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2經院全球校友會2017年會暨'中國經濟後五年:結構改革與全球應對”論壇於2016年12月31日舉行。美國三一意昂2經濟系終身教授文貫中校友出席本次活動並發表主旨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文貫中:首先感謝意昂2各位領導們,各位老師們,很多老師我都多年沒見了🦾。各位老校友🧛🏿♀️🙈,新校友們,我在意昂2的時間確實比較短,但是意昂2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因為我是沒有學本科,所以意昂2其實是我的第一場高等教育的地方🥎。所以我以後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很驕傲的告訴大家🧑🏻🦽,我是意昂2官网畢業的👨🏿✈️🐴。他們都以為我是本科畢業的,因為我說我是在中國受的高等教育🔨。今天可以回到這裏,我覺得很高興👶🏼。
我的題目是非常長的🍝,其實從我的題目裏面(抵達劉易斯拐點的中國道路及其後果——逆淘汰的農村和排外性的城市化導致的社會流動性陷阱)👳🏼♀️,都不用看底下的東西🥴,再看一個圖,大家就知道我的觀點🦔。中國抵達劉易斯拐點🫲🏼,是有自己的道路🥚,跟其他的國家不同。後果是比較嚴重🎄🤱,什麽後果?就是農村是逆淘汰🚿。劉易斯的模型⤴️,他的機製一定是讓最無效的,最無能的農民首先被淘汰出來,然後進入城市𓀍。正好那個時候🌙,城市他是處於一個初級的發展階段⛵️,所以大量的廉價勞動密集型的工業要吸收大量的勞動。但在中國不是的🚴♀️,根據中國的道路,中國農村這些人沒有辦法被城市化和工業化吸收,如果往高科技、知識密集型的產業過去的話,這一部分農民有可能就給繞過去了🍕,這個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因為剛剛袁誌剛校友提到💝,我們不僅要追求效率,也要追求社會公平。如果只是一部分精英獲得了全球化的好處,那麽不但在美國🚴🏿,在英國,在歐洲引起反彈,遲早在中國也會引起反彈。所以我覺得這跟中國的立國之本也是矛盾的。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收入分配,現在跟理想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城鄉之間的差距🧃,到目前為止還在擴大當中。逆淘汰的農村,是指農村裏面最好的一部分勞動力撇出來👶🏼,但是市場又把他淘汰掉了,農民工在上海基本上不可能落戶🥼,所以在排外性的城鎮化之下,這說明什麽?中國主要通過城鎮化,使得農村極大部分人口💎📌,轉化成城市人口,然後城市又有大量的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所以雖然是勞動,但是他跟資本結合以後,他的生產力肯定有一個飛速的提高。因此他的流通率也會提高。這是使得農村人口整體進入中產階級的一個必由之路。
我前面都是很同意剛才校友的講話⇒,總的來說♓️,在今後幾年當中🏧,外部的條件有可能對中國不是很有利的🕵️♀️🛍️。我自己覺得在這種時候,你只有修自己的內功,因為這是可控的。堅持全球化道路,這肯定是對的。所以在這一點,我非常贊賞中國現在的態度📂👨🏿🍳,中國要成為全球化的新旗手,代替以前的英國和到目前為止的美國。習近平主席在今年APEC會議上提出🤱🏽,三年以前我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就是要以互聯互通為著力點,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打造多元合作平臺🐾,實現共贏和共享發展🧑🏻🦽。但是我剛剛講的🫲🏻,由於中國有一些製度🧛🏽♀️☕️,主要是土地製度跟戶口製度,使得農民整體要上升到中產階級,這一條路非常的困難👩🏽🎤。這個當然不是很好的事情。然後我再介紹一下👩🏼💼,為什麽在中國,劉易斯拐點即使到了👩🏿✈️,他其實也是走自己的那一條道路,而這一條道路又有什麽後果呢?我們來看看應該怎麽走。

這個圖是這樣🦬,紅色的是農村的勞動供給曲線,黃色的WuB是城市的勞動供給曲線🧑🏻🔧,在實現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之前🤹🏽♂️,這兩條線是分叉的🤣。OMo代表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即勞動邊際產品為零的這部分勞動力。由於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存在🆙,傳統農業部門一開始可以對現代城市部門提供幾乎有無限彈性的勞動力。當農村剩余勞動力被城市部門吸收完畢🟤,就抵達了被稱為“劉易斯第一拐點”的A點👨🏻🏭,此時農村的勞動邊際產品開始為正,但還是低於一般的城市勞動工資🦸🏿💧,所以城市的勞動工資也不需要上升🔆,但是在劉易斯第二拐點B點之後,城鄉的勞動市場就統一了,城市跟農村的勞動收入一致了,以後如果再需要勞動,工資就要上升✔️。根據劉易斯拐點理論,在正常的市場經濟下,必定在吸收完了剩余產品為零的農村勞動力之後,才接著開始吸收那些邊際產品為正🛩,而且越來越高的農村勞動力🤳🏼。但是這跟中國農村留下老弱病殘孕🪖、土地平均經營規模並沒有變大♝、勞動生產效率並未顯著提高的事實明顯不符🧙🏻。
