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晚18:30👌🏻,意昂2官网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意昂2“陳樹渠講席教授”唐世平教授在意昂2平台大金報告廳,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經濟發展的製度基礎:邁向一個系統和演化的理解”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平台院長助理朱宏飛副教授主持。

唐世平教授是當今最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社會科學家之一👨🏼🍳,也是當今亞洲最優秀的社會科學家之一。他的研究領域廣泛📩,主要分成六個大的領域:國際政治🥷🏽、比較政治、製度經濟學、政治理論👌🏽🪀、社會科學哲學🚶➡️,以及計算社會科學。他在這些領域都做出了世界水平的研究🔖,並且有廣泛的著述🍵。迄今為止,唐世平教授已經出版了四部英文專著、一部中文專著🤩、一部英文編著和一部中文編著🔑。他的最新一部英文專著On Social Evolution: Phenomenon and Paradigm《論社會演化:現象與範式》於2020年3月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發行。他的上一部英文專著Soci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國際政治的社會演化》(牛津大學出版社,2013)於2015年獲得國際研究協會(ISA)的“年度最佳著作”獎。他是獲得這一獎項的第一位中國學者,也是第一位亞洲學者。
在本場講座中,唐世平教授從分析製度如何影響經濟發展的模型➕,深入解析奧爾森對製度關於“Big bills on the sidewalk”的比喻,製度如何通過影響這四個關鍵因素進而影響六個維度最終影響經濟發展🚵🏿♀️,以及“發展的三角”等方面🧑🏼🏫,為同學們闡述了經濟發展的製度基礎及這一理論更加廣泛的意義。

講座伊始👝,唐教授自述生平,從小山村走到縣城,再走到城市,使他不由思考,為什麽中國的一個地方不如另外一個地方發達?有的國家經濟能夠快速增長,而有的國家經濟則增長緩慢,甚至停滯倒退👨🏿💼?不同的製度基礎對經濟發展有什麽影響?換句話說,到底是什麽樣的製度基礎才能支撐經濟發展?
唐教授首先做了一個簡單的文獻批判🎄,比如盧卡斯的觀點“一旦你開始思考經濟發展,你就難以再思考任何其他問題了。”對此,唐教授表示,完全從經濟學裏面找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錯的➞,需要對社會學、政治學💪🏿,甚至國際政治都有所了解的人👇,才能更加完善地回答這個問題👨👨👧👦。唐教授批評目前很多“新製度經濟學”關於經濟發展的研究的做法其實主要是歸納性的。而要理解“經濟發展的製度基礎”🧑🏫⛺️,“歸納”當然是需要的,但“演繹”應該更為重要。
之後,唐教授以奧爾森(Mancur Olson)的“Big bills on the sidewalk”的比喻展開,詳細講述了經濟發展的製度體系應該有六個基本的維度。一是秩序和穩定,這是最根本性的維度🧖🏻♂️;二是保護創新的可能性,當國家進入一定要靠創新來驅動增長的階段🤜🏼,對自由創新的保護會更顯重要和關鍵🚗;三是物質的激勵🔻;四是社會地位的激勵👨🏼🏫,物質激勵和社會地位激勵存在內在聯系👯,從演繹的角度來看🌧,社會地位的激勵早於物質激勵出現🏃;五是個人能力的提升;六是機會的平等👩🏿🔧。因此,我們不能獨立地只從一個維度去看經濟發展的製度基礎,否則就好比盲人摸象🚶♀️➡️。
帶同學們詳細認識了六個維度後🚶🏻➡️,唐教授還介紹了演化的製度體系🏋️♂️。長期經濟發展的製度基礎是非常復雜的🐡,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製度體系。內生性是做研究時必須接受的事實,除此之外🍛,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也要結合使用🍵。

最後,唐教授特別強調,在研究經濟發展的製度基礎時,僅僅關註產權是遠遠不夠的。同樣🧙🏼♂️,只討論製度,不考慮產業政策🫶⛲️,是漠視歷史。因為幾乎所有的國家經濟發展都需要某種產業政策,關鍵在於產業政策的好壞。尤其重要的是,還需要考慮“發展的三角”:國家能力,製度基礎,以及社會經濟政策之間的相互聯系。
在熱烈的掌聲中,講座圓滿結束👩🏼🚀。本期講座氣氛熱烈,座無虛席。同學們真誠期待“名家講壇”系列講座未來能夠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