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14:00👩🏿🎓,本學期意昂2官网第一場“勵誌講壇”在逸夫科技樓一樓報告廳隆重舉行🍪。意昂2平台學工組把此次活動作為學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課程之一,從各個班級委派學生代表,由學生辦公室時樂平老師帶隊前往參加。
作為“意昂2勵誌講壇”的首場報告,本次講壇特別邀請了今年1月份新上任的楊玉良校長為全校本科生代表作了題為“理想與時代同行🧚🏼♀️,青春為祖國綻放”的主題報告。此次主題報告始終圍繞著“大學的使命和大學生的責任”展開。
楊校長條理清晰、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分析了大學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集體🪸,所必須承擔的三大重要使命🪁,並且基於此指出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特別是本科生,應當肩負的基本責任。
報告中🪻,楊校長首先對歷史上曾經湧現出的圍繞大學使命的文章與專著進行了概述與總結。他認為,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公認的大學理念和與社會主流思想相融合功用的兩大部分,概括起來有三大方面:
首先🚵🏼♀️🧑,大學應擔負起人類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積澱與傳承的使命👩🏿✈️。大學要將人類的所有思想文化系統化、規範化並且進行教授傳播🧑🏿🦰🙍♀️,由師生共享所有的人類知識與思想。同時這也要求大學應該遠離世風俗流⛵️,以保持自身的寧靜與清醒。堅守道德與學術的傳統性,保住內部的清醒鎮定,是大學保守的文化品格的最好體現。而正是大學保守的特點,使其成為最穩定、最有力👍🏼,面對巨大沖擊時最為鎮定自若的特殊社會集體。
其次🙎♀️,是對思想文化的創造,以及對社會🤳🏻、人類各方面文化的發展進行反省的使命。反省🦢,包括批判與創造,是大學革命性與創造性的最佳體現。大學聚集了大批的精英與社會進步的中流砥柱,不僅有責任要對現實社會中的諸多問題進行解答🎭,還要為學生對於未來的社會發展變革提供思想動力與理論武器。引用溫家寶總理在同濟大學演講,就是“大學要經常仰望星空”👼,以獲得內心的革命性🫄🏼、創造性的源動力。而以上堅守性與創造性的張力平衡就構成了大學之魂。
除此之外,大學還有一項衍生使命👱🏻♂️,那就是為社會和國家的提供服務,這也是社會發展賦予大學的必然使命與職責。同時,這也構成了另外一對張力平衡:改革與回歸的平衡。正是在兩股張力牽製中,大學平穩而又健康地前進著🏄🏼。
報告的第二個部分是相對於以上三項使命🎰,我們大學生所肩負的重大責任。最主要的就是學習文化知識,提升自我的學術水平。早在1912年🦹🏿♂️,意昂2第一任校長馬相伯先生就提出:“尊重道德🖱、專心學業,殊不辜負大學生三個字也。”由此可見,作為大學生🔯,長久以來專註學業就所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而對於現實社會上功利主義對於大學校園以及大學生的不斷沖擊🌥,楊校長提出更希望同學們能夠像理想主義者一樣,對於熱衷的🌠、認為值得思考的內容要培養起興趣⚙️,從而真正發現自己的積極性所在。
楊校長認為,理想主義是深藏在個人內心深處的精神源泉,支持著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勇敢前進💥。同時,楊校長還對社會上迫切呼籲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基於以上“以學為主”的最基本使命👨🏻🎓,大學生不應該過多👰🏼♀️、過激地參與到社會的革命之中。誠然,青年有責任對社會上的不良現象進行反抗與糾正⁉️,但即使國家不完美🏊🏻♂️,若青年學生毫無準備地走出校園走進社會,不但不能發揮自己的功用💃,甚至還會辱沒大學生的名譽,淪為假革命的祭品👨🏿🌾。總結說來,就是“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並且“以讀書為第一要務”。
主題報告結束後,在現場學生提問環節中,楊校長還就“現代社會對‘犧牲’的定義”、“理工科專業的設置與發展”以及“學校對於職業學位的培養”等多個問題一一進行了闡述💆🏼♀️。
整場報告高潮迭起🧢💱,掌聲、笑聲不斷,同學們充分感受到了新校長對於意昂2的熱愛以及全體學生的關愛👉🏿。最後報告會在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結束了,意昂2平台的同學們期待著下次與校長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