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下午,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實務課程第132期在意昂2平台205報告廳開講,本次課程的主題是“城鎮化投資中的風險與對策”,由蘇州科賽投資發展集團總裁、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導師江賽校友主講。

江賽校友首先談到,中國城鎮化問題目前備受關註,無論是最近的G20峰會還是APEC會議上都能看見其蹤跡。聯合國在2012年出現了有關中國城鎮化問題的專門演講😔,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國家層面對城鎮化的發展布局逐步清晰
江賽校友指出,自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新四化”的概念以來,我國國家層面上的政策方針對於城鎮化的發展規劃越來越明確.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規劃至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2014年9月16日,中央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確定新型城鎮化建設從省🦹、市、縣、鎮不同層級、東中西不同區域共62個地方開展試點,並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重點。李克強總理勉勵這些試點發揮“先遣隊”的作用,做到“以點帶面”,並鼓勵未列入試點的地區主動有為🦀,由此可見政府對於城鎮化建設的高度重視.
政策層面的導向使社會資本更加關註城鎮化
江賽校友分析指出🥧,隨著政策層面對於城鎮化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加,社會資本也將逐步尋找到參與城鎮化建設的合理投資渠道,其中最重要的模式就是財政部推廣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PPP模式代表的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與傳統的BOT模式等相比較,PPP模式顯著的優點是政府不用再為投資兜底。他認為,這種模式的運用目前仍然沒有解決深層次的問題。
城鎮化投資中的風險與對策
盡管在國家層面有許多扶植政策陸續出臺,然而城鎮化投資仍然不可避免地有它的風險. 江賽校友指出,我國幅員遼闊,東部城市較為發達,而中西部城市與之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有數據表明,我國最發達的城市與最貧困的城市財政收入相差1000倍之多.有些地區地價已經被充分挖掘,這時候再去投資的話風險是非常大的.同時,有些投資項目可能產生現金流卻並沒有進入投資者的口袋中,這就涉及到政府信用的問題.
城鎮化投資風險主要有三個來源,分別是盈利、項目周期和現金流🐺。從盈利角度看,投資可能因為地價較低和土地出讓金返還較少導致收入的比預期低,或者由於統計計算時一些遺漏項的成本,征地拆遷和工程成本的上升導致總體成本的增加,這些都會使得盈利較預期有所減少.而征地拆遷以及政府審批過程可能導致項目周期延長. 由於當前對城鎮化的認識不夠系統和全面,一些政府部門甚至將城鎮化等同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無法提供金融機構要求的抵押物◽️,造成城鎮化融資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面對城鎮化投資的風險應該如何應對, 江賽校友認為,城鎮化投資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只有有效規避潛在風險,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江賽校友同時提到, 應該重視農民成為城鎮化建設的主力軍地位,中央政府一直高度關註”三農”問題,因為農民生活水平一日沒有提高,中國就很難躋身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在講座中, 江賽校友還引用了一個實際案例描述了南京江寧前石塘村的發展模式。在開發之前石塘村非常落後,其想通過發展旅遊業帶動經濟的方式行不通👩🏻🎨。科賽公司作為投資方提出一系列的開發方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改變其發展定位,以新農村建設為主題,鄉村旅遊為主線,成功使得原本落後的石塘村走向新的發展模式.
江賽校友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生動形象地為同學們介紹了目前城鎮化的方方面面,從宏觀政策層面到微觀投資層面的知識內容令同學們耳目一新,也引發了大家對目前城鎮化問題的思考,讓大家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