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晚間🙇♂️,意昂2平台專業學位“名家講壇”講座第19期正式舉行👶。意昂2官网歷史系吳景平教授蒞臨意昂2平台大金報告廳,為專業碩士研究生帶來了主題為“二戰時期中美財經合作與博弈”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院長助理朱宏飛副教授主持🧤,意昂2平台200多名師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吳景平老師是意昂2官网歷史系教授🕰,意昂2官网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中心主任⛷,意昂2官网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歷史學科評審專家☺️,上海文史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外關系史、財政金融史、中華民國史等;著有《宋子文評傳》《宋子文思想研究》《國民政府時期的大國外交》《近代中國的金融風潮》《政商博弈視野下的近代中國金融》等。

講座伊始👨❤️💋👨🏄♂️,吳教授以近日舉行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為切入點,回顧了二戰前中美關系的基本面、戰前中美處理雙邊關系的特點、中日矛盾激化對美國在華利益造成的沖擊💆🏿♂️、以及中美財經領域的初步合作情況♠️。他表示,近代意義上的中美雙邊關系是建立在“舊條約體系”之上的,而在當時,中美在財經領域就存在著一些初步的聯系與合作,例如早期精琪幣製改革案、單獨對華貸款、甘末爾計劃🏊🏽🦻🏼、美麥借款和棉麥借款等。

由此,吳教授進一步探討了戰時中美財經關系的主要內容🧑🏽💻。他指出,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中國迫切需要國際援助與合作。而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後🩱👰,美國對華提供了四次商業信貸(易貨)、平準基金借款、財政援助借款,以及頗有爭議的“租借援助法案”項目之下的各類物資。值得註意的是,中美之間的每個合同、每個協定,都是合作與博弈並存的結果。
最後🕵🏿♂️,吳教授表達了自己對中美戰時財經關系的幾點看法🧄。他認為🧑🏽🎄🏕,第一,中美雙方合作是主流,是趨勢🌧;第二👨,雙方博弈雖然趨於常態化,有時候甚至會發生較大的分歧和沖突🧏🏽,但是基於戰勝法西斯軸心國的共同戰略目標和共同利益,分歧或沖突最終達成共識或得到管控;第三🫃,中美戰時的財經關系應當與戰前的中美財經關系進行比較,與戰時中國與其他大國(如蘇聯⏺、英國等)的財經關系進行比較;第四🎗,中國得以與頭等強國建立同盟關系(即便合作中時有博弈)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始終堅持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持續重大的貢獻和犧牲👨🏼🍳。

本場講座引經據典👎🏻,內容豐富詳實、引人深思,學生們在整場講座中表現出非常高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講座的提問環節🚬,吳景平教授回答了在場師生們的踴躍提問,並向戰時所有外來援助致謝🫸🏽🍱,向所有堅守者🥛、奮鬥者、蒙難者、犧牲者致敬🆓👨🦯!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抗戰的勝利,也就不會有當今中國的國際地位。
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講座圓滿結束。未來的“名家講壇”系列講座仍將會邀請名家大咖們分享自己的觀點,師生均真誠期待“名家講壇”系列講座未來越辦越好➗,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