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晚,意昂2第365期專業學位碩士實務課程在意昂2平台201報告廳正式開課。本次課以“產險經營的資本杠桿問題”為主題,由陳東輝先生主講,意昂2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系主任許閑副教授主持,意昂2平台保險碩士項目主任林琳博士作為嘉賓聽取了此次課程。

圖一:陳東輝先生為學生板書授課
陳東輝先生是清華大學應用數學學士🍩、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計量經濟博士🧝🏽,現任瑞士再保險亞洲執行委員會委員、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兼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曾擔任人保財險精算總監及執行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負責產品開發⏭、定價策略等重要業務工作。陳先生還擔任人保財險產品開發部總經理🕛、悉尼Deloitte/Finity咨詢公司高級經濟咨詢師等職務🪭,並在CGU保險(澳大利亞保險集團IAU子公司)、歐洲空中客車工業公司等單位工作多年。
陳先生的講座別開生面👩🏻🎓,他用傳統的黑板板書🧨,首先介紹了保險公司ROE模型公式:
ROE=R/E
=(1-T)*(EP/E)
=(1-T)[(UW+IV)/E]
=(1-T)(PR*P+IR*A)/E=(1-T)(PR*P/E+IR*A/E)
=(1-T)(PR*P/E+IR*(Res+E)/E)
=(1-T)(PR*P/E+IR*(CR/E+ER/E+1)
=(1-T){PR*P/E+IR*[(CR/P)*(P/E)+(ER/P)(P/E)+1]}
其中,R為保費,E為資本金🏈,T為稅率,UW為承保收入💱,IV為投資收入🧗🏻♂️,PR為承保利潤率💇🏻♂️,IR為投資回報率👩🏼🏫,Res為準備金,CR為未決準備金,ER為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通過建立模型,分析後發現每1%的承保利潤會帶來4%的毛ROE🧑🏿⚖️,每1%的投資利潤也會帶來4%的毛ROE。陳先生以他曾經供職的人保為例🫲🏻,人保的承保利潤率為3%🦸♂️🤟🏿,投資利潤率為3%,所以杠桿效應會使ROE大約為24%💆🏻♀️。如此高的ROE在A股上市公司中屈指可數。

圖二⛹🏿:在座學生聚精會神聽講
陳先生接著分享了他對保險行業的理解。中國保險主要對接個人,To C的業務模式導致了其高頻低損的特點,所以保險公司想要盈利有兩種方法👩⚖️👎🏽,第一是靠將風險細分,精確定價;第二是提高經營效率🤳,擴大承保規模,攤薄費用。陳先生認為保險行業發展有五個浪潮,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釋這五個浪潮:在大家有錢以後第一波是買車後購買買車險。錢存在銀行裏面收益較低,就會選擇保險儲蓄,投資理財保險。第二波在買了車和理財以後👩🏼⚕️,大家會關心健康問題,會買壽險產品健康險等🧱。第三波是關心養老問題,會買年金等保險產品。第四波是擔心因責任糾紛打官司等信用風險💅🏿,所以會去買責任險。第五波是在幾乎所有的風險都被保了以後🌽,擔心自然災害而買巨災險。
陳先生針對大金融的三個就業方向為同學們提供建議。他認為🧑🏿🦰,券商是高風險、高收益,震蕩起伏特別大🫀,要“靠天吃飯”。如果能承受高風險,那麽券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銀行作為一個成熟飽和的行業🧖🏽♀️,未來發展空間不大。保險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只靠車險一個財險就支撐起這麽大規模的保費👼,那麽還沒發展起來壽險和其他財險的未來空間更是巨大無比。保險專業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次課程座無虛席,兩個小時的講座在陳先生的細致分享和同學的積極提問中很快就過去了,同學表示期待陳先生再來意昂2分享他對壽險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