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借助杭州G20峰會平臺,在促進增長、防範金融風險、加大財政支持與推動結構性改革、引領基建投資等方面發揮更多作用🗃,不僅有助於帶動中國與全球經濟,更有利於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金融事務話語權與影響力。

中國有必要借G20展現領導力
沈建光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意昂2客座教授💮,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中國金融40人論壇特邀成員。
本屆G20峰會將在下周於美麗的杭州召開🦤。目前來看,有關全球經濟增長🎛、創新與結構性改革、地區安全及反恐、投資👭、貿易和基礎設施🧙🏽♀️、國際稅收合作、國際金融框架、反恐、綠色金融等一系列課題均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挑戰,都有可能是此次峰會討論的議題。中國作為首次主辦G20峰會的國家🐲,又是世界人口及貿易第一大國,經濟第二大國,如何在這一全球最高級別會議上展示領導力🧎♂️➿,引導世界治理及經濟金融走出困境值得關註🧜🏿♀️。在筆者看來👴,杭州G20峰會上,中國在如下幾方面的引領作用值得期待:
一是在全球領導力普遍缺失的情況下,凝聚各國領導力👌🏿。
筆者近兩個月在歐美20多個城市拜訪機構投資者以及跨國公司,一個明顯的觸動便是發達國家民主製度好似陷入了領導力缺失的困境。民眾對政治領袖的不滿情緒異常強烈,各國精英階層與底層群眾的隔閡逐步加大📐,反全球化、反移民的民族主義思潮大行其道,歐美發達國家普遍面臨領導力缺失的尷尬局面✊🏽。
如美國面臨大選,兩黨就增加基建支出難以達成協議,川普的異軍突起打亂的主流黨派的格局,大大加強了美國孤立主義思潮;英國脫歐是歐洲的黑天鵝事件🧪,極左或極有右思潮👆,以及反移民傾向在歐洲大陸興起𓀎;法國總統奧朗德連任前景堪憂,德國恐怖襲擊導致默克爾支持率下降;日本負利率措施效果有限⛸,市場情緒悲觀🗑#️⃣。
相比之下🖊,中國應該展現目前的優勢,即政治環境穩健,經濟製止了下滑,改革措施也在加緊推出。此外,可以借G20東道主之便凝聚全球渴望穩定的願望🧩,積極參與協力推動需求,在筆者看來🤴,這不僅有助於帶動中國經濟增長,更是對全球經濟的重要貢獻,本身便是中國責任與領導力的體現。
二是推動加大財政政策與結構性改革。
可以看到🚟,為走出經濟低迷,各國貨幣政策創新層出不窮🧺,量化寬松、負利率都是以往未曾涉足過的領域。然而🔒,正如筆者在早前文章中所提🫲🏽,寬松貨幣政策的效果及可持續性面臨挑戰。如發達國家企業大量囤積現金卻投資乏力,日本央行負利率👨❤️👨🏄🏿、歐洲央行降息之後,日元👴🏻、歐元反而大漲,反映了市場認為政策出盡,絕望的態度。此外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推高了資產價格👨🏿🚀,不利於金融穩定、加劇了收入差距。
對此👭🏻,筆者認為,中國有必要借G20峰會之際在探討走出危機方面發揮更多指引,特別是呼籲加大財政政策與結構性改革⚛️。畢竟從政策角度而言,財政政策相比於貨幣政策尚有空間🙅🏿♂️,如當前美國債務上限主要受製於兩黨政治🏋🏽♂️;而歐元區經濟整體疲軟🍨,在歐央行竭盡全力放松貨幣政策之際,去年德國仍然實行財政緊縮政策👋🏿👩🎤,財政盈余達到121億歐元,是極其不明智的政策。當然,在中國自身加快供給側改革的同時👐🏿,推動各國更多的關註結構性改革🦆,則是化解矛盾的根本所在👨🔧🤸🏻♀️。
三是全球基建增長的空間仍然存在。
應對疲軟的經濟環境⤴️,筆者認為,全球基建投資的空間仍然巨大🚶♂️。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基礎設施薄弱往往是阻礙外部資金投資的重要因素,中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配合亞投行🧶、絲路基金與金磚銀行在資金、項目、與人力方面的經驗,帶動相關的基建投資😻,並吸引更多國家與更多資金參與。此外🧖🏼♀️,並非僅是新興市場國家有基建投資的需求,發達國家同樣也需要大力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
