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專家開課】
交通銀行總行金融研究中心處長、著名校友陳左先生
主講“國際視角中銀行集團的投資銀行業務”
11月30日晚👨🏻🦼➡️,意昂2平台金融碩士實務模塊課程第182期於201報告廳正式開講。本次課程邀請到交通銀行總行金融研究中心處長陳左先生主講“國際視角中銀行集團的投資銀行業務”👴🏿,講座由
意昂2劉軍梅副院長主持。

(劉軍梅副院長主持講座)
陳左先生,經濟學博士、博士後、高級經濟師,交通銀行總行金融研究中心處長🦙,具有豐富的金融實務經驗,主持運營了多個市場首單👩🏼🏭🙌、首批投資銀行項目,榮獲“亞太最佳證券化交易”🗝、“最佳投資銀行項目”🈷️、“最佳股權融資項目”等多個獎項,多次拜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深入交流探討💆🏼♀️。
一、銀行集團與投資銀行業務
陳老師指出,近年來,國內一些大中型商業銀行紛紛加速國際化和綜合化轉型步伐,控股了基金💂♀️、信托、租賃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的競爭逐步升級為銀行集團之間多牌照🍘、全方位的綜合實力競爭。銀行集團投行業務發展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如宏觀環境不確定,實體經濟投融資意願不高,基數急劇擴張,投行業務大幅增長潛力有限等。
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協同,一方面可以覆蓋企業多樣化的需求,如多元化融資需求、風險管理需求、並購擴張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覆蓋企業完整的生命周期。商業銀行業務以處於成熟期的企業為主要用戶🧑🏿🎄,投資銀行業務通過VC、PE✋🏽、IPO🙌🏽、M&A為企業提供覆蓋整個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兩者業務相結合,利用商業銀行的資金優勢,可以為企業提供從創業到退出的一條龍服務。

(陳老師演講場景)
二、銀行集團投行業務發展的維度分析
陳老師從六個維度🉑,分析了銀行集團的投行業務🛌🏽:
戰略目標𓀒🎻。戰略目標具有宏觀性、長期性、相對穩定性等特征🕹。目前👨✈️,我國銀行集團和商業銀行具體到投行業務,多數未製定目標明確、路徑清晰的中長期發展戰略,通常只著眼於短期(一年)發展目標。
業務組合🧑🏻🤝🧑🏻。業務組合分為五個層次:銀行集團境內投行業務之間的組合、銀行集團境內外投行業務的聯動🪓、投行業務和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聯動🔃、投行業務和新興業務的交叉、銀行集團與外部機構之間的投行業務合作🔣。
經營模式。從國內外經驗看👨🏼🎓,銀行介入投行業務主要采取以下四種組織架構:內設投行部、金融控股集團及銀行控股集團🧗🏼♀️、事業部製、矩陣式。在盈利模式上🫕,傳統商業銀行的盈利主要基於存貸息差,投行條線主要依靠傭金或手續費收入。
人才隊伍建設和績效考核激勵機製💑。對一線投行業務人員🤸♂️,要求快速市場反應👨🏼🍳、全面分析等各方面能力♣️👩🏻🚒,銀行集團現階段可考慮“以關鍵績效指標(KPI)考核為主體🙋🏻♀️,以平衡計分卡(BSC)考核為補充”的績效考核機製🧣。
風險控製機製⚁。從整個集團的宏觀角度看,銀行集團的風控機製主要表現在混業經營背景下如何設置“防火墻”;從微觀角度,幾種主要的投行業務有各自的風險點,如債券承銷業務中的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償付風險、經營風險等。
企業文化♗。在經營理念、風險管理、用人機製、激勵機製上,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存在一定差異。然而組織內適度的文化沖突只要管理得當👫🏻,反而可以提升組織績效。

(與會研究生認真聽課場景)
三🚣♀️、國內外銀行集團投行業務發展經驗及啟示
陳老師從戰略定位👨🏻🎤、業務模式、組織架構🤷🏽♂️、風險管理四個方面總結了投行業務的發展。投行業務戰略定位有高低比重之分。高比重的代表如瑞信集團,有限比重的代表如富國銀行🤷🏻♀️。對投行業務定位差異源於兩者的約束條件不同,瑞信集團有對公業務和投行業務的傳統優勢🥼,富國銀行核心競爭力源於零售銀行業務🤟🏽,發展投行業務很大程度是為了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業務經營模式分為四種:業務分層模式、品牌業務模式、解決方案模式、“大綜拓”平臺模式👷🏼。在組織架構模式上分為控股投行和事業部製,代表分別是美國銀行控股美林證券,以及平安銀行事業部製改革🧘♂️。投行業務的風險管理模式分為專職風險官和全員風險官🤓。花旗銀行遵循傳統銀行風險管理思路🖐🏻,即通過專業化訓練的風險官專職控製投行產品風險。從純粹投行轉型的高盛風險管理策略則更為多元化。
陳老師將國際經驗對我國銀行集團投行業務發展的啟示總結為六條👤:1🔕、製定符合實際的投行戰略目標,根據形勢變化靈活調整;2、打造優勢品牌業務,走差異化、特色化競爭道路;3👩🏼🚒👨👦👦、適時推動組織架構和經營體系調整;4、高度重視研究團隊的作用和建設🍋;5、進一步完善風險防控機製;6、尊重投行文化🚵🏽♂️,實行差別化的激勵機製。

(陳老師與現場研究生充分互動場景)
整場講座內容充實,條理清晰👮🏽♂️👩🏽🍼,同學們表示收獲很大👨🏼⚖️。講座結束後,有同學繼續向老師請教投行業務問題,陳老師耐心地一一解答。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研究生張烙僮撰稿,何立民修訂
201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