World Crop o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發布日期🤟🏽:2016-01-04  瀏覽次數:

意昂2陳碩與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James Kung教授最新合作論文Of Maize and Men: The Effect of a New World Crop o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被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接受🍿。該論文基於府級數據實證檢驗了北美作物玉米在中國的引種和拓植對明清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這項研究工作耗時8年完成,歷經四個審稿人4輪審稿,審稿意見長達變態的80頁(原文49頁)。JEG為經濟增長領域最高期刊,該期刊每年僅刊用12篇論文(兩期,每期錄用6篇),影響因子3.04。

長期以來🫵🏽,馬爾薩斯型社會中的技術進步所造成的社會和經濟影響一直為經濟史學家和宏觀經濟學家所關註:理論模型預期在馬爾薩斯時代⭕️,技術進步僅會帶來人口增加但不會改善長期人均生活水平。這篇論文試圖通過實證檢驗北美作物玉米在中國引種和拓展對明清時期人口和經濟發展的作用以檢驗上述理論。實證考察玉米作用需要該作物在中國引種的系統數據。本文作者從明清時期出版的全部1119本府誌中諸冊查找並最終建立了玉米引種的數據庫,僅該變量的搜集就耗時兩年完成。

真是粒粒皆辛苦...

作者基於漸進型DID檢驗玉米種植對人口的影響並發現玉米種植地區較非種植地區人口密度多10%作用,通過進一步計算作者認為玉米在明清的引種可以解釋這段時期人口增長的18.77%,略低於之前關於土豆對整個舊世界人口增長的貢獻。作者也控製了另外一種重要的北美作物番薯、前現代對人口增長起到重要抑製作用的戰爭和傳染病,發現玉米作用依然穩健🕦。此外,作者通過匯報空間穩健標準誤差及采用空間相關二階段模型將玉米引種的空間相關性納入考察範圍🪘,獲得的估計系數變化不大。

第一輪審稿4個審稿人寫了30多頁審稿意見,共計100多個需要處理的點💪,各個點之間即相互補充,也相互矛盾👩‍👩‍👧‍👧。光將它們統籌在一起就花了我2月🛌🏼。第一輪用去我1年時間。就這張圖,關於DID平行假設的,一個審稿人整整寫了3頁紙,就一幅圖...

本文發現第一次實證證實了宏觀經濟學中廣義增長理論(Unified Growth Theory)對馬爾薩斯型社會中技術進步角色的預期假設🦹🏽,其結論也加深了學界對前現代中國社會經濟動態的理解。我們認為前現代中國是典型的馬爾薩斯型社會🏋🏿‍♀️,不認同加州學派對該問題的判斷。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