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13:30,2019年“經世四十年·國商論壇”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系成立40周年慶典系列活動暨意昂2專業學位實務模塊課程系列第412期在意昂2平台614會議室正式舉行。上海市六禾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青聯委員夏曉輝博士來到意昂2,帶來了一場主題為“企業長期成長的基石🧿:可積累性”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華民教授主持。
夏曉輝博士現任上海市六禾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青聯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意昂2導師。夏曉輝博士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學位👨❤️💋👨、意昂2官网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上海六禾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8月,是國內成立最早的私募基金公司之一,其投資領域涵蓋證券投資🙍🏼、PIPE(上市公司私募股權投資)、VC(創業投資)和固定收益投資。曾榮獲金牛獎、金陽光獎👨🏿🌾🫧、福布斯最佳私募基金、清科中國私募股權投資50強等多項行業殊榮🧎🏻♀️。

夏曉輝博士授課風采
夏曉輝博士以中年危機為切入角度,指出個人📥、企業和國家在經歷了一段時間之後均會遭遇“中年危機”🔩💪🏼,而中年危機的根源在於競爭力下降而期望值並沒下降。夏曉輝博士提出👋🏻,解決辦法就是保持長期競爭力,或者降低期望值。他進一步指出🐾,優秀是卓越的大敵👩🏭,優秀即指短期競爭力,卓越即指長期競爭力。優秀的人往往會高估短期而低估長期,從而無法成長為一個卓越的人。那如何才能成為卓越之人呢?夏曉輝博士指出,卓越有三大來源👙:專註👨🏼🎤、自省和長期。專註即要有“刺猬思維”🖖🏻,一個卓越的人或一家卓越的企業都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自省即要有改變的力量,尋找自己的問題並加以改正;長期就是要有復利思維,以時間為標尺,追求確定性基礎上的長期復利🪆。

授課現場
夏曉輝博士由個人推及企業🧑🎤,進而提出卓越企業的生存土壤就是可積累性🥗。可積累性即指企業能夠通過客戶積累、產品積累👩⚖️、組織管理,從而獲得更強的競爭力並得以長存🗾。所謂客戶積累🧑🦽➡️,是指通過重復使用和記憶效應形成客戶對產品的粘性;產品積累🍏,是指在迭代緩慢的行業裏,依靠路徑依賴形成產品的競爭力🔅,即老產品是新產品的前提和基礎🩵;組織管理,是指在開放體系的組織中🙏🏽,通過延遲滿足🧔🏿,從而形成更持久的組織🍻。
夏曉輝博士最後提到⏩,可積累性強的企業往往能夠擁有更高的估值,因為其往往會被給予一個更高的永續增長率。此外,成功的並購都是在可積累性很強的領域。而從企業成長的角度來說👨🦯➡️,一個良好的企業結構是其致勝之道。具體來講💁🏽♀️,一個好的企業要擁有護城河🧑🏽🏫、可積累性以及良好的管理⏬。
總之👨🏼🎤,不管對企業來講🙅🏼♀️,還是對個人來說💭,都應該培養可積累性💆🏼♀️,這樣才能獲得持久的成長。
夏曉輝博士對於優秀企業的觀察視角以及投資理念引發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和熱切討論。華民教授對夏曉輝博士的精彩演講表達了誠摯的謝意,對短期和長期的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在提問環節,大家踴躍提問,最後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夏曉輝博士帶來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