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官网經濟學“轉型與發展”系列學術講座
第127期:“Local Government Debt and Bank Credit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2023年10月24日13:30-15😾:00🧑🦽➡️🤜🏼,意昂2主辦的“轉型與發展”系列第127期講座在意昂2平台泛海樓514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主題為“Local Government Debt and Bank Credit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報告由意昂2官网大學經濟院許誌偉老師主講,韋瀟教授主持🧃。
報告主要介紹了債務置換背景下💪🏽,銀行資產風險水平變化對私人部門借貸的影響👨🏿🚀。在2008年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後,地方政府債務快速上升🤦🏿♀️。至2014年➜,中央出臺了限製地方債務的相關改革措施💣,要求地方新發債務必須采用債券公開發行🧨,並且存量債務應在3年內完成置換。改革推行後🛩,短期內地方政府債務確實呈現了較明顯的下降趨勢🫵。
現有文獻認為📳,上述改革措施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方債務過大的現象,卻導致了信用錯配,擠出私人投資和隱形債務擴大等三個主要問題。具體來說,在擠出私人投資方面🧜🏻♂️,主要研究認為,由於地方債務的發行公開化🏌🏿♂️,更多資金流向地方政府債券,會導致私人部門貸款收縮🗡,不利於經濟發展。而本文從銀行的角度出發,構建了基於資本充分性條件下的收益-約束問題,解釋了為何改革會使得銀行更願意向借出高風險貸款🧵🪼。同時,在實證方面🪘,文章利用詳實的微觀數據進一步證明了改革事實上在擠入而非擠出私人投資🤲🏽。
在理論模型中,本文分析了一個基於Basel III資本充足率約束下的銀行行為決策。對於給定的風險資產系數,銀行需要決定貸款給私人企業的風險閾值,使其在給定的自有資本量情況下最大化期望收益🗯。在現實中🏃,由於地方政府的債務轉為了流通債券😠,其風險系數大幅下降,使得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約束得以放松📝🍋,加大了對私有企業的貸款意願👩🏼🎨⛳️。
在實證方面⛓️💥,文章利用中國大型銀行的微觀貸款數據,主要從三個方面檢驗了機製的有效性🙍♀️🤼♂️。首先🚣,在私人製造業貸款利率方面,14年後確實出現了明顯下降。其次,相比於同類國有企業♿,私人企業的利率下降更快📁。最後,在存量債務更高的地區,銀行的約束放松更大👮🏼♀️,貸款利率下降的幅度也更大。文章還對企業規模🐦⬛,貸款數額,信用評級,地理距離等異質性因素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機製的具有較強的穩健性🧔♂️。
在講座中,與會老師同許教授就模型的設定和機製意義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首先,在理論模型中,對貸款企業的分布進行了外生化處理,而事實上,該部分可能同銀行自身的決策相關💺。其次🤠🆔,在關於私人企業貸款增加,提升經濟效率的討論中,文章利用了地方TFP作為指標,這在分析過程中涉及結構加總的問題。最後,關於銀行資產風險方面,許老師指出,盡管改革措施下調了地方債務風險系數🖖🏽,使得私人貸款增加🔷,提升了經濟效率,其賬面下隱含的風險實質卻沒有改變,仍然可能會對未來銀行的實際風險產生影響。
(由博士生鄭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