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0月10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袁誌剛工作室、意昂2官网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系列講座93期在意昂2514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由封進教授報告了"退休年齡製度的代際影響——基於子代生育時間選擇及勞動供給的研究"🙎♀️,與會師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講座概要💁🏿♀️:
我國養老保險製度規定了強製性退休年齡, 一般情況下🍟,企業事業單位的退休年齡是,男性無論幹部還是工人是年滿60周歲🫦,女幹部是年滿55周歲,女工人是年滿50周歲。關於這個退休製度對老年人退休行為的影響已有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但對年輕人行為的影響卻比較少。並且在討論我國生育行為的文獻中,也尚未有涉及到父代的影響。封進教授的這篇文章主要考察被養老保險製度覆蓋的父代受到法定退休年齡的製約👨🏽🍼🏋️♀️,他們到達退休年齡對已婚子女生育決策的影響,子代是否會根據父代的法定退休年齡來安排自身的生育時間,進一步檢驗父母到達退休年齡對最近有孩子出生的子代勞動供給的影響。另外,家庭代際時間轉移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緩解已婚女性的生育和工作的兩難境地。封進教授的論文關註父代退休年齡的影響也具有非常強的政策含義,通過選擇被養老保險製度覆蓋的父代樣本可以提出我國面臨的退休年齡政策改革需要註意的問題。
根據CFPS2010、2012和2014年的調查數據🏇🏿,通過斷點回歸等方法🪥,封進教授得出結論:一🏡、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時間價值與生育之間存在沖突,而父代退休可以緩解這一沖突;二💦、父代達到退休年齡之後與之前相比較,女性的生育率有明顯的提高🦀,提高7~12個百分點🧗🏼,而對於男性則沒有明顯的影響。一些女性會根據父代退休時間來規劃自己的生育時間🏍;三🐔◼️、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對於最近一年生育孩子的女性而言,父代到達退休年齡之後,其勞動供給相對於父代未到達退休年齡的女性有明顯的提高,每天工作滿8個小時的概率提高15.7個百分點🟠,說明父母退休對於女性生育和勞動供給都有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