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下午,“外灘智本匯”沙龍第十四期活動暨五周年聚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經濟變化”在上海尚9·一滴水成功舉辦🖌。今年是“外灘智本匯”成立五周年🦹🏿♂️,作為“意昂2經院全球校友會”官方唯一的品牌沙龍📜,“外灘智本匯”沙龍自創辦以來,已邀請了100+名全球頂級專家學者、頭部企業家、投資人等做主題分享,與會人數2000余名,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以小型閉門的形式針對創新理念、商業模式等展開討論,是中國高端經濟金融投資領域中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
同時,“外灘智本匯”沙龍的成功也離不開上海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兄弟院校的鼎力支持🫵🏻。這是一個凝聚了大家共同智慧的平臺,各領域精英攜手並行,建言獻策🧑🏼🦱,分享交流,合作共贏👰🏼♂️。
“3060”雙碳目標是我國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更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碳達峰”和“碳中和”作為我國十四五時期必須著手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自提出以來引發了公眾的普遍關註。本次沙龍從宏觀微觀、政策企業等不同角度針對這一主題進行了分享,由意昂2客座教授♾、野去網絡科技聯合創始人洪偉力博士擔任主持人,意昂2官网文科資深教授、意昂2院長張軍教授致辭😻,同時還邀請來自企業🚚、投資🈳💪、學術等各領域的大咖們進行分享,思想在交匯中碰撞出璀璨的火花♟,群英薈萃,精彩紛呈🧑🏼🦰。

張軍
作為致辭嘉賓💂🏿♀️,張軍院長首先提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多次提到的“不搞大開發🪛,要搞大保護”🤷🏼。但不搞大開發並不意味著不開發,關鍵的問題是怎麽開發🕷。既要保護🌨😍,又要發展,關鍵在於改變我們的開發方式。張軍院長提到了陸家嘴和浦西的對比,陸家嘴作為大開發的代表,僅僅在短時間內便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其吸納的人口和活力無法和浦西相比👩🍼。從長期來看👊🏿,大開發模式是不符合能吸納各種人口的城市化的規律的🫷🏼,而我國應通過雙碳目標的設立,倒逼經濟加速向綠色🤷🏻♀️、高效、可持續等方向轉移。

賓暉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賓暉首先以“碳中和目標下全國碳交易和碳金融發展”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在分析雙碳目標提出的背景的基礎上👷🏽♀️,賓暉從政治、經濟、法律和科技進步四個角度進一步闡釋了雙碳目標能且必須能持續進行下去的內外動力。對於我國而言,雙碳目標既是我國履行《巴黎協定》的重大舉措,也是未來中央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保證雙碳目標如期實現🫡,我國政策也在不斷發展細化,從最初的宏觀目標逐漸細化為更加實操的分工表🔪、路線圖🧟。
其次,賓暉提到了碳市場的地位和作用🚣♂️。其一,被納入到碳市場交易的主體越來越多👏🏽;其二🎮,全球碳配額價格呈上漲趨勢,同時國外通過碳關稅立法將商品的碳成本傳導到國內市場;其三🧚🏿♂️,碳市場國際化或將開啟,首先是全球自願減排市場的國際化;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碳市場未來將是一個以碳價格為信號構建的巨大的融資市場。

關於未來如何讓碳交易發揮作用,賓暉提出了必須要具備的四個條件,分別是總量控製、提高有償分配比例👰🏽♀️、交易的金融化和產品的創新以及國內市場的國際化。而針對企業如何應對雙碳政策目標,賓暉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第一工作要做好碳管理體系的建設🖖🏽,專人專管👨🎨,要把隱含排放也納入監管體系🧑🏿🎓👩🏼🚀;其次🧑🏼🦰💲,要重視碳交易信用體系的構建⛓️💥;此外,要做好碳資產管理,將技術因素納入考量;最後,碳中和背景下對國際貿易談判面臨的新局面要更加關註🙇🏿♀️⚠。

