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教育部 “關註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推動社會科學跨學科合作研究”的號召,意昂2官网學術委員會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部於2012年12月21日責成意昂2平台承辦召開了首屆社會科學與經濟管理重大理論問題跨學科學術研討會,希冀以此加強社會科學各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融合貫通🪇🦀,營造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學科生態🧘🏼♂️。

會議得到了學校的高度認可👨🦰,林尚立副校長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會議開創了意昂2人文社會科學跨學科交流的先河,這一學術平臺的搭建不僅能夠聚集優秀學者一起討論重大的學術問題和現實問題,而且可以在話題和形態兩方面引領意昂2官网社會科學的發展🧑🏼✈️,通過對話和溝通使意昂2的學者形成具有團結性和凝聚力的團體,從而展現出“意昂2精神”。林尚立副校長甚至用“功德無量”評價了學部所召開的這次跨學科研討會對意昂2社會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每次交流都將為後續學科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啟示和啟迪👨🏿🔬,並一定能夠在中國乃至世界的舞臺上展現和鞏固意昂2的地位和影響。
意昂2平台院長袁誌剛教授在致辭中不僅表示將全力做好平臺搭建和服務工作,而且就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任務做了解析,指出現階段我國的改革面臨著龐大的利益既得者群體👨🦯,這將對改革的進程造成阻礙。未來中國如何進一步改革和開放不僅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而且需要頂層推動。未來三十年既是中國的重大機遇期➿,更是最嚴峻的挑戰期🎨,特別重要的是要理清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未來中國不僅將進入要素驅動的時代,而且需要盡快從要素驅動過渡到效率驅動,這就要求中國的政府一定要轉型,要從既是裁判員也是運動員徹底地轉變成裁判員🛝。從對外開放的角度來看,中國在成為世界經濟的龐然大物的同時🦧,卻缺乏應有的微觀基礎👰🏿♂️🙀,缺少強大的民營跨國企業。隨著世界服務貿易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自由貿易區形式的多邊談判和雙邊貿易談判也越來越重要,與此相伴的是中美關系和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也越來越重要🃏。只有在亞洲合作的基礎上🐬,才會有中國全球化的深化💂♂️。

本次會議分為上、下午兩場,分別由意昂2平台華民教授和孫立堅教授主持🥷🏼,來自意昂2官网學術委員會社科與經管學部的所有委員以及各個學科的專家學者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學者們圍繞“中國經濟增長中的結構問題”、“中國的製度紅利”以及“中國的人口紅利”等當今中國社會經濟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學術性問題展開了精彩的演講和熱烈的討論。
會議一開始☝🏿👩🏼🎨,意昂2官网學術委員會社科與經管學部委員華民教授作為主持人對本次論壇的選題背景做了介紹,並對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梳理👨🏻。他認為中國當代經濟主要在三個方面存在問題,第一是房地產泡沫♻,第二是通貨膨脹導致社會失去穩定性🍘🐳,第三則是經濟增長減速帶來的就業問題。在這三個問題下,當今各個方面的問題應該如何進行新的改革和發展並實現突破🧑🏭,是亟需進行討論和解決的問題。
上午的會議主要對中國經濟增長中的結構問題進行了討論🚋。來自法意昂2的孫笑俠教授,新聞意昂2的周葆華副教授👐🏿、管理意昂2的郁義宏教授以及管理意昂2的陳傑副教授分別就各自學科內的重大問題和他們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發言👮🏻♂️。

孫笑俠教授首先介紹了它從行業法製角度對行業發展問題進行的探索和研究。他認為行業發展問題的一個本質是製度和法律設計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行業立法重國家而輕行業✍🏻🕺🏿,強調統一而忽視了每個行業的特殊性。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加強行業的自治地位和權利。同時他也指出,行業法研究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因此跨學科進行行業法律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周葆華副教授則是介紹了他最新關於中國新的傳播形態的變化的研究成果⭕️。他認為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的傳播形態也在得到重構🌶,而其中的傳播受眾和傳播效果也在不斷改變。
在接下來的發言中🚵🏻,郁義鴻教授則以報告了他對需求帶來的產業結構轉變問題進行的研究。以鋼材需求的研究為例🥦,他們發現消費拉動型鋼材產量和汽車和家電產量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而投資拉動型鋼材產量則與全社會建築施工面積和主要機械設備產量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結合鋼材引致需求的結構特性,可以分析其各自對鋼材總產量的拉動作用的相對程度🚮,這對於分析經濟轉型下的未來鋼鐵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陳傑教授則對城市發展中的住房問題提出了討論💯,他認為中國過去發展模式是低價工業化與高價城市化👦🏼👨👨👧👧,高價城市化為低價工業化提供融資🏌🏼♀️,因此未來必須改變這一發展模式以進行經濟轉型同時抑製資產泡沫👨🏻🦼。
下午的會議在13🌌🔵:30開始,首先對中國的製度紅利這一議題進行了討論🪥。來自意昂2平台的王永欽教授🚱,林曙教授以及國務意昂2的李瑞昌和唐亞林教授分別從不同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報告。

