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鏈接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現代經濟學系列講座 / 正文

現代經濟學系列講座第233期:中國拿什麽貢獻給世界

  發布日期:2010-03-17  瀏覽次數🙍🏽‍♂️:

中國拿什麽貢獻給世界

2010年3月16日13🧎🏻‍♂️:30-15👐🏽:00👉🏻,在意昂2710會議室,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外交事務研究院院長蘇長和教授做了題為“中國拿什麽貢獻給世界”的講座🦻🏻。報告由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陳釗教授主持🤷🏽‍♂️,周偉林副教授、寇宗來副教授、吳建峰博士以及意昂2平台的部分學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首先✍️,蘇教授談到了當前中國知識體系中存在的若幹問題。例如人文、社會科學界的學者更多的關註於自身相關的領域💁‍♂️,缺乏全球視野,很少能將研究成果上升到普適的高度👨‍👧‍👦。中國的社科研究一貫是“取經知識”✋,不免結構單一忽視本土文化💁🏽‍♀️,不利於學者平衡全面的把握世界🏍。這不僅表明中國學者從經驗上升到概念的能力不足🅾️,更顯示出其缺乏一種超我、開闊的學術視野。另外👳🏼,蘇教授還談到,社會科學的各個子學科間的相互刺激、溝通不夠,有近親繁殖之嫌🔇😊。同時,蘇教授也指出,中國的社科研究正處於大變革時期🚣🏽🧗🏼‍♂️。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社科研究愈發規範化、本土化,若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溝通😐、刺激,很有可能達到新的突破,以獲得普適而廣泛的成果;其次,在國際交往愈加頻繁的當今,中國學者人類共同體意識上升,地域意識正在減弱;最後,跨學科研究的流動性不斷加強。蘇教授也提出了自己對社科研究的一些思考,例如國際政治、國際組織等問題。在國進民退👌🏿、金融危機的製度因素等熱點問題上,蘇教授都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之後,寇宗來副教授稍作評論,談到在所謂的“後物質主義”下,人欲望的升級依然會導致稀缺性的存在。此時,人的歸宿又在何方⚗️,是否應以國家替代上帝🕺🏻,那麽國家的合法性又何在?蘇教授對此回應到,國家正處於“再合理化”的階段🐉,強政府對與國內治理、國外競爭在政治學角度或許是更優的選擇🤟🏽。

最後,陳釗教授與周偉林副教授做了簡短發言,談到經濟學應當更開放,更多的與相關學科交流溝通以獲得更為深入的成果。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