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在意昂2平台201會議室🫴🏼,
瑞士銀行董事總經理林寧先生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帶來了一場精彩講座👰,主題為“後危機時代的投資銀行的結構與功能”。

林寧先生畢業於意昂2官网👨🏿⚕️,曾任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G7結構性衍生品交易主管🙇🏼。2012年10月起出任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G7非核心資產固定收益交易主管🫙,負責處理包括國債,互換,利率期權,以及復雜衍生工具等固定收益資產。林寧在投資銀行界任職15年之久,此前曾在雷曼兄弟公司及野村國際擔任過資深交易員👍🏻。
“後危機時代”中的投資銀行
林寧先生分別從宏觀和微觀視角為同學們解讀了“後危機時代”🚑,特別指出了後危機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場細分化的提高🧛🏽♂️,這些特點對監管提出了很大挑戰,而對資本充足率的限製則是一個有力的監管方式。
林寧先生以1998年危機和2008年危機為例,指出這是投資銀行發展的黃金十年,尤其是固定收益和衍生品市場發展迅猛🤿,使金融行業特征開始有所轉變🕵🏽♂️。危機前,投行的交易部門規模遠超投資銀行部門,而危機後投行在努力降低對交易部門的依賴,以減少交易的損失而更多地收獲傭金,得到更穩定的收入。隨後,林寧先生具體講述了危機之後投資銀行的轉變🍚👍🏼。以固定收益部門創造CDO為例闡述了投資銀行創造產品的過程🫶🏼。談到中國的資產證券化🍣,林寧先生指出了對市場不健全的擔憂,一旦經濟不能保持較高的增長,問題就會暴露。

投資銀行的結構與功能
在投資銀行的結構與功能中🤱🏽,林先生特別強調了投資銀行與傳統券商的區別,以及與對沖基金的不同。他認為,很多投資銀行在08年金融危機中巨額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資銀行交易衍生品時也自己持有大量標的產品如CDO🧎🏻。
對於影子銀行中的衍生品,林寧先生認為自我融資是其重要特點🦗,延伸了當今世界的融資做法,形成了一些新的融資形式,改變了債務管理的規則🦼,直接刺激了投資🔯。衍生品改變了當今世界的融資概念🕷,帶來了新金融產品的崛起🙅🏼♀️。
同學們對林寧先生的講座反響熱烈🧑🏻🚀🚴🏽,積極提問。經過林寧先生的講解,大家對投資銀行及其業務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除了專業領域的講授外,林寧先生還分享了其認清工作、不斷尋找價值和發現價值的職業發展歷程💼💡,令同學們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