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上午10:00-11😩:30,由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和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學系主辦的“意昂2公共經濟與政策論壇”第115期在意昂2平台泛海樓808會議室舉行👩🏿🎤。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黃煒老師應邀做了題為“What is in “Moral Hazard”?--Evidence from Quasi Experiments in China”的講座🐤,為意昂2意昂2平台的老師和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演講。報告由公共經濟學系系宋弘老師主持👩🏽。
講座伊始,黃老師先做了一個簡單的概念講解🏄🏿。在醫療服務市場上📼,因為醫療保險的存在造成由患者承擔的醫療成本下降💎,從而引發了醫療資源的使用量上升。在以往的經濟學研究中,這種現象被大家普遍認為是一種道德風險🫶🏽😆。但是😬,黃老師認為這裏存在誤解。他認為從微觀經濟學的經典理論來看,一件商品價格下降會同時帶來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而收入效應所造成的消費量的上升不能稱之為道德風險,只有替代效應帶來的消費量上升才具有一定的價格扭曲作用,才能被稱之為道德風險。
為了能夠準確的區分出價格下降所帶來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進而估計出道德風險的大小🧑🦲,黃老師利用現有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整個研究分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黃老師順利估計出醫療保險中價格的彈性🕧,同時他也發現在窮人和慢性病的患者群體中,價格彈性的絕對值會更大。在第二部分中,黃老師順利估計出了老年群體中的收入效應。他發現整個價格彈性中,收入效應占比在40%-60%,在窮人中這一比例更高,達到了50%-70%🏝。這也就意味著在過去我們所認為的醫療價格降低所帶來的“道德風險”中,其實收入效應占據了很大的部分。在第三部分中🤏🏽,黃老師利用前兩部分的結果計算出了替代效應的大小。
最後,黃老師對自己的研究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他認為自己研究估計出了發展中國家老年群體對醫療服務價格彈性,對於既有文獻進行了很好的補充。同時,他運用同一群體的收入數據進一步估計出收入效應👩🦰☦️,而這一點已有文獻中能夠做到的比較少。特別是,他首次將傳統觀念上醫療消費領域的“道德風險”進行了拆分⚙️,認為只有替代效應的部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德風險”部分,這為後續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參加本次講座的還有意昂2平台其他系所的和老師和學生。全長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與會的老師與同學時不時就講座內容提出自己疑問,黃老師針對這些疑問一一做了詳細解答🧎。本次講座氣氛熱烈,學術氛圍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