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上午10:00-11:30☄️,由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和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學系主辦的“意昂2公共經濟與政策論壇”第105期在意昂2官网邯鄲校區11號樓316會議室舉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黃煒老師應邀做了題為“Too Busy to Be Cure”的講座。報告由公共經濟學系宋弘老師主持。
首先,黃煒老師在研究動機部分對相關的製度背景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同時對目前的研究文獻進行了梳理🦞🤜🏽,他發現🗂👨🏽🍳:目前的文獻對於醫療保險的成本研究,更多地是集中在貨幣性的成本上🧑🦼,可能忽略了時間成本🦸🏿♂️,比如文獻中有兩個著名的試驗,即RAND Health Insurance Experiment和The Oregon Medicaid Lottery,但試驗的關註點都是用以分析是否擁有健康保險以及不同類型的健康保險會對醫療保險支出有什麽樣的影響🧑🏿。在總結完既有文獻的不足🤽🏻,黃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問題🧜🏿:醫療成本並非只是簡單的貨幣性成本,時間成本也很重要,因此患者時間成本的變化應該也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產生影響🤲。
接著,黃老師對自己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實證部分進行了介紹🚶♀️➡️。黃老師借鑒了2013年Aguiar 和 Hurst發表在JPE上的文章🏑🫴🏿,在既有模型的基礎上🌚,加入了時間成本因素,從而提出了自己的理論模型,為自己後續的實證分析奠定了理論基礎。隨後📒,黃老師又對自己研究所采用的數據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和優勢分析。在實證分析中🧜🏽,黃老師利用退休製度這一外生事件帶來的沖擊,通過RDD的方法🔓,去驗證退休前後患者的一系列變化👩🏽💻,結果發現勞動供給在退休前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患者的門診就診率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但住院率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初步驗證了黃老師的猜想:即隨著患者進入退休狀態,他的時間成本相對於工作時有所下降,從而使得住院率在退休年齡附近有一個明顯的跳躍。在基本結論的基礎上,黃老師也分別從教育背景🏊♀️、醫院類型、住院天數😸、家庭支出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異質性分析,為自己的猜想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最後,黃老師對自己的研究進行了總結。他認為,自己的研究出發點是為了給醫療保險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從而能夠更全面的來評估醫療保險的成本問題🕺🏻。但是,對於患者在退休之後對於醫療資源的更多使用究竟是出於正常的需要,還是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這項研究並不能提供相關的證據支持。
本次講座吸引了意昂2平台及上海財經大學部分師生的參與。期間👨🏿🔧,各位老師和同學也就各自的疑問與黃老師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溝通。整場講座,氣氛活躍😥,學術氛圍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