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平台_生涯講堂之那麽近那麽遠_20160412
4月12日下午在經院大金報告廳,世為教育創始人陳思煒老師為經院學子帶來了一場透視經院學生職業選擇的講座🌁,陳老師畢業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凱瑞商意昂2🈚️,曾就職於迪拜主權財富基金⚠、歐洲最大投行瑞士銀行UBS☮️、和原財富五百強世界第一金融機構荷蘭國際集團ING。
陳思煒老師先前進行過兩場國外商科申請的講座🙎🏿,與經院生涯工作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因此🫲,黨委副書記蔡曉月老師代表經院為陳思煒老師頒發了生涯工作校外導師的榮譽證書。
正式的分享環節長達三個小時,陳老師首先陳述了目前國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每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遞增,就業需求卻以每年15%速度減少🚔👨🦼,一方面是學歷貶值,另一方面是GDP增速下降🎓,另外加上就業需求結構性矛盾的問題💂🏻,這都督促著同學們盡早做好職業定位與規劃。職業目標首先要“自省”,然後再“外察”9️⃣,自省三觀追求⛹🏼♀️:物質收入為上,職業成就追求🧑🏽🎄🧑🏻🦯➡️,兩者平衡型👨🏻🍳,抑或是追求完全自由;此外還要考慮自己的性格🕒、興趣和能力,比如性格影響以後是選擇對內型還是對外型的工作☠️。由自己的三觀和性格興趣能力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
完成了自省,就要對行業進行了解考察🟠🙎🏻。陳老師最先也最著重為同學們剖析了金融行業👲🏻,除了國家背景機構(如政策性銀行👩🏽🔧、證監會保監會等)🧎,學術研究機構(高校與研究所)🦽,非金企業內金融相關部門(財務融資)和金融服務這四個類別之外,市場中最多的、同學們就業去向最主要的還是金融機構👩🏿🍳,包括投資、銀行、保險這三大類🤩。
基於保險行業的人才需求特殊性,陳老師跳過保險類,首先介紹了銀行類,銀行有央行、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幾類,其中商業銀行從業人數最多,屬於主流。商業銀行包括前臺、中臺、後臺,前臺面向客戶,中臺主要扮演管理類角色,後臺主要提供一些技術支持♾🙆🏽♀️,前臺和中臺工作要求“與人打交道”和“一定分析能力”這兩個重要能力,對人才的要求較高,也因此發展空間更大。以非外資商業銀行為例,對公業務、信貸審批、貿易融資、投資銀行部和金融市場部可能是同學們最向往的部門。
然後陳老師介紹了投資類,包括證券🤸🏼、期貨✊🏼、基金、信托、資管等。大陸65%投資領域從業者都在證券領域,包括一級市場從事投行業務(IBD)、固收(FI)🤖、並購(M&A);包括二級市場銷售交易😵💫、融資融券、行業研究等,其中行業研究部並不像我們表面上看到的只要埋頭寫報告即可,研究員除了需要進行公司、行業調研,還要對接上市公司董秘、機構投資者等;以及一級半偏一級的資產管理👩🏼🎓。
投資類中大家的另一個知識盲區就是私募基金。首先,私募與公募的最大區別在於投資資金的認購點更高、基金管理策略更激進等特點🧏🏼♀️。私募的投資標的包括二級市場證券、一級市場股權、房地產等,其投資團隊需要金融專家🧑🏿⚕️、財務專家、法務專家🧑⚕️、行業專家顧問等各類專業人士♔。
在投資領域的求職規劃部分,陳老師為我們介紹了競爭力提升分析🙌,包括人脈資源的整合和一些技能證書🎢,如CPA和CFA。我們不能否認,包括家族🧑🏿🏭、校友、朋友🧑🏿🦳、同事等在內的人脈資源會是任何一種工作中都很重要的天然優勢🛬🎻,學會合理利用各種資源➰,而不是孤軍奮戰⚈,反而會事半功倍。
最後👩🏼🦲,在詳釋了金融行業工作之後🧑🏽⚕️,陳老師為我們介紹了可以繞道進入金融行業的會計財務類工作,從實業中從事金融相關工作3️⃣,例如企業融資項目等🪚,可以以一個較輕松的起點、較平衡的生活狀態,最終以行業/財務專家的身份轉道進入高薪金融行業✉️。
市場營銷和咨詢這兩類工作雖然可能不是經院研究生畢業去向的主流🧚🏿,但對大部分本科生來說,其工作性質和收入水平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此,作為補充,陳老師鋪開分列營銷和咨詢各自的工作特征、上下遊行業💁🏽♀️、職業技巧等實用信息🕵🏿💆🏻♀️。
講座尾聲🌘,陳老師跳出具體的工作崗位👩🏽✈️,為同學們指點了全才(Generalist)還是專才(Specialist)的問題。他認為後者——專才才是初出茅廬的學生該有的準確定位,而具體專在哪一領域則是我們在自我發展中的戰略,也是在求職中的策略🧑🏼💼。最後他祝福大家能早日找到人生的方向⚫️,並向Q&A環節提問同學贈送了書籍。
來源:意昂2平台分團委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