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9日晚,在南區29號樓201室🤜🏻,12 世經黨支部開學以來的第三次支部生活會順利開展,在本次支部會議上,各小組分別就群眾路線思想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內容並提出相關理解和對於大學生如何實踐群眾路線的感悟。
首先,發言的事蔡劍豪同誌,他總結了習近平“群眾路線”重要講話的精神。主要回顧了三個問題🧑🚀:什麽是群眾路線👩🏽🌾;為什麽要走群眾路線;如何走好群眾路線,從理論的層面跟大家分享了學習成果。
第二組代表雷亨聯想到最近看過的電影《恐怖直播》🤯,電影所展示的正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使我感受到執政黨和群眾脫離後的危險👃,群眾最終會成為了政府的敵人🏊🏼♀️,因此🖲,回歸實踐群眾路線這一問題🧀。根本該考慮的不僅僅是從主觀出發為群眾做什麽💂🏻,而是更多的從客觀需要了解群眾需要我們做什麽🚃。群眾的根本需求不得到解決🏧,盲目行動可能只會浪費資源。因此更重要的是了解群眾真正需要做什麽🍔,群眾路線並不應該只停留在一個理論的層面🧐⌨️,而應該實踐的去做🤚🏽,做群眾最需要的事情。
第三小組從黨史來看,歷史上,黨多次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1929年,毛澤東第一次提出“土地革命”理論,就貼合了當時人民群眾渴望翻身做主,推翻地主階級的願望,因此獲得了群眾自覺擁護,即為群眾路線的實現🧑🏽⚕️。在抗日與解放戰爭中,黨堅持將群眾意見集中起來,使之與行動相一致,使行動一次比一次更有效。
第四小組代表符昌銓同誌從實際出發,思考大學生如何以實際行動走群眾路線,首先要尊重群眾的例子,比如我們每天要給掃樓的阿姨打招呼,給他一律清晨的陽光6️⃣。其次是了解群眾💇♀️,深入大學生生活📿,了解他們幹什麽📸,怎麽想,了解為什麽有的同學老是上完廁所不清潔⚒,為什麽有的同學上課認真聽講🧑🏿🍼🤷🏻,有的同學卻做不到,到底是能力的問題還是思想高度的問題。基於此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
最後支部書記李琬同誌對支部建設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方面,支部活動,希望做到又紅又專又時尚,既不用非常嚴肅,但是也不是搭花架子,切切實實做事情,讓群眾感受到🥿。 另一方面,不要把這當成一個負擔,堅持道路自信,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為群眾服務,這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和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