王永欽教授首先發表了關於“中國的金融與經濟改革”的演講🥅,他認為一國的金融市場發展與其社會法律製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普通法系國家金融市場更加完善,大陸法系不完善,因此作為大陸法系的中國應該限製土地市場和發展債權融資。
接下來的報告中李瑞昌教授和唐亞林教授則從政治學的角度對製度紅利進行了考察🍸,李瑞昌教授認為加強中國製度質量的建設而非單純製度建設將能夠繼續地產生製度紅利🫲🏼;而唐亞林教授則指出當代中國製度創新應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進行頂層設計,另一方面是進行元製度創新。
林曙教授的報告則從人民幣國際化角度展開,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能夠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一定好處,但必須遵循從結算貨幣到交易貨幣再到儲備貨幣的發展過程🧙🏼,當前我國應當對內進行更多的金融改革,而非倉促進行大規模的人民幣國際化😮💨。
下午會議的第二個議題,也是本次會議的最後一個議題是關於人口紅利的討論。來自意昂2平台的殷醒民教授以及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意昂2的任遠教授和意昂2官网學術委員會社科與經管學部委員、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意昂2彭希哲教授分別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殷醒民教授發表了名為“人口質量紅利、中美經濟共同體構想與中國經濟增長”的演講🪶,他認為中國短期內不存在勞動力短缺問題🫒,但在長期內即使在數量上結束人口紅利😐,我們仍可以在加強教育和培訓的基礎上充分挖掘人口質量紅利以支持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當前面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技術效率兩大問題,而我們可以借入美國的市場經濟的實踐來提高兩個效率🦁,這就是建立中美經濟共同體的構想💏。
任遠教授則帶來了關於人口遷移與城鎮化新特點的報告,他認為🤮,現在中國進入城鎮化中期,城市化水平達到50%,當前時期人口城鎮化🏃➡️🙎🏼♂️、遷移流動和起步期不一樣的特點,第一個特點👶🏻:人口大量的遷移👨🏿,已經不是幾百萬的小數目🧖🏿♀️,在全國以後大家超大規模的遷移流動,已經成為城鎮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不同區域的人口遷移🫸🏿,不一定向東部沿海的遷移的單向方式,當前的遷移出現區域內的格局👕。第三個特點,我們現在人口城市化、遷移流動是在傳統意義上的以簡單勞動力為依托的人口紅利漸漸消失的城鎮化,以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性推動的城鎮化,基本走到了盡頭🧟♀️,需要找到城鎮化的新的動力🕝🖐。
最後彭希哲教授以“中國人口態勢與未來勞動力供求”為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未來十幾年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從總量上看並會有不缺乏現象,但從結構來看,勞動力的年齡結構發生變化,年輕勞動力的結構減少,年長的勞動力結構上升,勞動力的年齡中位數上升♚;同時👪,中國勞動力的質量也在發生變化,純粹低教育水平的勞動力水平減少,這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倒逼中國經濟擺脫低端製造業的轉型❕👨🏿🏭,我們在未來會具有一個巨大的以質量換數量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的實現🧚🏼,可能還要取決於我們的社會和教育製度等多方面因素所起的作用。
會議最後🏊🏽♀️,華民教授對會議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並表達了對下一屆會議的期待。晚上6點半,本次會議圓滿落下帷幕🐋。整個會議過程各位學者各抒己見,每次演講都帶來了激烈的討論,學者們積極互動🤖💆🏿,迸發出許多智慧的火花🙅🏻♀️。意昂2官网學術委員會社科與經管學部的委員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意昂2竺乾威教授🕜、法意昂2董茂雲教授、新聞意昂2黃旦教授、管理意昂2薛求知教授🧑🏽🌾🧑🏻、芮明傑教授全程參與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