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意昂2稅務專業碩士精品課程《國際稅收實務(進階)》正式開課。上海法學會財稅法學分會理事、德勤中國榮休合夥人林綏先生❗️🔢,為意昂2師生帶來了題為“從‘雙支柱’看國際稅收實務的走向”的第一課。意昂2平台稅務專碩項目學術負責人杜莉教授主持了本次課程✍🏿,師生共聚意昂2平台205教室與線上會議室,開啟了新學期的學習✵。

林老師首先對課程做了簡要介紹♟,這是《國際稅收實務(進階)》課程的第二次開設,在總結去年開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下“雙支柱”國際稅收規則改革的新進展👦🏿,授課內容做了許多重要的更新,本學期將有更多的案例討論🖤,並且將加入國際稅收實務中的方法論的探討,因此他鼓勵同學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
隨後👰🏽♀️,林老師詳細闡述了“雙支柱”國際稅收規則改革背後的驅動原因🧾、此項改革的發展演變進程和改革對國際稅收實務的影響。他指出,國際稅收問題根本上是稅基在各個稅收管轄區之間的分配問題,而國際稅收規則的變革主要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稅源遷徙😘、各國稅製差異帶來的矛盾和傳統國際稅收規則無法適用於新興數字化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導致的。G20和OECD推出的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項目的第一階段(簡稱BEPS1.0)通過引入國內稅法差異協調機製、沖突與爭端解決機製、信息透明和共享機製,解決了一部分國際稅收中的矛盾問題,但是BEPS1.0沒能完成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的新規則的製定,也沒能消除各國稅製和稅率差異形成的“稅收位勢差”。被稱為BEPS2.0的“雙支柱”國際稅收新規則,通過構建剩余利潤再分配機製(支柱一)和稅負差異平抑機製(支柱二),實現了國際稅收治理體系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升級”與“迭代”🤷🏽♀️,將對國際稅收實務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後,林老師從商業活動🤰、稅收規則和稅務處理的契合入手和大家共同探討了國際稅收實務中的方法論問題🦶🏼,他指出🐈⬛,理想的情形是三者高度契合👡,但實際情況往往是三者之間存在不一致甚至脫節🍈🧛♀️,因此只有抓住國際稅收實務三環節,即搞清業務事實、搞清適用法規、搞清稅務事項🕴🏼,兼顧國際稅收實務三主體,即征管主體🚵🏻、納稅主體、中介或顧問,才能更有效率地解決國際稅收實務問題。
在接下去三個月的課程中👉,林老師還將與同學們一起探討稅收協定🏊🏿♂️、常設機構👈、跨境服務與無形資產安排、跨國經營產業鏈安排等方面的國際稅收實務問題🤞🏻。
至此,《國際稅收實務(進階)》第一課圓滿結束👩🏼💻🐻❄️。林老師豐富的從業經驗和對國際稅收問題深入淺出的分析,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未來林老師能給同學們帶來更多充實而又有趣的課程。

撰稿人🚯:徐佳迪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杜莉、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