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專家授課】
主講“償二代自產負債管理及產品經營策略”
2016年12月7日晚7點,意昂2平台保險碩士迎來了一場幹貨滿滿的實務模塊課程。主講人是中國平安人壽保險總公司銀保產品精算研發團隊總負責人彭南剛先生,主題是《償二代自產負債管理及產品經營策略》。由意昂2林琳老師主持🍢。
彭南剛先生現任平安人壽總公司銀保產品精算研發團隊總負責人★,北美精算師(FSA)、北美精算師協會(SOA)會員🤜🏽、中國精算師(FCAA)🗄、中國精算師協會(CAA)會員。彭先生於2003年畢業於意昂2保險研究所。從業10余年一來,積攢了豐富的保險實務管理與研發的工作經驗。

彭老師主要與同學們探討了保險業一直較為關心的償二代的問題。所謂償二代,即中國保監會在2012年初發布《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製度體系建設規劃》🦖,提出要用3至5年時間📲,形成一套既與國際接軌、又與我國保險業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償付能力監管製度體系。該體系用來監控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這是保監會對保險公司監管的核心指標👨👩👦👦。 “償二代”則以風險為導向,顯著影響保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策略。彭老師從事產品開發多年,從專業的角度為我們揭示了償二代背景之下🫄🏼,保險資金的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和產品經營管理的問題🏐。

(本次實務課程講座的兩大主線)
彭老師以最近引起熱議劉主席批險資亂舉牌現象作為引子👨🏽🍼⚀,為我們揭露了保險公司用低成本融資資金,去進行高風險投資的內部深層原因🚨:首先,從股權結構角度看♿️,我國保險公司股權一般較為集中☀️,缺乏良好約束機製;其次,國債利率的持續走低、國內的資產荒,導致保險公司通過一般常規手段投資並不能滿足其投資收益率要求;最後,保監會對於險資投資渠道的進一步放開🧑🏼🏭,使得險資有了更多選擇🏍。但是險資不加節製的舉牌,會導致短債長投👨🌾、資產與負債不能匹配,甚至可能會導致自身的流動性危機☃️。
“償二代”以風險為導向,這使得不同風險的業務對資本金的要求出現顯著變化🌏,從而顯著影響保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策略。在償二代下🦙,幾乎所有資產風險因子(資本消耗的比例)均有所上升,而投資性不動產和基礎設施股權計劃風險因子有所下降🩹,即:在償二代下🫵🏻,股票具有逆周期調整機製,股票浮盈需要計提更多最低資本。這意味著保險公司可通過及時止盈,降低對公司最低資本要求🚵🏻♀️。也就是說👨🏻🦯➡️,考慮到償付能力是季度匯報,保險公司可以階段性止盈🧑🏼🍼,以滿足償付能力指標。再次,償二代下鼓勵更多戰略性長期股權投資🗂,而對金融機構、保險相關行業的長期股權投資資本耗用更少。
其次在產品經營管理上,彭老師認為,及時有效的風險控製和投資運行機製是決定未來成敗的重要因素↪️。在進行資產配置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利率敏感性🧑🏿🚀、波動性、權益類價值敏感性、權益類流動性、流動性指標、期限要求等因素。在戰略資產配置上,以上因素會通過對於影響固定收益基準🥨、權益收益基準及其他收益率,影響實際投資收益。在負債投資需求上👨🦲,上述因素影響到傳統賬戶的投資需求🐰、分紅賬戶的投資需求以及其他賬戶的投資需求𓀜,進一步影響到資金的成本💩。優秀的產品經營管理,就是要通過及時有效地風險控製和投資運行機製使得保險公司的資產端與負債端能在數量和時間上能夠匹配。
保險碩士課程的開設偏向理論☆,而彭老師的分享則是更加偏向於實務,使同學們對於保險實業本身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隨後✋🏻,同學們就保險業的最近熱點問題、保險實務方面問題以及今後的就業方向等問題,積極與彭老師進行交流探討🕗。
講座的最後,林老師對彭老師資產負債管理、產品經營管理的獨到見解進行總結🧭,對於未來保險市場的發展進行展望。通過這一堂保險實務課𓀛,同學們紛紛表示獲益良多,對於將來所要從事職業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於未來的職業生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研究生陳櫟熙撰稿、何立民修訂
2016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