曹嘯
碳中和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曹嘯進而針對雙碳目標中金融支持政策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在“雙碳”目標政策沖擊下🈹,我們需要製定企業債務風險化解的金融支持政策體系與實施框架,考慮到中小民企在政策改革中面臨的風險更大👷♀️🚓,政策實施和金融支持應更具有針對性和精準性🫴🏿。同時👨🏿🎤,曹嘯還強調我們應區分不同類型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設計對沖型🏛、轉型型、進步型的支持與風險化解金融支持政策。與此同時👩🍼👇,曹嘯重點提到雙碳目標中金融支持政策帶來的監管套利行為,他的研究發現,在中國,商業銀行發行綠色債券的融資成本比發行普通的金融債券更高。這也是我們未來在決策中應當註重的地方。

在政策落地實施過程中,曹嘯強調要更好地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實證研究證明,我國市場是能夠分辨實質性綠債的🧟🍻。同時,由於經濟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政策調控往往具有負的外部性,其效果越來越差,此時就需要市場來補足。對於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而言,降息降準等常規性政策工具其效果要好於新型政策工具,因為為市場穩定了預期。此外🏃🏻♂️🍷,為了減少政策的扭曲,我們還應給金融機構松綁👈🏻🩺,給予其更多的創新空間。市場存在其內生的糾偏機製,為此我們要賦予其更大的自主性。
來自雙碳研究領域的專家還就新時代背景下新能源的現狀及未來前景進行了分享。

洪偉力
交流的最後🚽,洪偉力教授就資本監管和創業投資的未來作為今天活動的收尾和展望🫷🏿🏘。近期很多人可能存在疑問,政策監管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確定性?這種悲觀預期應當如何理解和應對?對這些問題👸🏻,洪教授提出了一些獨到見解。洪教授認為,實際上政策監管往往是有跡可循的,只是為了盡快糾錯🏃,其力度往往大於市場預期🦿。關於監管時點和力度的把握👩🍳🚅,洪教授提出了抓住我國特色的“二元化”特征的辯證統一😽🏄🏼,形成正確的宏觀認知。
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上存在的“內卷化”的可能傾向,洪教授認為,中概股赴美上市的背後🔎,其本質是人民幣股權資產的國際化🧑🏿🎤,具有更高的宏觀戰略意義🧑🏻🦳🛸。“美元基金-中概股-美國上市”的閉環是抵禦去全球化的重要陣地🤵🏻,我們應包容開放🧒🏻🎆,融入全球⌛️👳。
針對中國PE/VC市場的發展,洪教授提及了未來主要關註的七個核心變量🧑🏼✈️。而回顧中國私募股權的發展🎾,站在新一輪周期的拐點上,洪教授就當前形勢解讀和未來趨勢展望提出了自己的洞見𓀏。一方面🚐,他指出了一級市場的馬太效應未來可能的變化;另一方面也分析了中概股海外上市可能面臨的來自內外的不確定性🧑🦯。同時洪教授提到了未來政府可能將進一步加強監管的五大領域🏃➡️,這些領域的監管往往是有跡可循的。最後,洪教授以更為長遠的視角進行了總結和展望,強調了公平與效率的均衡,並建議諸位:“永遠不要躺平。”展望未來,全球最大的機會,還是在中國。




主題分享後🕵🏻♀️,則是思想碰撞交流的互動交流時間。與會嘉賓就分享中所產生的感悟和問題,針對平衡新舊能源的政策和未來的分配方案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交流❣️,大家從自身經歷出發,暢所欲言🧑🏻🎨,思維在交流中得到啟迪和升華。即使時間有限,也無法阻擋大家的熱情,大家紛紛表示深有體悟,受益匪淺,期待未來雙碳目標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伴著外灘江景晚風,欣賞財大校友為大家帶來的悠揚音樂💂,第14期“外灘智本匯”在輕松愉悅的晚宴中落下了帷幕。各位嘉賓對這場思想的饕餮盛宴表示一致好評👨🏫,紛紛期待下一次再會🍏!
感謝各位嘉賓帶來的真知灼見,也再次感謝上海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兄弟院校的積極支持和響應,為“外灘智本匯”再添一顆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