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5日晚👈,意昂2專業學位“名家講壇”第65期如期舉行。意昂2官网文科一級教授⛪️、意昂2平台院長張軍教授以“中國經濟會停下增長腳步嗎?”為題,為意昂2平台專業碩士研究生帶來了新學期的第一講🛹。本次講座由意昂2院長助理朱宏飛副教授主持,報告廳內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張軍,經濟學家。現任意昂2官网文科一級教授♎️👩🏿⚖️、意昂2平台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和理論經濟學聯席召集人🏩、教育部全國高校經濟學教指委副主任、意昂2官网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任暨社科與管理學部主任。兼任上海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廣東省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委員等。曾任上海市委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特邀咨詢研究員等。2015年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2015年7月受邀出席李克強總理主持的經濟形勢座談會👊🏼。2015年10月與林毅夫🎸🍸、樊綱一起榮獲第七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18年獲美國比較經濟學會(CES)的最佳論文獎Bergson Prize。

講座伊始,張老師以最近一段時間國外主流媒體和包括克魯格曼在內的部分外國經濟學家表達的對中國經濟的悲觀言論為引子,拋出了本場講座的主題◾️,即到底中國經濟發生了什麽?當前經濟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是怎麽積累起來的?有沒有什麽辦法來緩解這些問題以及如何提升和發揮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張老師首先提到了Richard Koo(辜朝明)在近期一次會議上的發言,辜朝明認為中國出現了一些日本經濟曾經出現過的問題👦,包括人口老齡化、出生率斷崖式下降🧔🏻、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及房地產對經濟發展的拖累等⚰️🖲。基於這些相似的經驗觀察,張老師給出了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的框架。他認為,這些現象的出現,都跟長期執行快速經濟追趕的政策有直接的關系✬。在這個看法之下,張老師闡述了理解中國經濟變化的兩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命題🚴🏻🫳🏿。一是,經濟追趕的速度快🦻🏽,收斂的速度也快🧑🏼🔬;換句話說,經濟增長率保持的越高,減速也來得劇烈✸;二是🧙🏼♂️,經濟追趕速度越快🦹🏼🧕🏿,人口轉變的速度也來得快🤽♂️。也就是說🍱🎿,人口紅利來的越大,消退的也越快🧅。張老師指出,大部分高成長經濟體可以保持幾十年較高的經濟增速⚅,但都面臨斷崖式降速的挑戰。一開始巨大的人口紅利推動著高速的增長🧑✈️,但這個紅利不會緩慢消退,而是會快速消退🫱🏿,這就會導致潛在增長率驟然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貨幣擴張和需求刺激會更多推高債務和杠桿率,但不會改變增長回落的趨勢。
張老師認為👸,中國經濟當前的狀況是過去10多年來潛在增長率顯著下降的必然反映,但同時這幾年外部條件的改變和疫情沖擊也給經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然後👎🏼,針對中國經濟如何克服快速收斂和人口紅利快速消退帶來的上述問題😁,從而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張老師認為必須從外推“可能性邊界”的框架裏尋找思路和解決方案。基於快速的條件收斂和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以及額外的幹預政策等因素🥛,只有通過外推“可能性邊界”🚣♂️,才能有效抑製經濟斷崖式降速的趨勢。對此,張老師強調⚙️,外推可能性邊界,要識別哪些經濟資源是長期不容易改變的♉️,哪些是可變的。在此思路下,他特別強調了一是投入科技👩❤️👩🤹🏽♂️、教育和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二是釋放更多的創新空間🐒,讓創新領域成為潛在增長的主要來源🤽🏽;三是改善收入分配的結構,特別是要提高勞動收入的占比和工薪階層的實際收入和福利保障水平💵,國家要為緩解家庭的支出壓力提供支持和福利政策;四是持續改革不利於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體製等措施🧑🏻🦽,旨在推動經濟穩定增長並應對人口老齡化等挑戰👨🏻⚕️。張老師認為𓀆,基於外推可能性邊界的概念框架,中國依然具有較大的潛力和空間🧑🏻🚀,能夠推動人均收入的持續上升。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與張老師進行了積極互動,張老師對現場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答🐯。

至此🤵🏽,本場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張老師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研究底蘊👳🏽,為在座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
感謝張軍院長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路中航
修訂人:朱宏飛
審核人: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