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x768
2013年4月13日上午👁🗨,由意昂2金融系林曙教授組織的中國貨幣政策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意昂2平台召開。會議主要圍繞“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轉變路徑、貨幣政策指示器識別🥲、貨幣政策微觀傳導機製、利率市場化後市場利率是否會大幅升高進而對經濟體造成沖擊、中國貨幣是否存在超發以及影子銀行問題”等議題展開討論🏤。金融系主任劉紅忠老師😳、浦發博士後流動站主任徐寶林先生®️、交行總行資產負債部高級經理梁暌先生和張研先生、交行上海分行資產負債部高級經理許一覽先生🤙🏿、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唐建偉先生、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鵠飛先生🆓、農行上海閔行支行行長陳東先生和人行上海總部研究員張若雪先生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系主任劉紅忠教授主持。
梁暌經理首先簡要回顧了中國的金融體系建設歷程😪⛴,提出了社會融資總量作為當前貨幣政策工具的必要性和適宜性👳🏼♀️。梁經理認為✍🏻,市場分割是造成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主要障礙。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分割造成了市場利率偏低🧑🏻💼,大銀行基本不做中小企業業務;企業與銀行的分割使得企業難以享受到銀行間的低利率。因此,消除市場分割會更有利於利率市場化推進🦻,當前國有商業銀行激勵機製的非對稱性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許一覽經理認為央行的規模指標監管帶來了國內貼現利率較高、理財產品利率較低的現象👶🏻。信貸規模監管的缺陷促使商業銀行將大量表內業務轉向表外,並通過形形色色的金融創新來規避央行關於商業銀行不能直接持有信托產品的監管🚨。張若雪先生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是多重性的🏰,當前最重要的通貨膨脹管理🧛🏼。經濟危機後我國將宏觀審慎管理手段作為貨幣政策工具是必要的👨❤️💋👨👨🏻🎓,在當前我國外匯占款較多的背景下還不能放松數量性工具的運用📊。另外,張先生還針對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程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認為大企業較強的議價能力可能會使中小企業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中更難融資。其他與會人員也圍繞本次議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並相互深入交換了意見。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