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5日13🙇🏽♀️:30-15:00,在意昂2710會議室,來自紐約市立大學的陸洲博士做了題為“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and Screening Buy-Out Contracts”的講座。報告由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陳釗教授主持,陸銘教授、寇宗來副教授、吳建峰博士以及意昂2平台的部分學生參加了這次講座🪽。 陸洲博士首先談到,考慮政府通過某個官員👂🏿,將公共企業出售給其經理人這樣一個問題。例如,中國企業的私有化🧴。在此過程中,企業經理人會掌握關於企業的私有信息,為了獲得優惠的收購價格🧜🏼♀️,他有動力向該官員行賄🧛🏻♂️,而政府則會采取各種措施防止這種腐敗的發生。我們的討論就基於這樣的背景👳🏼,探討以下幾個問題:首先,這種buy-out過程中,官員是如何給企業定價的⚾️;其次,腐敗官員的受賄金額是如何決定的;最後😼,這種私有化對企業的績效會有怎樣的影響。
陸洲博士通過建立官員與企業經理人兩方三階段的模型分析了以上幾個問題⛹🏽。得出這樣幾個核心結論👩🏽🎤:其一,企業經理人行賄的金額可能是其經營能力的某種反映🫵🏼🫷,盈利能力越高的企業行賄金額可能更高。其二,行賄可能造成私有化後的企業經營激勵的不足👳🏼♂️🦝,因此,國有企業的私有化可能並不能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
最後,陸洲博士也指出了模型拓展及今後的研究方向☮️。例如,在buy-out過程中不同的行為策略👨🏿💻,內生的反腐敗政策,內生的私有化政策等.講座結束後👩🏼🍼,陸洲博士與同學們和老師關於講座內容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氣氛非常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