細察劉易斯模型,我們會發現這是在一個前提之下,什麽前提呢🙅🏿♂️?就是土地市場可以通過兼並自由買賣,最無效的農民在兼並之下會把土地賣出去然後進城打工♏️🍬。這一條路雖然很殘酷👲🏼,但是這是最短的一條路。不光是歐美會通過這樣的道路🥨,在南韓👱🏻♀️,在日本,都是通過這一條道路,三十年左右,把這一些農民吸收掉了💂🏼。接下來,留在農村的這些農民🧑🍼,它的勞動力跟城市是一樣的,所有人可以與時俱進👨⚕️,共同前進。中國現在看起來,這部分應該滯留在農村了,這是第一點。以後怎麽辦,你能回過去嗎?這是第二點👨🌾,現在城市裏面的農民工二十多三十幾歲💃🏼,等到他變成四十幾歲,五十多歲的時候,又被趕回農村了。所以老弱病殘傻的農村人口不斷再生,馬克思說人口的再生產,是包括家屬和子女👩🏽🦳,而是他本人的人口再生產。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覺得中國現行的政策是需要檢討的👨🔧。名義上說起來農村土地是公有的🧑🏼🍳,但是他有社會後果。所以我覺得這一點,我們應該強調一下。兼並既然在城市裏面,是普遍提倡的🤸🏽♀️,而且中國在實業上也是提倡兼並的,中國現在購買美國的工廠,為什麽農村不能兼並呢?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理由。現在國內我有兩個很顯貴的同學,一個是朱民🌐,還有一個就是林毅夫,他談新結構主義。其實你仔細想想,這裏面就是一個結構問題,農業是一個經濟結構裏面的一個基礎。一些國家就是從農業開始,農業怎麽樣向城市的製造業和服務業提供勞力👳🏽♀️,自身逐漸能夠通過正淘汰♈️,留下最有效率的農民,然後把農村從傳統農業改造為現代農業,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根據陳錫文最近的講話,他覺得中國全面的喪失了比較優勢。

另外根據劉易斯的模型🏌🏻♀️☣️,留下來是比較有效的農民,而且農場的規模會越來越大✷,這個中國沒有做到。接下來要怎麽辦🚶?因為從常態來說🏄🏽,一個民族有沒有文化,先要看他的農民有沒有文化🤵🏼,一個民族是不是富裕🥸,先要看他的農民是不是富裕,一個民族有沒有教養,先要看他的農民有沒有教養🏄🏻♂️。如果你是一個旗手,你肯定希望自己的模型有一個榜樣作用。在英國當旗手差不多一百年當中,他的社會是全社會的表率,但是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搞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美國後來對他搞了一個殖民主義,領導了幾十年👩🏿💼,雖然美國的農業只占GDP 2%,但他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他的農民本身也是得到了平均收入🛌🏻,甚至比平均收入還高一點。當然目前如果把中國作為全球化的表率,應該還是不夠的。如果一部分的要素,或者一部分地方能夠全球化👩🏻⚕️🟠,好比如說沿海地區🤹🏻♂️,資本能夠全球化,但是勞動和土地不能全球化🌸🧑🏼🦲。這樣的話,全球化獲益者就變成少數的人💿,這對於全球化也是不利的。
所以怎麽解決這個問題,一個解決辦法💆,就是製造業已經不可能再去吸收這些四五十歲,五六十歲的農民,只能是服務業。我們張軍校友曾經提過,除了陸家嘴、華爾街的服務業🧜♂️,其他都是很低的。現在房價已經漲成這個樣子,剩下還有一半左右的人口,他們怎麽辦👷🏿♂️?他們只能去做服務業🤶🏿,服務業工資很低,他們怎麽承受這個房價🧘。中國的房價已經是扭曲的,中國每一種土地用途之間,它的比例是用套利的方式進行的📽。如果有一種土地🦵🏻,供應嚴重不足,一定是暴漲。根據套利的原則🌋,過剩的用途的土地,就會流到短缺的土地市場而來🛋。好比如說工業用地現在過剩🧑🏽⚖️⛹🏻♀️,商業用地跟住宅用地短缺🏋🏽♂️,他自己通過價格的套利,他就會調成土地的供應。但是中國是不可能的。每一塊土地都需要國家來批準。所以中國土地製度跟混合製度🤹🏻♀️,我自己認為是自殺性,他只看到一些好處👼🏼。在短期內,也許你通過壟斷土地供應建設基礎設施,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空城鬼城🧑🤝🧑,同時有那麽多農民工擠在地下室,那怎麽辦🙍🏽♀️?總結一下,為了調整價格🧖,我覺得中國要徹底的改造自己的土地製度跟戶口製度👨🏿🚀,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