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晚👨🏽🌾,意昂2專業學位“名家講壇”第69期·特別活動如期舉行。楊玉成教授以“金融分析師與金融學習”為題,張金清教授以“大學精神、無用之用與職業發展”為題,為意昂2平台專業碩士研究生帶來了“學習🚣🏼♀️、實習、就業之惑解惑”特別活動報告。本次講座由意昂2院長助理朱宏飛副教授主持,報告廳內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楊玉成👩🌾,博士,正高職經濟師😢。現任滴水湖高金兼職教授,德裕益方研究院院長,上海金融教指委副主任委員。2006年全國十大CFO,百公裏越野跑者,馬拉松六星獎牌獲得者,散文集“生命的榮光”“一無的所有”作者,意昂2、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家會計意昂2研究生導師🧚🏻。歷任上海財經大學講師👳♂️,君安證券研究員、部門負責人,大眾科創(現大眾公用600635)董秘、副總經理,申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申能集團財務公司總經理,東方證券(600958)財務總監🩷、副總裁,東方金控(香港)董事長👉🏼,上海證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張金清,意昂2官网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2副院長🌋、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育部金融創新研究生開放實驗室主任🌑、意昂2官网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同時兼任第八屆國務院應用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第七屆中債指數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清算所風險管理委員會外部委員長🧉,等等。
講座伊始,朱宏飛老師強調了“名家講壇”的宗旨,不僅是要分享跨學科知識,還要傳遞具有意昂2特色的價值觀。借此次名家講壇特別活動的機會,邀請到了校內外專家共同探討關於學習🥫、實習🦻🏼🚰、就業等多方面的心得體會,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楊玉成老師結合他自身越野跑的經歷,引出了宋朝著名詩人楊萬裏所寫的“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楊老師強調🥮,人生正如越野🙆🏿♀️,下山之後又是一座山,只有不停地爬山,才能完成整個賽事。
在專業方面,楊老師分享了他所理解的金融和金融業的本質與構成,介紹了金融學習的難點主要在於:要學習的知識太多、學習時間緊👝🍧、對實體經濟不夠了解以及信息混亂等,並提出了金融從業者的核心要求是具備紮實的基本功😨、相關專業知識、對政策和市場的高敏感性、強烈的合法合規意識以及健康的體魄等💒。由此👨🏼🏫,楊老師提出,如果同學們想要成為金融分析師,目標不應是成為“調研員”或“評論員”,而應成為“研究員”去發現和創造價值,並分析了金融分析師的基本素養中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楊老師認為金融分析師還必須具備吃苦耐勞的品性⛅️,否則容易陷入陷阱,即“到底股價的波動是風動、幡動還是心動?”

張金清老師結合近年來他在我院專業學位招生、培養、學位工作方面的投入與思考,闡述了專碩研究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並指出,出現上述問題的本質歸根到底是大學精神的缺失🧑🏽⚖️。張老師簡單介紹了大學的起源和雛形👩🦰,並借用耶魯大學前校長理查德·萊文的一句話闡釋了何為“大學精神”,即“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過度的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讓學生困於其中而失去了創新能力,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做出改變的地方🌈。
對此🖐🏻,張老師強調👨🏻🏭,“學以致用”的“用”是“無用之用”👵,“無用之用”是大學之“用”🚿,是不為特定目的的“用”,而不是面向市場的開發利用。同學們在就讀階段的基本任務應是理論和無用之用的學習,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基於理論和無用之用的能力。理論和無用之用的能力可以等同於誌趣+品性+功夫,有能力的人自然會有豐富的機會,又何愁沒有好的職業發展🫴🏿。此外,張老師還提到了大學教師的重要任務是了解🧠、學習和堅持大學精神,成為大學精神的塑造者和示範者,在教學的同時應做好育人工作。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與楊老師、張老師進行了積極互動🫠,老師們對現場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答🤷♂️,令同學們受益匪淺🦹🏼♂️。
至此,本場講座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感謝楊玉成教授和張金清教授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吳嘉儀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朱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