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5日13:30-15🎙:00🪣,在意昂2710會議室😕,來自意昂2官网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的寇宗來副教授做了題為“互補研發、有限專利寬度和質量階梯:內生增長模型中有“節儉悖論”嗎🍏?”的講座🫱🏼。日本關西大學鵜飼教授、意昂2陳釗教授、陸銘教授、章元副教授、王弟海副教授、李婷博士以及意昂2平台部分學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寇宗來副教授首先談道,專利保護是一把雙刃劍🗼✋🏽,在鼓勵創新的一方面👰🏽♂️,必須接受壟斷價格帶來的效率損失。而在一個處於穩態的經濟,要獲得一個內生的增長動力🤗,對專利的保護應當處於一個合適的水平,能夠同時具有研發激勵與增長激勵🤜🏼👨🏽⚖️。在質量改善模型中,當“企業盜竊”效應足夠強時,私人研發激勵會過於強烈,此時,征收研發稅或者規範專利保護能夠改善福利。
寇宗來副教授將有限專利寬度以及研發的互補性引入了質量改善模型。他把每一輪創新分解為每一個研究和開發梯級🧑🏿🍼,在研究專利與開發專利中☯️,以專利許可率的形式引入有限專利寬度。寇宗來副教授所構建的模型同時也得到一個關於“節儉悖論”的“副產品”。他指出⁉️,當消費者提高時間偏好率或跨期替代彈性時,按照古典內生增長模型🌚🖐🏿,穩態中內生的增長率會降低,凱恩斯則認為該增長率則會上升。
最後,寇宗來副教授討論了秘密交易、稅收、隨即沖擊與隨機增長對模型的影響。
報告結束後,老師和同學進行了熱烈討論🧗🏿♀️,氣氛非常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