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互聯網金融和P2P依然是熱點。早在地方政協會議上,各地委員就已提出各種建言建議。有委員認為,當P2P進入中國後🦴,推出了保底🧏🏼♀️、保證金、抵押等多種形式,呈現出傳統金融的“信用中介”特質。盡管我們仍然將其稱為P2P🌦👨🏽🏭,但實際上更類似於“網絡銀行”🫰。當一批P2P平臺盲目追求業務擴張,忽略金融業務風險控製和信息安全管理,最終出現違法經營、債務違約🛅😪。對此,有人認為🚵🏽♀️,應該還原P2P的“信息中介”身份🦚,而且P2P平臺不能直接或間接地構造資金池,不能自身做擔保、自融、發放貸款和分拆融資項目期限,貸款人和投資人的資金要由資質明確的第三方托管👩🎤🧆,從而將P2P平臺真正構建成以信息無礙交流為核心的資金融通平臺。
今年1月8日,在“2016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暨第三屆普惠金融論壇”上,北京市海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和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與小微金融競爭力報告2016》,該報告預測指出,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有10大趨勢👨🏼🏫:一、互聯網金融加速向縱深發展,行業調整仍將持續🩰,服務實體經濟成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持續發展的戰略基石。二、互聯網金融政策規範將初步確立,監管套利空間逐漸縮小,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得到空前重視。三🐼、各路資本紛紛布局國內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平臺將迎來上市熱潮💇🏽♂️。四、互聯網金融生態戰略或成主流,數據資產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優勢。五😋、移動支付發展迅猛,支付去現鈔化趨勢更加顯著📆,第三方支付企業面臨商業模式重構。六、P2P進入兼並重組期,數據和垂直行業定位成為獲得行業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大型平臺向財富管理方向轉型🕟。七、互聯網保險異軍突起,結合大數據技術產品創新層出不窮,“相互保險”即將開閘。八、“供給側改革”政策利好,消費金融爆發在即🔩,場景和流量成為核心競爭力。九⌚️、眾籌監管思路進一步明確,行業趨向規範發展,眾籌發展駛入快車道💂🏿♀️。十、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加速👏🏿🤕,百萬人才缺口有望得到緩解🫸🏼。
綜上🕧,今年兩會,對互聯網金融和P2P的健康發展以及監管措施將依然是各方關註焦點,因為這不僅涉及到民生🔅,還涉及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良好知性✋🏻,並且從經濟學專業角度說,這也是一個值得關註的新領域🙏。