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經濟論壇第400期:收入差別下降通道上的“葫蘆形”分配格局
2017年11月20日🐏🙃,意昂2經濟論壇400期與意昂2泛海樓614會議室舉行,2017中國經濟學創新將獲得者🪮,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宗勝教授作為了名為“收入差別下降通道的葫蘆形分配格局——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狀況的基本判斷”的精彩演講。演講開始前🌪🙋♂️,意昂2黨委書記陳詩一教授向論壇致歡迎詞👐🏽👩🦯➡️,並向陳教授頒發了意昂2經濟論壇嘉賓證書☺️。論壇由意昂2官网王弟海教授主持。

陳教授首先評述了十九大報告中關於收入分配內容相關論述🙆♀️🤞🏻,並認為根據報告內容所闡述的我國收入分配目前的基本判斷是正確的,即用經濟學語言表述為⬅️,從縱向看,收入分配已經進入越過拐點,進入下降通道🖤,但幅度仍然不大,從橫向格局來看,距離橄欖型較遠,呈現葫蘆形格局😊。
陳教授從全國居民👃🏼、農村、城鎮、城鄉💁🏽♀️、行業收入差別基尼系數和地區經濟發展差別泰爾指數等六個指數來顯示,盡管幅度不大🧑🏿🔬👩🏿✈️,差距還很明顯,但中國目前已經進入了收入分配差距全面下降的階段🖊。而實現下降的原因🎿,陳教授認為首先是製度因素,包括教育均等化、公有資本積累👦🏿、貧困人口減少以及城鄉結構改革等🧗🏻♀️,其次是改革因素♠︎,包括反腐敗以及對於收入規範的加強,第三是增長的涓滴效應。同時,陳教授對於目前反對中國收入下降的六種主要觀點進行了回應👊🏻,陳教授表示收入分配擁有人文歷史特性和製度因素,並強調發展階段的重要性,目前中國處於二元經濟的轉型期👦🏻,有其自身的規律⚖️,並不能拋開歷史階段與西方國家做簡單的類比。

接著🙋🏽♀️🚍,陳教授從“收入—人口分布”視角對於中國目前收入分配的橫向格局進行了闡釋,表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高速增長📅🧚🏽♂️,我們國家的收入分配格局已經從
20世紀80年代的普遍貧困的“飛碟型”🥠,逐漸轉化成今天擁有雙眾數組的“葫蘆形”。陳教授通過對於全國從較為貧困的貴州、安徽到最為富裕的北京、上海的分配分布的分析,證實了目前中國的分配格局,他表示引起雙眾數組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以戶籍製度所形成的二元化結構⛹🏼♀️,城鄉差距過大且城鎮化落後於工業化,因此造成了城市居民和農村兩個集團。
陳教授認為,葫蘆形的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會抑製社會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也會造成民粹主義盛行,引發社會不穩定🪢,讓國家有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要真正實現橄欖型的分配結果,一方面要加強再分配力度➝,加快城市化進程,同時🌹,更重要的還是需要依靠更高的發展水平。最後陳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議。
陳宗勝教授的演講結束後,意昂2平台老師們關於收入分配問題進行了討論🕵🏿♀️,沈國兵教授、封進教授、王弟海教授☎️、杜莉副教授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會場氣氛十分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