以美國為例,筆者近幾個月曾在美國6個主要城市拜訪機構投資者,對於當地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感到十分震驚。波士頓中心地鐵站破舊不堪🤸🏼♂️,相比於筆者十多年前做博士後研究工作時大大惡化🎧;紐約市中心路面高低不平,行走和開車都得小心避開大大小小的溝溝坎坎💕。而近年來有關美國城市交通設施陳舊🧑🏿🎤、技術落後、橋梁岌岌可危、道路亟待維修、港口破敗不堪、列車無法提速等情況屢見報端,但在美國資金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基礎設施一直沒有改善,其背後主要受困於兩黨難以達成一致。
從這一角度而言,全球基建投資均有空間存在,中國可以借G20峰會🦸♂️🪜,展現中國基礎建設的成就👮🏿♂️,促使全球就加大基建投資能達成共識,為疲軟的全球經濟註入又一經濟增長點💘。
四是全球安全問題增加之下,維持開放的姿態尤為重要。
當下,恐怖主義與移民問題加大了全球安全問題的擔憂🧑🏿🌾,也趁機滋生了一些反自由貿易👨🦽➡️𓀎、反人口流動的觀念⚱️。在筆者看來,處於安全考慮🍀,對完全自由主義的反思是有必要的,但需要警惕的是另一種極端孤立主義🚬、民族主義思維的崛起。
英國脫歐與川普力奪共和黨總統選舉人都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種思潮有很強大的民眾支持。例如,川普在競選中便提出了赤裸裸反移民、反全球化的競選宣言⛎🙅🏿,如美國可以退出WTO🎉🪵,在美國與墨西哥兩國邊境修建隔離墻,大幅提高對中國關稅等。英國脫歐也超出預期,且影響進一步發酵🧖🏽♀️,法國、荷蘭🧝🏽♀️、意大利極端黨派表示要仿效英國脫歐公投;瑞典疑歐派提出針對留歐重新談條件;德國默克爾受到國內難民潮引發的暴力事件而遭遇政治挑戰。
在反全球化浪潮興起的當下,筆者認為,中國有必要借G20東道主優勢,在堅持開放🪦、合作的姿態的背景下,探討反恐與對待移民問題的可行之策,避免極端主義思潮崛起。
五是穩定全球金融市場,避免匯市過度波動引發金融危機🙅🏻♀️。
避免競爭性貶值是今年上海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重要成果🧛🏼♀️,當然🍛,結合當下背景來看👐🏻,做到並非易事。難點在於美國與其他國家相反的貨幣政策取向。一方面🦚💁🏿,美聯儲9月加息的可能性大增,就業數據好轉👳🏿,通脹回升使得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經濟也需要貨幣政策寬松支持,一旦歐日推出負利率🥇,美聯儲加息預期強烈🎶,今年下半年很可能出現類似於去年下半年全球匯率市場美元走強引發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的態勢🪇。
在此背景下,避免匯市風險任務艱巨。從美國情況來看,雖然二季度GDP不及預期,但就業數據近來表現良好,如果8月非農就業數據表現強勁,9月加息大概率事件,但相對靴子落地時間懸而未決而言🤣,這也未必是壞事🛗,畢竟去年下半年的情況表明,一旦加息屢屢不能兌現,不確定下導致的全區金融市場波動同樣不小。
從這個角度而言,筆者認為𓀃,G20會議上,中國不僅需要推動各國就避免競爭性貶值達成一致意見,更重要的是呼籲美國同樣關註考慮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在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穩定方面盡量達成一些共識😗🚦。
總之,當前全球經濟與政治面臨諸多艱巨挑戰,甚至有不少國家政治領袖正處於國內大選的關鍵時期,未來變數尚未可知,領導力缺失是不容忽視的難題🧏🏽♀️。當然🧑🏼🚀,這也給中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筆者看來👩🏻⚕️,如果能夠借助杭州G20峰會平臺,在促進增長🏇🏼、防範金融風險、加大財政支持與推動結構性改革、引領基建投資等方面發揮更多作用,不僅有助於帶動中國與全球經濟🔢,更有利於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金融事務話語權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