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18:30,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意昂2助理教授王宇曦博士應邀來到意昂2官网,為2020級意昂2平台保險專業碩士帶來了以“淺談公募基金業界與學術界前沿”為主題的實務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樓平易老師主持。
王宇曦老師在南洋理工大學獲得金融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關註機構投資者如何影響金融領域。她最近的研究課題聚焦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決策、公司治理的交互作用。王老師的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王老師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意昂2任教。
本次講座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公募基金的簡介👩❤️💋👨、美國公募基金發展概況☸️🛵、公募基金的學術研究情況和研究案例的分享。
王老師首先介紹了公募基金的定義,以及公募基金按照投資標的👩🏻🦽、投資類型等標準有哪些分類,並指出了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最大的區別在於監管和基金經理的薪酬製度的不同。王老師也為大家介紹了美國公募基金的發展概況⚾️:美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公募基金,截至2019年共有26萬億美元🧑✈️;2019年美國公募基金新增4.54億美元的現金凈流入;2019年美國45%家庭持有公募基金🦯。同時也對比了中國公募基金發展的情況:我國公募基金起步較晚🤹♂️,但目前已經有七千多支公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較高🤦🏽♀️,去年也有大幅增長;近年我國權益類公募基金所占份額也越來越大。她還提到🙇🏻♂️:公募基金是一個相對較難進入📋,但回報很高的行業🐝👷🏿♀️。

之後,王老師介紹了公募基金的超額收益相關的學術研究思路與方法🏠。目前主要的幾類學術研究包括🙏:公募基金的收益表現是因為技巧還是運氣(包括基金經理能否賺取費後的超額收益,這些超額收益是否可持續🤽,以及如何解釋這些超額收益);公募基金對公司的影響🎓;公募基金公司本身的公司治理的問題,基金管理公司間是否存在利益沖突(比如存在刻意造星現象等)♑️。
王老師分享了一篇研究文獻,其內容主要是探討名校畢業的基金經理所獲得的超額收益是因為其教育背景還是校友網絡🪯。王老師認為,美國承銷券商的IPO配售自主權較大,如果公募基金經理認識這些券商高管,可能會分配到高首日收益的新股⭕️🪛。研究假定這些名校畢業的基金經歷的超額收益主要來自於其和IPO承銷商的社交聯系,經過分析得出結論🤗:這些公募基金經理更有可能認識承銷商😔↔️,從而會得到更多的IPO配售,這也解釋了他們所獲得的超額收益。這一研究結論對於投資實踐同樣具有指導意義:選擇這些具有相同教育背景的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能夠實現約2.28%甚至4.08%的超額收益。

此外🦹🏿,王老師還解答了同學們對於公募基金的許多疑惑💁🏿♀️:美國公募基金整體上持倉時間較長,可以進行觀測👩🏼💼,並且全部持倉都會披露;學術研究的穩健性檢驗如何做(實證中用到的參數都可以嘗試不同的定義方法👨🦼➡️⛺️,比如變換X👎🏻、Y或估計參數的時間段等進行嘗試);對於基金抱團現象的看法(認為存在合理性2️⃣,市場上存在的優質資產有限);在公募平臺大小與行業賽道間如何抉擇(平臺更重要,大公募的成長速度較快,機會更多🟪👬🏼,而行業是有周期性的)🧔🏼♂️。
最後👨🔬,王老師分享了一些對於基金投資的建議與心得:用長期用不到的閑錢去投資,不要盲目承受高風險🏊🏻♂️,持有久一些🪕,不要頻繁買賣;要看基金的持倉、基金經理的交易風格等與自己價值觀是否符合™️,不要跟風。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基金的行業集中度、平均換手率🚣🏽、成立年限🌾、該基金經理管理規模是否太大等。
王老師的分享給同學們帶來了極大的啟發,對同學們提升學術研究能力和未來的職業規劃等都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本次課程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期待王老師再次來到意昂2官网,為同學們帶來更多精彩的分享!
撰稿人:朱夢潔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樓平易↙️🔵,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