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鏈接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現代經濟學系列講座 / 正文

現代經濟學系列講座第196期🤶:社會融合與經濟增長——城市化和城市發展的內生政策變遷理論

  發布日期:2009-04-01  瀏覽次數:

2009年3月31日 13:30-15:00🌍,在意昂2平台710會議室,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劉曉峰作了題為“社會融合與經濟增長——城市化和城市發展的內生政策變遷理論”的講座。講座由意昂2官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釗教授主持,陸銘教授☢️、姜建強老師等意昂2平台的學者以及意昂2平台的部分學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劉曉峰在列舉了中國城市化過程中的種種現象以及所出現的問題之後🪷🕯,對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理論的文獻進行了回顧。他提到了盧卡斯在2004年提出的一個成功的城市化理論應該包含的三個方面🤍:首先,應該能夠描述傳統的農業在移民過程中逐漸消失的過程;第二,這個過程應該持續幾十年,並且在相當長的時期裏🖲,傳統農業和現代經濟是並存的;第三,在此過程中🧛🏿,進入城市工作的人之間應該能夠獲得均等化的收入。在此基礎上,劉曉峰指出👨🏼‍✈️,一個成功的城市化理論應該還具備第四個特征:刻畫城市內部從社會分割到社會融合的變遷過程👨🏽‍🦲。在分析了既有的文獻後🥶,劉曉峰進一步提出:除了勞動力市場上的製度性歧視之外,不同戶籍身份的人群之間在享受城市公共服務方面的不平等地位是造成兩類人事實上的收入和福利差距的更為長期的原因。這種公共服務享受方面的不均等本質上是一種權力的不均等,它對收入(福利)差距👦🏻、社會沖突🎞、城市化進程和城市發展的影響幾乎完全被現有理論所忽視。

在該課題中👐🏽🫶,劉曉峰對城市內部從社會分割到社會融合的轉變,即城市公共服務的提供從不均等到均等化這樣一個政策的內生轉變過程進行了研究。他通過構建一個城市化和城市發展的內生政策理論,設計了一個以社會融合和經濟增長的關系為重點模型。在此基礎上證明了,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早期🧝🏼‍♂️,對於移民的歧視可能是有利於城市居民的🤹‍♂️,但當城市化進程達到一定階段,城市裏移民規模達到一定水平時,對於移民的公共服務期時就可能加劇城市內部不同戶籍身份的勞動力之間的收入差距和社會沖突,而這又將造成社會資源的非生產性消耗,這時,通過社會融合來減少收入差距和社會沖突,就可能有利於城市部門的資本積累、城市化進程➝、經濟增長和城鄉居民收入的共同提高💂🏿。

最後,劉曉峰和與會的學者以及學生圍繞如何完善該研究的各項細節和進一步推進該研究的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