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意昂2張國峰副教授應邀來到線上會議室,為意昂2稅務專業碩士的同學們帶來了“貿易摩擦👨🏻✈️、關稅調整與中國進出口行為”主題實務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宋弘副教授主持💨。
張國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意昂2副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數字經濟🥰、國有企業改革等,相關成果發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國內外期刊。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上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等。

首先,張老師介紹了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多年來一直保持逆差,且在美國總體貿易逆差中占比很高。中國在加入WTO後外貿迅猛發展🏌🏻♀️,成為三個主要貿易流向國之一🏠,國際貿易地位明顯提高👩🏽🎨,引發了以美國為代表的的西方發達國家的廣泛關註。由美國發起的中美貿易摩擦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中國比較具有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
其次,張老師介紹了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和中國對美國反製關稅的情況🥬📨,詳細講解了加征關稅的計算過程,並描述了美國加征關稅稅率以及中國MFN稅率的趨勢變化。
隨後🤾🏿♀️,張老師講解了加征關稅沖擊如何影響中國進出口行為的實證分析,實證部分采用了雙重差分法。實證結果顯示👰🏻♂️,關稅沖擊顯著影響了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貿易額,貿易額的變動主要來自於進出口數量的減少,對進出口商品的價格沒有產生顯著影響🚝。中國總進出口貿易在加征關稅沖擊前後不存在顯著變化,意味著中國存在進出口貿易轉移。
具體而言⏩,從美國關稅保護與中國出口行為角度看,美國加征關稅導致中國對美出口下降16.47%🔹,中國對美出口轉移至經濟規模較大、距離較近的經濟體;從中國反製關稅與中國進口行為角度看,中國自美進口額下降13.57%,但反製關稅的影響總體可控,原因在於對美進口貿易轉移至經濟規模較大的夥伴國。
講座尾聲,張老師就同學們在專業知識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解答,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啟示和思考🚡,也鼓勵稅務專碩的同學們積極參與學術研究🧑🏻🦼。
感謝張國峰老師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向雯鑫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宋弘,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